<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飘逸迷踪的彭作桢先生</b></h1><h1><br></h1><h1> 曾分享开县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科拔贡徐行德,任纳溪教谕十二年,在清嘉庆十八年《纳溪县志》内载有徐行德“纳溪八景”诗。今再分享一位清宣统元年己酉(1909)选授拔贡,彭作桢先生,开县中和场人,民初毕业于山东法政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任稷山知事,民国十四年(1925)任陵县知事,民国十八年(1929)任完县知事。百年之后在中和场,知先生的不多,而史册之中仅有部分信息,可能力受限,有幸在2021年9月23日,得到遂宁陈代坤宗亲分享民国版《完县新志》,内中一篇彭作桢撰《完县文征序》,同开州区陈锐老师释读,了解百年前新旧文化对时代的影响。</h1><h1><br></h1><h1> 本文信息量大,有很多知识点也是第一次接触,该文也极具现实社会意义。今天的阅读不在局限书本的长篇大论,而是以新、奇、特、短、平、快而吸引眼球,又有多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呢?刀郎先生一首《罗刹海市》,以全球播放量超过80亿的全球播放量,相当于周杰伦《稻香》十余年来的总播放量,甚至超越了西班牙神曲《Despacito》,这一壮举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其《山歌寥哉》是歌手刀郎于2023年7月19日发行的音乐专辑,共收录了11首歌曲,专辑制作人由刀郎担任。其歌声共鸣,影响非凡,将中华文化推向全球。由知可见彭作桢先生对於流传优秀文章的阐述思想,历久弥坚,也正如“十年坐得板凳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没有深厚的功底,靠鲜丽的辞藻,虽一时之荣,终将湮灭瀚海之中。</h1><h1><br></h1><h1> 彭作桢先生,中和场人。笔者幼时,家父告之,彭氏为洪禧陈家老亲(今白果村四队),渊源深厚,少未知其义,及至中年,理己家乘,方知吾祖婆中,多为彭氏;尔后又悉,民国吾祖母孙氏孺人逝於蓉,先生替先祖拟祭文以祀之。其后广得师友攘助,得先生传世《古今同姓氏大辞典》《翘勤轩文集》等数资料,零散不全,亦或愚智浅不及吧?先生乃民国一方名贤,中和场多少旺族子弟受脩其门下,后昆几人名存丹青?先生出走映阳沟,衣袖飘逸不见,故人难觅,仅有先生数则,稍理以铭先生之风骨,深深怀念!</h1> <h1> 洪禧李氏光健伯父,久居滇城,暮年家父再度相携。父终,多次电话相慰,伯父数度言及中和场旧事,昔先生,未吏部册名,龙王庙设馆,广收门徒,多旺族子弟,深受先生教诲,数人学业优异,或商贾、或从戎驱鞑掳、或小农怡人自得。先生任职公干再无桑梓,乡人常念彭大人及二大人之前事(彭作樑,先生之弟),时过境迁,难觅踪迹。后在孔夫子旧书网搜寻一份先生刊册,乃为前述,特誊录於后。</h1><h1><br> 先生处在民国,在国不固,居无定所,疲於奔命,虽曾贵为一邑父母官,天命之年始庆弄璋,然而面对聪颖的必鞏,八岁病逝,亦比常人更添无尽悲痛。先生困苦,乃中华之昨日,先生期许,后生之福。先生《古今同姓氏大辞典》,助小子求证遂宁清道光十一年辛卯科举人陈瑞(遂宁安居于诰公房族谱,余特邀主编),开县举彭藎臣(清末四川举人。据《巴蜀珍稀教育文献汇刊》第二册,彭荩臣开县人,为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四川乡试中试,中式95名,第53名)。此书对於姓氏文化学者,搜寻古今名人,无疑是一本信息综合量丰厚资料。《翘勤轩文集》中的祭文,证实父辈口传,亦窥见先生那个时代,在新旧交替,西学与国学之间的博弈,人民生活困苦……,这些都一一呈现后世晚学面前,历史不容失忆。</h1> <h1> 映阳沟,锺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勤劳的人们,有我们无尚崇敬的先辈们,更有优秀如先生们的逸事,广泛而又津津乐道在我们后生晚辈中,激励一代代后昆,走出映阳沟,大展鸿图,为家乡增光添彩!<br> 岁值癸卯中秋,在此恭祝家乡及在外拼博的老乡们,中秋、国庆,双节快乐!阖家幸福安康!感恩时代!感恩祖国!</h1><h1><br> 中和场后学,姻晚生:啟明/閒言碎語,癸卯岁中秋,於川中广济坝寓中。</h1> <h1> 乙巳岁(三十一年,1905)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有序,予光绪甲辰入泮(三十年,1904),乙巳(三十一年,1905)在中和场对岸龙王庙授徒,往返必经龙王滩,数日前,犹梦斯庙也。</h1><h1><br> 古庙忽入梦,杳杳云务极,龙滩异钱溪,风光追曩昔,板桥石磴高,翩然空中翮,醒来景依稀,千里故乡隔,年年三月三,遐想山水役,采青復采青,逸情久莫易,旧联存壁间,校亦未荡析(乡人谭于君谓:我三十余年前,在龙王庙学校所写之联粘于壁,阅今犹保存,校亦未迁)何时赋归来,雞嶺看苍柏(庙在鸡公岭下古树颐多)。<br><br> 还旧居<br> 归家多感慨,不如迳不归,谁知乡人来,晤言有余悲,学子多不见,室……</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