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始于夏门

景茂礼

<h3><font color="#ed2308">灵石人写灵石 重温灵石沧海桑田 追寻灵石历史过往</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故乡子爱故乡 探索故乡曲折历程 展示故乡时代辉煌</span></h3> <h5>夏门三湾口<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禹治水 始于夏门</b></h1><div><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茂礼</h5><div><br></div><div> 大禹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部落联盟领袖、黄帝之玄孙、颛顼之孙、鲧之子,姓姒氏,名文命,字高密,又称大禹、戎禹,因是夏朝开国之主夏启的父亲,又被称为夏禹。<br></div><div> 大禹治水的故事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史书有载,脍炙人口。那么,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大禹治水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大禹治水的重点工程又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笔者近年经多方查阅资料,实地进行详细考察,认为大禹治水确有其事,治水是从山西汾河开始的,重点工程在今山西灵石夏门。</div> <h5>雀鼠谷河道<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治水是从汾河开始的</b></h3><div><br></div><div>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距今18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址之一,说明当时这里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历史步入父系氏族社会,人们由家族组成公社,再结合为部落,最后形成部落联盟。华夏民族的祖先、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建都在今山西境内,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div><div> 《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大禹和他父亲鲧,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洪水泛滥、久治不息的时代。《晋乘搜略》:“洪水方割时,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是说洪峰到来时,汾河之水被壅塞,泄流不出,上游洪水继续流进,有入无出,日聚成灾,位于汾河下游的帝尧之都平阳,时刻处在上游汾水的威胁之中,民心动荡,惶恐不安。《晋乘搜略》:“鲧极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计汾之不泄。”是说鲧受尧命而治水,在汾河中游修堤筑坝,企图阻挡汾水进入平阳,以保尧都平安。却不知坝越筑越长,堤越垒越高,水越聚越多,终于导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风激则崩”的后果,堤垮坝塌,造成更大灾难。《史记·夏本纪》:“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清康熙版《霍州志》:“洪水肆患,鲧拜帝命,治汾为首,禹嗣父绩,至于岳阳。”鲧因不得治水之法,苦苦九年辛勤劳作,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水患益盛,最终以治水失败被帝舜治罪处死,帝舜任命鲧之子禹为司空,赋以治水重任。大禹子承父业,受命于危难之际,走上艰难困苦的治水历程。《史记·夏本纪》:“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使洪波安息,水患大治。《太平寰宇记》:“河道开,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鲧急汾水小而不治。”大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先疏而后防”的方法,开通汾水注入黄河的通道,在其父修堤筑坝的地方凿山通谷,开沟挖洫,因其水势,利其导之,“猝引洪流就下”,使汾河之水畅通于黄河,终于治水成功。</div><div> 《中华历史大辞典》:“汾水,即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汉书·地理志》:“汾水,西南至汾阴入河。”《中华小字典》:“黄河在古时候专称曰河。”《中华历史大辞典》:“河,又称大河,即今黄河。”古代,黄河之水叫河水,汾河之水叫汾水,典籍记载大禹与其父所治均为汾水,而且尧都平阳上游也仅有汾水,汾水也是纵贯古冀州地、今山西南北的最大河流,《史记·夏本纪》也明确载明大禹治水首先是从冀州开始的,所以说大禹和其父鲧的治水是从山西汾河开始的。</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雀鼠谷河道</span><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点工程在灵石夏门</b></div><div><br></div><div>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是太行山,西部是吕梁山,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同为东北——西南走向,中部是从北往南一连串汾河河谷盆地。汾河发源于管涔山,在河津县西入黄河,全长700余公里,贯穿于东西两山之间。在灵石夏门,两山隔汾对峙,河道被挤得只有十数米宽,是东西两山相距最近、汾河水道最窄的地方。《辞海》:“汾河……中游经太原盆地,介休县义棠镇以下河谷变窄,过灵石峡进入临汾盆地,下游河谷开阔。”《水经注》:“汾水南过冠爵津,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灵石峡、雀鼠谷,古今名称不同,所指区域同为一处,中心就在灵石夏门三湾口,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灵石口。在这里,太行山与吕梁山握手交汇,隘口狭窄,成为汾水南流的瓶颈。古代传说,由于两山相交,上游之水不能流出,今夏门三湾口以北形成庞大湖泊(后称晋阳湖),致使“水盈则漫”,常常发生水患,大禹之父鲧就是在这里修堤筑坝阻挡汾水下泄而失败的。大禹受命治水来到三湾口,汲取父亲“以堵为主”的教训,认真观察地势,查看水情,决定“以疏为主”。他带领百姓在崇山峻岭开山凿石、通沟拓积,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作,终于打开一个口子,湖水从缺口流出,浩浩荡荡注入黄河。从此,汾水畅通南流,百姓安居乐业,留下了大禹“打开三湾口(今称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千古佳话。从现在晋阳湖(今晋中盆地)地区一层层淤漫堆积的山体和山体中大量的贝壳和大型古生物遗骨化石以及鹅卵石形成的层叠山包,亦可折射出洪荒时代形成的遗迹,同时也佐证了千百年来传说的真实性。夏门三湾口两侧山峰海拔1000余米,三湾口汾河河道海拔600余米,晋中及太原地区海拔700余米,也完全符合“打开三湾口空出晋阳湖”的自然地理环境。</div><div> 重点工程在灵石夏门,历史典籍亦有详细记载。《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是说大禹治水是从冀州开始的。《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史记·正义》:“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河从龙门(今山西河津)南至华阴(今陕西华阴),东至卫州(今河南淇县),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辞海》:“春秋战国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河南者为河外。”不难看出,古冀州为今山西省中南部黄河以北地区。具体在什么地方亦有记载,《史记·夏本纪》:“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里讲到了壶口、梁、岐三个山名和太原、岳阳两个地名,弄清这五个地方今天的位置所在就不难理解重点工程在灵石夏门了。《中华历史大辞典》:“壶口,山名。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畔。”《元丰九域志》:“州(吉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六乡、文城一镇有壶口山、孟门山。”《蔡氏书传》:“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吕梁也,在今石州离石东北。岐山,是为山西介休狐岐山。”《山海经》:“岐山,狐岐之山。在汾州介休县(灵石即古介休地域)……《禹贡》治梁及岐是也。”《中华历史大辞典》:“太原,又作大卤。在今山西太原一带。”《辞海》:“岳阳,古地区名。指太岳山(即霍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即此。”《中华历史大辞典》亦有相同解释:“岳阳,古地区名。当今山西霍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即此。”且《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通志》等,均记载今霍山之麓的古县即古之岳阳县,因位于太岳山之阳而得名。“既载壶口”,是说首先疏通汾水经壶口山注入黄河的通道;“治梁及岐”,是说重点工程在吕梁山与岐山交汇处,也就是今灵石夏门三湾口汾河河道最窄处;“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是说治水工程主要在今太原与霍州之间。灵石夏门既在太原霍州之间,又在尧都“平阳”上游东西两山交汇之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典籍记载完全吻合。虽说在这里《史记·夏本纪》并无“治汾”与尧都“平阳”二词,但大禹治水首先从“治汾”入手,当先解决首都“平阳”水患威胁,在字里行间用意甚明。而《晋乘搜略》“因汾治汾”、《太平寰宇记》“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霍州志》“治汾为首”等记载,无疑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禹先将流经壶口山的汾河出水口疏通,而后凿开三湾口,放出晋阳湖水,重点工程在灵石夏门应该说是真实可信的。</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雀鼠谷河道</span><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流传至今的遗址遗迹</b>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灵石夏门三湾口,是汾河流经雀鼠谷最为险要的地方,韩信岭居左,崖高万丈,苍岩叠嶂;秦王岭侍右,壁立千仞,陡峭险恶,未修筑同蒲铁路与大运公路之前,两山最窄处相距仅十余米。数千年来,两岸笔立的山崖石壁上,曾有许多十分清晰的先人工作痕迹,特别是汾河漕运船工拉纤的栈道旧址,那些用于插置木桩的石孔和用于休息、存放物品的洞穴,错落有致地列为上下两三排均匀地分布在本地段两岸的半山腰间,每隔一大段还会出现一两个较大的洞穴,直到民国时期修筑南同蒲铁路劈山造基,始将河东石壁痕迹破坏,尤其是原晋中地区在此建造石料场,数十年开采运送出大量石料,绝大多数古迹已经逝去,仅部分地段半山腰间尚有个别洞穴或石孔残留。随着07019工程(太风公路)的开通,河西石壁痕迹亦破坏殆尽,特别是近年铁路公路的多次劈山拓宽改造,旧貌完全变成新颜,当年大禹治汾的印迹荡然无存。不过从两岸山脉走向相同,高低起伏状况相同,山体中岩石的纹络走向、所生长的草木相同等情况分析,仍不难看出这条汾河当初并非自然形成,而是由人工开凿所致;两侧的山脉当初并非分列东西,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隐隐约约还可呈现出大禹治水前的历史原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大禹治水在灵石夏门留下的遗址遗迹,虽然时过几千年大都湮没无闻,而部分遗址演变为纪念大禹的地名、村名却世代相续沿用不衰,从不同角度佐证了“大禹治水,重点工程在夏门”这一史实。明万历版《灵石县志》:“望川原,在县北七十里东西铺头两界,相传夏禹治水于此向北观望,立祠为望川神,故名。”“王禹原,在县西南道美里,相传夏禹曾游于此,因立祠,故名。”《王禹村志》:“相传尧舜时期,大禹‘打开三湾口,空出晋阳湖’治水工程指挥中心设于此,后人为纪念大禹,将其住地取名禹王村,并择望汾原筑庙以祀。后得悉与夏县禹王村同名,于是更名为王禹以避重复,长此其名,沿袭至今。”望川原、望汾原、王禹原,均为大禹治水观察地势、查看水情的地方;王禹村是大禹生活居住、集会办公的地方;坛镇是大禹筑造天坛、地坛祭祀天地、降妖镇魔的地方。治水成功后,后人将筑坛处称为坛镇,天坛所在地名为前坛村,地坛所在地名为后坛村,将大禹到工地经常经过的山沟名为禹沟村,数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而将两山之间凿为门状口子的地方名为禹门村,清灵石知县王志瀜作诗曰:“两山俨一门,开辟自神禹。”后有人为避与河津禹门重复始改为今夏门村,这也正是夏门村名来历的缘由所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另据《舜典》《史记》等典籍记载,伯益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功臣,用今天的话讲,大禹是治水最高统帅,伯益是治水总工程师,伯益还发明了种植稻谷、打井灌溉、驯养家畜等,功德不亚于大禹,受到帝舜的隆重赏赐,后人为纪念其在灵石治水的丰功伟绩,将部分遗址以其功德命名为村名,至今仍沿用不衰。如:柏(古通伯)王庙村,位于三湾口东卧牛山上,是伯益办公场所及工程材料中心;柏明庄村,位于望汾原东南,是伯益居住生活的地方;柏明村,位于王禹村东,是伯益治水大军左大本营;柏苍村,位于王禹村西,是伯益治水大军右大本营。万物生于天,长于地,成于日月。柏明村之柏,是指柏王伯益;柏明村之明,是指天地日月。《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古人云:“日月照临四方,晓乎万物。”为纪念伯益功德如日月光明普照大地,因此将其治水大军左大本营所在地名为柏明村;柏苍村之柏,同样是指柏王伯益,柏苍村之苍,是指天下苍生。《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汉书·郦食传》:“王者以民为天。” 为纪念伯益以天下苍生为天惠及百姓,因此将其治水大军右大本营所在地名为柏苍村,而将其居住生活所在地名为柏明庄村,将其办公场所及工程材料中心所在地名为柏王庙村,这不仅成为上述村名来历的缘由所在,同样不失为“大禹治水,重点工程在夏门”这一史实的历史佐证。</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载《灵石文史》2006年第3期,中国方志理论核心期刊《沧桑》杂志2007年第2期,《灵石史志通讯》2010年第4期。 2007年,大禹治水传说被列入晋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本文获晋中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作者被授予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治水传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span><br></h3> <h5>三湾口就在夏门村西而不是人们习惯称之为三湾口的段纯河河口三双线与108国道交汇的地方。三湾口,顾名思义有三个湾,汾水东来直注夏门百尺楼底而改向南流形成第一个湾,南流汾水遇韩信岭阻挡折向北流形成第二个湾,北流汾水受阻于秦王岭又折向西形成第三个湾向西南流去,几乎是围绕夏门村转了个圈,而夏门村西口正是三湾之口。这里是雀鼠谷河道最窄的地方即大禹治水凿开的地方,古时这里河道只有十几米宽,经修建南同蒲铁路及几十年夏门石料厂开釆才造成现在状况。如果站在夏门村顶山头上观望,仍依稀可看出原来两山相连属人工凿开的蛛丝马迹。<br></h5> <h5>这里是灵石三双线与108国道的连接处,也是三双线的起点。人们习惯上称此处为三湾口,其实不然,准确称呼应该叫段纯河口。</h5> <h3><font color="#39b54a">声明:文章著作权属作者,转载必须注明出处,违者追责。</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