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工作时期</p><p class="ql-block">在化学系任教阶段(1960年9月-1985年6月) </p><p class="ql-block">1.任职与讲授课情况: </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0年9月23日到达延安大学的,在化学系干事董振虎同志把我的吃、住安排好以后,系上领导把将我分到有机化学教学组,我就开始听石得玉老师主讲“有机化学”课,给学生辅导、批改作业。1961年5月份,系上调我去教物理化学课,经几个月认真备课,于9月1日按时上了课,11月份从山东大学分来了物理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何祚清,系上决定由他从12月中旬接替我讲物理化学。1962年5月份,因教工业化学课的冉广培老师要调回四川家乡从教,系上又叫我 搞“工业化学”课的教学工作(该课1964年改为“化学工艺学”,1978年又改成“化学工程基础”)。从此,使我走向一生从事化工教学与科研之路。直到1985年6月被任命为教务处副处长为止,我在化学系就是一名普通的专任教师。这期间,我曾任过物化与工化教研组副组长、化工教研组组长、化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支书等,兼任延安地区标准化协会副会长。 </p><p class="ql-block"> 讲授过“工业化学”、“化学工艺学”、“化学工程基础”、“胶体化学”(医学系66级)等课;带过工业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给陕西省化肥公司技校延安培训班(由延安红旗化肥厂承办)讲过“化工原理基础”和“无机物工艺学”; 还给延安中学高二两个班讲过一学年的“化学”课。1985年获延安大学1984~1985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1979年6月晋升为讲师。 </p><p class="ql-block">2.刚带化工课时,我心中无数,因这门课与化工生产联系十分紧密,实践性很强,内容庞杂,因素又多,当时全国又无统一教材,全靠自己编写。而我不要说化工生产实践经验缺乏,就连许多化工生产是怎样开、停车的,一些化工设备都没有见过,现在要教这门课,当下又要自编教材,谈何容易。为此,我除了到陕西师大进修学习外,多次利用闲暇时间,甚至假期,深入到延安、西安等地有关化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学习。每到一个工厂,就按生产工序的要求跑前跑后地观察、记录,遇到塔器设备就沿扶梯爬上爬下,一定要摸清生产工艺流程,有时为了弄清化工设备的内部结构,就专等停车检修时去,不顾设备内刺鼻的气味,打开设备的人孔就钻到里面查看个明白,碰到不清楚的问题就请教技术员或工人师傅。就这样,在掌握了化工生产第一手资料后,再参考其它资料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分析,搞清楚生产原理。在此基础上,经过半年的努力,画出了近百张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示意图,撰写了约9万字的《化学工艺学讲义》。经学生刻写、油印和装订,在上课前按时发到学生手中,保证学生学习时有书可看。另外,先后还编写了《工业化学》(上、下册)和《工业化学实验讲义》(仅化64级用过)、《化工基础实验讲义》(1978年7月,约8万字)、《学工参考材料——化工设备部分》(1976年2月,约2.5万字)、《学工教材——小氮肥生产工艺》(1977年5月,约10万字)、《工业见习参考资料》(1981年7月,约3.5万字)等;尤其是《化工基础实验讲义》,根据实验内容增减,修改、打印过3次(在1985~1993年间,还对修改版本铅印或重印过7次),其中的实验流程图和仪器、设备示意图等都是由我亲自描图制作的。 </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给学生开出化工基础实验,亲自到仪器设备库房找到油品闪燃点测定仪、精馏全套设备、湿式流量计、流速计,又到学校车库借来粗细不同的两根紫铜管,制成套管式热交换器,再与恒温槽、高位槽、温度计等组装成“液-液热交换的传热系数及给热系数的测定”实验等,共筹划了六个实验,于1966年在新建的理化楼创建了《化工实验室》。文革后期,利用空闲时间自学木工的锯、凿、刨等技能,自己动手制作化工设备教学模型20余件,用于教学,效果显著。因为这些模型直观形象,并可拆卸,内部结构和物料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学生对各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也很容易理解。当系领导得知此情况后,便组织部分教师开了现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先后绘制教学挂图近千张,自制投影片(大部分是在玻璃片上绘制)百余块,采用幻灯、直观图视和电影专题片等手段辅助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多次亲自组装或改制实验装置,改革、充实实验内容,重视实验教材建设;指导过7次教育实习和8次工业见习,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p><p class="ql-block"> 3.1960年9月23日来延大后的几年里,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粮食实行定量供应,为了吃饱饭,利用星期天开过荒,种过谷子和玉米;参加过建校劳动,铲土、拉车、平整操场;到文汇山上修梯田,植树造林;到学校办的松树林农场和剪子岔农场(在甘泉县)去锄地、收割庄稼;下过乡,帮助农民春耕、秋收;也为了能在冬、春季节吃上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萝卜),挖过地窖储藏过菜。“文革”前夕,带化68级和化69级学生到延安红旗化肥厂参加建厂劳动3个月。“文革”后期,在校办制药厂负责食盐的精制,因为是土法上马,3个人轮换坚守在熬盐炉子旁,烟熏火烤,十分辛苦,就这样干了4个月;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会了用缝纫机做衣服的技能,经常为家里的大人小孩缝补衣裳;1970年代初,参加过延安钢厂建厂劳动、延安市修田造林劳动、校内防空洞工事的开挖劳动(轮锤打钎、搬运石块与土渣 ),以及校内豆腐坊的劳动(磨黄豆做豆腐,还要挑水、铡草,喂猪、喂拉磨的老毛驴);1973年11月与杨永长、杜太平一起 带化73级学生到西安化学试剂厂学习,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我与8名学生分到水银电解法制苛性钠车间,但该车间正在大检修,水银洒落一地,拆卸的管道横七竖八摆放着,环境特别恶劣,我们是来向工人师傅学习的,再脏、再苦、再累的活也得去干,如此坚守了一个多月,才帮工人师傅检修完毕。 </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我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到校外下乡下厂,就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校内开会,就一起学习文件,一起讨论、谈心得、谈体会。所以,彼此都很熟悉,也比较了解,久而久之 ,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加深。1961年9月,我开始担任化64级班主任工作,能注重班集体优良作风的培育,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当时关中学生多、专业思想不稳定等实际情况,就与学生以换位思考方式来谈心,帮助学生安心在延大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 </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1968年3月,学生正在返校。某天下午系领导找到我,要我带两名学生到黄陵县城关镇派出所接一位学生,什么情况不清楚。第二天乘汽车赶到黄陵,一问才知道这位学生是我系化68级的学生,因为某事受到刺激想不开而患了精神病,我们三人即刻将其连推带拽送到汽车上,前往西安就医。我们四人同住在陕西师大北院一座空闲楼房的房间里,每天领着患病同学到5里路外的精神病防治医院看病,其中的酸涩苦辣可想而知。一日清晨,这位学生病情发作跑出住地,我发现后立即紧随其后,直追到小寨东路人行道处,谁知这位发着病还神志不清的学生转过身就出拳将我打昏,他看身后无人追赶,就楞站在马路中央。渐渐缓过神的我看见此情况很是着急,迅速爬起来,乘其不备将他紧紧抱住走到人行道,稍加休息,便连推带拽拉回到住所,由他的两位同学护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他的家人闻讯立即赶来,把我们当恩人一样深表谢意。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该学生痊愈出院。他对我们十分感激,我与他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多年来经常联系。 </p><p class="ql-block"> 4.1967年9月27日,延安两派群众组织开始了真枪实弹的武斗。第二天,我骑自行车带着妻子童桂英和4岁多的大女儿一起回白水县看望我父母,说心里话主要是想看我的儿子。儿子是1964年11月27日出生的,因我爱人没有奶喂孩子,所以他出生四个多月就送回老家托人奶养。 </p><p class="ql-block"> 经过7天的艰辛奔波,终于回到家。见到我父母亲,就嚎啕大哭,我哭,是因为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父母亲,同时也是觉得回一次家太难了。那时的公路是石子路面,骑自行车一定要专心,稍不注意就会摔倒;延安到白水虽说路程不足500里,但要翻7条大沟,有的沟从下到上足有20几里,推车步行很费时间;过洛川县土基镇后走了近道小路,又遇20里路面有积雪,有时还得扛车行走,十分艰难和辛苦;饿了,吃点自带干粮;渴了,抓把雪或到村里老乡那儿讨点水喝;累了,停下来歇一歇;晚上住在村里老乡家,给点粮票,给点钱,吃点热呼饭,喝点热呼水。 </p><p class="ql-block"> 到家没住多久,学生来信说他们化68和化69级多数同学(多是关中人)为了躲避延安武斗而来到西安,集中在陕西化工研究设计院,请我去西安帮他们复课闹革命。就这样我随即去了西安,给学生讲工业化学,1968年春节过后,转移到陕西师大,继续讲课到4月底。由于延安武斗未结束,回不去,就闲住着。直到9月中旬,才坐火车经兰州到宁夏的青铜峡,再换乘汽车经过定边、绥德绕道回到延安。 </p> <p class="ql-block">5.在1975年教学改革中,我与巩福占老师合作,将化学工艺学与物理化学两门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与凝练,以合成氨生产原理和工艺过程为主线,合并成“氮肥生产原理”一门课,并编写出相应的讲义(上、下册);1977年4月中旬到6月底,我们两人在指导化73级20名学生到榆林氮肥厂进行毕业实践,进厂不久,工厂因故停车检修,经带队的工宣队徐辉成师傅同意,我们两人给学生就讲了“氮肥生产原理”课。由我于1966年6月编写的《氮肥生产原理实验讲义》(油印本,共五个实验),使用了3届学生。后因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恢复高考制度前夕,系上决定恢复原来的两门课,其教材从化77级开始必须选用全国高师院校的统编教材,所以我们自编的教材也就停止使用了。 </p><p class="ql-block"> 6.1977年下半年,指导化74级16名学生到延安无线电厂电镀车间进行毕业实践,搞了“无氰电镀”方面的实验研究。虽然未获成功,但使学生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 </p><p class="ql-block"> 7.1975年5月9日经王升瑞、史振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实现了我上大学时就积极要求入党的夙愿。我决心: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和期望,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老实做人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p><p class="ql-block"> 8.1975年以来的教学改革中,各高校都很重视教材建设,尤其是理科化工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仅就内容而言,已不是四五十年代的《工业化学》,也不是六十年代的《化学工艺学》,而是以传递工程为基础、反应工程学为核心、典型化学工艺为归宿的《化学工程基础》,已经发展成为联系化学与工程之间的桥梁。作为化工教师,就必须适应这一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我于1980年4月~6月,到广州参加了“全国高校理科化工教师反应工程学习班”,认真听课,详细记笔记,回校后多次请教数学老师有关高等数学方面的问题,作了充分准备,才使我顺利地给化77级讲授了新开课程《化学工程基础》。 </p><p class="ql-block"> 9.科研方面: </p><p class="ql-block"> (1)1973年高校恢复招生后,我就开始收集资料,为自己的科研做准备。 </p><p class="ql-block"> (2)1974年3月~6月,我和李伟民老师在西安石油化工厂与余有智工程师合作,对“环己烷生产工艺改革”进行了试验研究,使我的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p><p class="ql-block"> (3)1979年9月18日为化学系师生所作的“国际单位制(SI)及其在化工上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成为“文革”以来延大第一次学术活动,引起较大反响。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4)1979年9月,我加入到由西北大学化工系姜信真教授主持的“鼓泡反应器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从1978年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环流反应器研究”上来,经理论分析,合理设计,在鼓泡塔内增设了一个导流筒,使塔内液体有规律地循环,强化气液间的物质传递,提升反应效率。从此,开始了对这种“内环流反应器”的研究工作。我加入时,课题组只有姜信真、王继武和我3个人,而我和王继武是延安大学化学系教师,远离西安,又有教学任务,所以,只能利用寒、暑假到西北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做研究。为了探索内环流反应器的传质特性,为工业化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和设计的基础数据,我们对内环流反应器的结构、流动、混合、传质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无机械搅拌(易密封且降低能耗),是一种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探索出的传递特性规律和最佳结构尺寸,为内环流反应器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和放大设计的依据。此后,在三种不同反应类型的气液反应体系中进行了小试验证实验,并与机械搅拌鼓泡釜进行对比,结果是:①在相同的反应温度下,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某一烃类氧化脱氢反应在内环流反应器内的反应时间仅为带搅拌三口烧瓶中的1/3左右,而且产品质量有所提高。②联苯烃化的傅式反应实验说明,环流反应器不仅可应用于气液两相反应体系,而且也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体系。实验时,只要控制液体循环量在一定范围,即可保证细粒固体催化剂有良好的悬浮,并能与料液均匀混合。该反应达到相同的产品含量,在内环流反应器内的反应时间仅为在搅拌鼓泡釜中的1∕4左右,而且反应的选择性明显提高。③为使无规聚丙烯氯化反应的产品含氯量达到60%以上(产品要求),在内环流反应器中的反应时间为机械搅拌釜内的1/3左右。这三个反应实例证明,在传质控制的气液反应中用环流反应器代替工业中常用的机械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大有希望的,它将显著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降低操作费用和节省能量。“鼓泡反应器研究”成果于1983年获得陕西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们共同撰写的《鼓泡反应器内环流初探》、《内环流反应器的实验研究》和《内环流反应器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论文,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在“全国第三届化学工程学术研讨会”(广州)和“全国高校理科化工基础教学学术讨论会”(福州)上作了报告,受到化工届学者的称赞。我们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目,如国内不少学者的论文引用了本项工作中所发表的论文;美国《化学文摘》和《国内化学工程文献摘要》都于1982年-1984年间转摘了该项成果的3篇论文;印度孟买大学Sharma来函对本项研究十分感兴趣;河北省科学院原院长、英国皇家学会特许化学家邹仁鋆教授高度评价了该成果,他认为“该课题对鼓泡塔和内环流反应器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对内环流反应器的流动模型、流体力学和传质等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这类反应器的工程设计有着实际的参考价值,而且把国内在</span></p> 该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国内化学反应工程方面的知名专家、天津大学化工系李绍芬教授也作了如下评价:环流塔是国内的热门研究课题,该课题对环流塔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确立其最佳值,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br> 1983年,我们研究组与渭南市染料化工厂签订了“内环流反应器工业化应用研究”的中试合同。我承担了设计、编绘反应器(有效容积为67升)图纸的任务,待厂方将中试生产线装配妥当,我和王继武老师便利用暑假到渭南市染化厂与厂方李萌工程师一起,在60ºC炉旁高温下开始作实验。我们只能穿背心和短裤,颈上还要搭一条毛巾,不停地擦拭如注的汗水。经过一个月的苦战,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当磺化液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时,苯磺化反应时间可缩短40%。这项技术成果,在国内首次为苯磺化反应器(通常称为磺化锅)的技术改造探索出了新途径,1984年获得陕西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发明的“循环流式苯磺化反应器”获得了国家专利,受到陕西省科委的重视。1984年5月6日《陕西日报》刊登了戴超撰写的《化工战线的喜讯—内环流反应器研制成功》的报道。1986年5、6月间,浙江、湖南等地的个别企业来函,对我们的专利实施很感兴趣,希望合作;拟将厂内万吨级的环己烷氧化反应器改造成内环流反应器,想购买我们对磺化锅的改造技术,等等。 <div> (5) 1985年5、6月间,我与刘克悌、石得玉、刘生昆等3位老师共同协作,对延安市塑料厂近期发展规划进行了咨询活动,完成了《延安市塑料厂近期发展规划可行性的咨询报告》,得到延安市科技局的验收认可。 <br></div> 总之,我在化学系任教期间,讲过6门不同类型的课,编写过《工业化学》、《化学工艺学》、《氮肥生产原理》等教材;组建了《化工基础实验室》,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教材;指导过6次教育实习和8次工业见习;还与姜信真、王继武等人合作在《西北大学学报》、《化学世界》、《化工机械》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鉴定技术成果3项,获科研成果奖2项,获国家专利1项。 <p class="ql-block"><b>在科研处工作阶段</b></p><p class="ql-block"><b>(1986年9月-1999年4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任职情况 </p><p class="ql-block"> 我是1986年9月1日到科研处上班的,分管全校理科的科研工作。1988年7月,处长包永新教授提升为校长助理,处里的工作由我主持,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等工作,直到1999年4月向新任处长武宏志、副处长王文亮交了手续后离开,在科研处整整工作了12年半。期间,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包括各级科研课题的申报、项目的检查及验收、重点学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等),以及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材料准备、专家评审、材料报送等。也曾因工作头绪多,太忙太累,而两次向学校提交过辞职报告,但均未获准。 </p><p class="ql-block">在科研处工作的12年多时间里,曾担任过科研处副处长(1986.9~1990.2)、处长(1990.2~1999.4)、延安大学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12~2000.2)等职。还兼任过生物学系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86.9~1987.7)、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1988.5~1999.4)、化工研究所所长(1997.5~2000.2)、化工教研室主任、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科研管理协会理事、科研处党支部组织委员、支书等。198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p><p class="ql-block">2、在教学方面 </p><p class="ql-block">(1)讲授过《化工基础》《化学工艺学》《环保化工》《环境化学》《无机化工工艺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实验》等课程。 </p><p class="ql-block"> 从教学态度来说,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也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都勇于承担,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将学科发展动态和新成果、新工艺、新技术贯穿于教学之中,重视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97年化工教研室在一份请奖推荐书“课堂教学效果栏目”中写到:“杨文选同志三十多年来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大部分时间从事课堂教学。由于他治学严谨,认真备课,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a.教学内容扎实,每堂课的教学容量大、信息多,并能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陕北能源、化工开发情况,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b.在课堂讲授中,既概念清晰、条理清楚,又重点难点突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他所教的课程发生兴趣。C.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锁链,而且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一点给他所教过的学生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d.杨文选同志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能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将研究成果付诸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他的讲课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e.由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从1981年以来我系的师范生和师范专业改造的有机化工专业方向毕业生有17名考取了化学工程类研究生,实践证明了教学效果。”1992年“化学工程”课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王继武、杨文选、赵巧梅、秦振平合作完成的“提高化学工程学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于1996年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2)1986年和1987年分别指导过化83级5名和化84级3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1995年指导化91级10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1988~1989年间,指导过西北大学化工系两届4名化学工程硕士生的毕业论文(88届3人:许晓增、李慧扬、刘伟;89届1人:尚龙安),3人的实验研究我参与指导,学位论文送交我修改、审定,尚龙安的实验研究和学位论文是在我校完成的,由我直接指导。同时我被西北大学聘为这两届研究生答辩委员会委员。 </p><p class="ql-block">(3)在1993年9月至1999年4月间,开展并负责延安大学与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具体讲,由我组织、安排西北大学在我校开办的“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班”(93级,共6名学员)的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并讲授了《气液反应理论与应用基础》,被西北大学聘为1名硕士生(秦振平)的指导教师。对北京大学在我校开办的“在职TESL(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班”(97级,共9名学员)只作常规性的管理工作。 </p><p class="ql-block"> 3、在专业改造与学科建设方面 </p><p class="ql-block">(1)1988年9、10月间,根据延安、榆林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对化工技术人才的需求,学校派我、张笑宗(教务处副处长)等人几次去两个地区调研人才培养需求情况。延安经委任常瑞副主任、榆林李学武副专员和经委曹主任都说他们地区急需化工、电力、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希望延安大学设立化工、电气、规划决策等专业,为他们培养这方面的急需人才,并于10月16日达成了“联合办学意向”和“培养定向生意向”(1989年度)。调研组回校后及时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认为我校化学系已具备设立化工专业的基本条件,在与化学系郝必正主任商议此事时,他态度明朗,积极支持。然后我就起草了关于《增设基本有机化工专业的可行性报告》,由化学系于11月5日上报给学校。</p><p class="ql-block"> 后来,考虑到增设一个新专业从筹建、申报到审批需要很长时间,既然是对师范性化学教育专业进行改造,还不如将在校的化86、化87和化88级陕北两个地区的学生转轨为“有机化工专业方向”来培养,即这三届陕北学生在学完化学基础课以后,从第六学期起增设化工课程及化工实践性教学环节,用一年半时间将其培养成有机化工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分配到所在地区,从事化学理论和化工工艺方面的技术工作,这样既可缓解师范性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又可为陕北两个地区培养急需的化工人才。此设想和上述调查情况均由教务处向省高教局教学处进行过多次汇报,我们也在征得陕北两个地区经委、教育局和主管部门的同意后,于1989年2月10日制订了《化学系有机化工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在制订该教学计划时,首先明确了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设置方面,我们增设的是“有机化工专业方向”,而不是“有机化工专业”;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两个地区经委都希望我们先培养陕北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化工工艺方面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化学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以侧重工艺方面的专业课为主。所以说该教学计划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可行的。于是,化学系于1989年2月27日把化86级陕北两个地区的学生(共40人)转到“有机化工专门化班”学习,开始对其实施该教学计划。1989年7月19日,校长办公会议同意化学系86级、87级、88级三届师范专业中部分学生改学化学教育(化工方向)所设课程(校办字【89】第042号文件),7月20日向陕西省高教局上报了《延安大学关于改造师范性化学专业的报告》(延大字【89】第098号文件),同年10月省高教局作了“同意”的批复(陕高教学【89】第50号文件)。11月,我校分别与陕北两个地区经委签订了就共同办好“有机化工专门化班”的正式协议,1990年2月10日向省高教局上报了《延安大学关于执行陕高教学【89】第50号文件情况的报告》。至此,我校成功的对化学教育专业进行了改造,为我校设立工科类专业打好了基础。</p> 化学系“有机化工专门化班”共办了七届(90届-96届),为陕北两个地区培养了280名“能力强、素质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化工人才。这批毕业生绝大多数被分到陕北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企业,如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延长石油集体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永坪炼油厂和延安炼油厂等,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坚力量和发展主力。 <br>(2)化学系于1992年增设了化工工艺(三年制)专科专业,1995年升为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之后,经我与化工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加强了该专业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使该专业得到较快地发展。1993年与西北大学联合培养6名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他们学成回校,使化工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趋于合理;采用“送出去(出外进修),请进来(请专家来校讲课、作报告、指导科研)”的方式,提高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br>曾于1986年和1990年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实验装置制造厂购置了四套化工基础实验装置,我组织化工教研室老师亲自动手搬运、拆卸包装箱、组装、调试和预做实验,并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大检修和对个别实验内容作了调整、充实,重新编写了《化工基础实验讲义》,其实验内容涵盖了流体流动的“动量传递”、传热过程的“热量传递”、物质交换过程的“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工程”等领域,使化工实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1990年代中期,利用争取到的20余万元专项经费对化工实验楼进行了全面整修和装饰,使其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组装了5套实验,其中“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测定”实验是我们第一次将多年来研制的环流反应器装置引入到学生实验中,并编写了相应的实验讲义;建成微机室1个,购置6台计算机和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使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测试手段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到一个新台阶;订购了实验教学所需的多种专业期刊、资料,购入化工原理课程的试题库与化工实验计算机仿真系统,为本科生教育和日后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化学工程”在1995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工”于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于1995年12月被原省计委、省科委和省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我被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p class="ql-block">(3)1999年5月撰写并上报了1996年批准的“化学工艺”(“有机化工”当年归并于“化学工艺”)省级重点学科的评审报告,经省专家组评审,我校“化学工艺”学科再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省专家组的评价认为“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三个,有明确的地方资源的特色。……(将其)建设为重点学科,对陕北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建议给予扶持。” </p><p class="ql-block">4、在科研方面 </p><p class="ql-block">(1)1987年4月,姜信真教授与锦西化工总厂签订了“苯氯化反应器的放大与设计”合作协议。该反应器属外环流反应器,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外循环管可按需要选择换热面积和装设调速装置,因此,特别适用于热效应较大的气液或气液固(固为细粒催化剂)反应过程和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的生化反应过程。该项目是锦西化工总厂刘慕等人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原化工部的科技攻关项目。由于引进国外技术需耗巨额外汇,因此才立足国内开发研究。1983年末,刘慕等人在我们提供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研究资料的启发下,将其应用于苯氯化制对二氯苯反应中,并根据由我设计、编绘的有效容积为260升的内环流苯氯化反应器图纸和国外苯氯化反应器结构的点滴信息,于1985年设计建成了年产100吨对二氯苯的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中试装置(直径250㎜,高4500㎜),为了对其性能、原理和工程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所以才与我们研究组合作,共同给予开发。这对我们研究组来说,是一项难度更大的新课题,然而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抓紧时间查阅资料,拟定试验方案,做好中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先由姜信真教授的3名研究生(许晓增、刘伟、李慧扬)在三种不同结构(直径125㎜、高径比13.6~21.6)的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上做小试实验,获得了含操作条件的“模型方程”和含结构参数的“阻力方程”,联立求解所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为该反应器的放大与设计提供了依据;在国内率先探索了外环流反应器的结构特性,确定的结构尺寸、操作参数以及体积传质系数随操作参数变化的规律等结果,将用于指导中试装置的运行。然后,他们与厂方技术人员组成试验小组,于1987年11月中旬对年产100吨对二氯苯中试生产线进行调试,随后作了几批摸索性实验。1988年元月,姜信真教授派我前去试验现场指导。我对前面实验情况作了深入了解后,便与厂方刘慕高级工程师和试验车间主任王怀珏工程师研究了攻关试验方案,并向李子彬厂长作了汇报。在厂领导支持下,我们对中试生产线进行了再调试。然后,集中力量,用8天时间做了8批次的稳定性验证试验,结束了中试。 </p><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后,处理数据,3名研究生分别起草了三份研究报告——“外环流反应器结构特性研究”、“苯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和“年产6000吨对二氯苯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这三份研究报告经李宝璋和张来琦初审后,3名研究生于3月中旬冒着大黄风(现在称为沙尘暴)天气从西安乘汽车到延安,把研究报告交给我审阅。我对这三份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和补充,并专程去西安将修改意见告诉给3名研究生,叫他们亲自去修改。然后,我将修改稿带回延大,再次进行修改并定稿,最后组织打印、装订成册,供课题验收会使用。 </p><p class="ql-block"> 1988年5月3日~5日,分别在西北大学和延安大学召开了《苯氯化反应器的放大与设计项目验收研讨会》,厂、校双方一致认为:此项技术性能可靠,放大设计报告的设计思想合理,可用于年产6000吨对二氯苯生产装置的设计中。 </p> (2)1987年到1989年间,参加了姜信真编著的《气液反应理论与应用基础》一书的编写工作,并对全部书稿进行多次校核、修改和补充,该书于1989年11月由烃加工出版社出版。还参加了王建华主编的 《化学反应工程 》一书的“气液反应器”章节的编写,在国内首次将环流反应器融入高校教材中,该书于1989年7月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br> (3)1988年7月获延安大学首次科学研究综合奖一等奖。 <br> (4)1988年9月到1989年7月,姜信真教授的研究生尚龙安在我校完成了 “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研究” 课题,其实验装置、实验研究和研究报告都是在我指导下进行的。该课题是我承担陕西省教委的科研计划项目,从1986年就着手实施,因姜信真教授到省政府任职,事务繁忙,叫我对尚龙安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导,这样尚龙安才来延安大学完成了这一课题。下喷式环流反应器属于喷射式环流反应器的一种(另一种为上喷式),其特点是液体通过单个或多个喷嘴从反应器上部以大于20m/s的速度进入反应器,同时可自吸或鼓入气体。它集中了鼓泡、循环流动和喷射等优点,使气体在液体中能更好地分散,单位功耗下所创造的比相界面积和传质速率比气升式环流反应器高2~3倍,因此特别适合传质速率较慢的气液反应和气液固三相反应体系。 <br> 本工作以空气-水、氧气-水和模拟生化反应体系(即不同浓度的CMC水溶液-空气)为实验体系,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的最佳操作参数和结构尺寸参数,为该反应器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放大设计提供了依据;由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简写为N-S方程)出发推导的气含率计算模型和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气含率与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关联式,为计算该反应器的气含率和kLa奠定了基础。实验还证明了该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①既可采用气、液双喷式操作,也可采用单液喷射自吸式操作,具备了喷射式反应器的特点。②多相流动区域大大增加,相间接触时间明显增长,有利于反应速率较慢的反应过程。③泵外循环易于调控体系温度,对于反应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的生物体系特别有利。④喷嘴置于反应器上方,可以防止体系内固体颗粒因停车发生沉降而堵塞喷嘴;同时流体可在反应器内压力较小处输入,且液体出喷嘴时的流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因而较为节省能量。在我们工作之后,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等单位相继开展此类研究,所以我们这一工作具有开拓性。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国内学者、同行专家引用;发表的12篇论文中有4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有两篇被国际工程界权威期刊《工程索引》(EI)收录〔检索号分别为022770(1992)和001764(1997)〕,1篇被SCI收录(检索号为VM719),“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研究”一文被评为1994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另有两篇论文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国际《化学工程技术文摘》收录;国外两名学者(法国1名,南斯拉夫1名)曾来函索取研究论文,要求学术交流。该成果于1988年获延安大学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得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p class="ql-block">至此,我和王继武与西北大学化工系姜信真、李宝璋、尚龙安、张来琦等人的科研合作已整整10年。<b>在这10年里,我们始终不渝地对环流反应器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环流反应器的三种主要形式——内环流、外环流和下喷式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基础研究;将内环流反应器和外环流反应器在国内首次分别应用于苯磺化、谷氨酸发酵和苯氯化等三个实际反应体系,并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鉴定或评审验收科技成果5项,获专利1项;获得省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高校教材2部;在《化工学报》、《化学工程》(英文版)、《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学报》、《化学世界》、《化工机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篇、EI(工程索引)收录3篇,为这一新型高效的气液反应器能早日在我国化工生产中应用做出了贡献,受到化工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b></p> 在这里,我要感谢姜信真教授,是他把我引向科学研究之路,使我从当初只知搞教学的一名普通高校教师逐渐成为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的合格的高校教师。我们合作的10年里,在他的鼓励、帮助和支持下,使我学会了如何克服和解决课题实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坚持把实验研究做下去;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而撰写出科技论文;如何写科技成果鉴定资料;如何写科技成果申请奖励的有关材料等,为我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教师的科研成果鉴定等工作打好了基础。又是他给了我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机会,1990年前后,他任陕西省副省长,因工作忙,顾及不上对他所带的88、89两届4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便叫我帮忙指导,可我从来没有指导过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心里很胆怯,好在他们学位论文课题都是有关环流反应器研究方面的,这对我来说比较熟悉,因此才大胆地去作了指导,使我学到了如何做好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待学位论文答辩时,又聘请我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又使我学到了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程序,这些都为我以后作这方面的工作获得了经验。还是他对我校师范性化学教育专业改造和工科专业的设立进行了大力支持,1989年8月初,我校“有机化工专业方向”招录榆林、延安两个地区的定向生时,省招办以我校化学系“有机化工专业方向”审批手续还未办妥为由不准招生,他得知此情况后,就分别与省教委和省招办进行沟通,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992年3月19日,他在接见我校杨永长校长时指出:“希望延大在专业改造上多下功夫,围绕陕北老区和我省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造设置专业,扩大适应性,做出新贡献,率先创造出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来。”他特别强调:“要敢为天下先,走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改造不要受旧的模式束缚,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破除谨小慎微、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习,破除旧的学院模式。具体来讲,希望延大的理科向工科靠拢,建议延大设三个部:一是基础部,包括现有各师范专业;二是培训部,培训职校教师,开办夜大、职校以及各种招工前的培训班;三是工学部,根据陕北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很大、人才奇缺的特点,可以先从化工起步,将来可设计算机系或经济数学专业、电子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当前是要加强工学部和培训部。”他的这番话,对我校后来的专业改造和工科专业的相继设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他很关注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995年我校有五、六十名中年骨干教师,因省上每年评职称给的高级职称限额太少,感到在延大职称晋升太难,因此不安心在延大工作。学校及时向省上写了专题报告,我与人事处处长刘庆利去西安把专题报告递交给陕西省教委主管领导,并向当时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姜信真作了汇报,后来经他的协调与批准,省上一次给了我校32个高级职称限额,才使我校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基本稳定下来。他对我和我校工作上的支持与帮助,我牢记心间,终生难忘,深表感激!我没记错的话,他长我三岁,今年已是八十有二的耄耋老人了,我祝他幸福、健康、长寿! (5)1988年9月21日,我给化学系师生作了“环流反应器及其应用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该文后经修改,刊登于《延安大学学报》1988年第二期。 <br> (6)1990年开始转变了科研思路,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研究方面。同年9月~12月,我与王继武、齐广才两位老师合作完成了《延川县枣酱厂移地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11日在延安地区经委主持的论证验收会上得到通过。此后几年里,参加了“‘926’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和“果树腐烂病防治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主要负责生产工艺的设计。这两个课题都是原省科委和省教委的攻关项目,小试得到的样品,均在延安市区做过大面积的田间试验,前者增产增收,后者药效显著,很受农民的欢迎。这两项成果于1996年分别获得延安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br> (7)1996年~1997年,秦振平、赵巧梅两位老师与我合作完成了“芥酸加氢制备山嵛酸的工艺研究”课题,发表论文3篇,其中2篇刊登于核心期刊,通过了陕西省教委的课题验收。1998年5月赵巧梅老师到全国生产山嵛酸最大的厂家——四川泸山市泸天化油脂责任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厂方总工程师详细察看了我们的研究报告和制备的山嵛酸样品,并将我们的样品与厂方生产的山嵛酸作了对比分析,然后欣然代表厂方写了以下评价意见:“我们认为延安大学在芥酸加氢制备山嵛酸的工艺研究适用于中、小型厂生产山嵛酸,且产品质量较好,仅需增加蒸馏设备以提高产品的色泽就可达到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反应条件温和,且有开发和推广价值。我们建议延大对N-P催化剂做进一步开发研究,以替代国内油脂厂生产用进口加氢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遗憾的是,后来因为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的调离和单位的仪器设备所限,使该课题未能继续做下去。 <br> (8)上世纪70、80年代,我在兼任延安地区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和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期间,为全区开展QC活动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做了一些宣传、实践性的工作;在1986年10月14日延安地区标准化协会理事扩大会上作了《纪念世界标准日,认真执行标准》的讲话,受到全体理事的好评;还与化学系郝必正主任和分析化学教研室齐广才老师在化学系组建了《延安市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齐广才为站长),为全区化工产品的质量分析化验服务。我于1988年被评为延安地区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br> (9)任职期间,多次参加学术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譬如,1989年5月18~21日,参加了原陕西省石油化工厅召开的石油化工科技工作会议,获得很多化工科技方面的信息,开阔了眼界,受到很大启发;1990年4月8日~12日参加“全国流态化学术会议“(北京),结识了全国化工界一些有名望的学者,还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交换了环流反应器研究的进展情况;1990年6月8日~25日,在接待英国皇家学会特许化学家河北工学院教授邹仁鋆先生时,聆听了他的3场学术报告,受益匪浅;1995年5月29日~6月1日,在西安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交流了论文,了解到环流反应器研究的前沿动态。 <p class="ql-block"> 5、在科研管理方面</p><p class="ql-block"> (1)我于1986年9月到科研处上班后,便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一些新政策、新规定,与林王荣等同志对我校原有的科研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经过努力,到1988年元月份制订了《延安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延安大学科研成果管理暂行规定》、《延安大学科学研究奖励试行办法》等制度。此后,又相继制订了《延安大学资助和使用出版物周转资金的暂行规定》、《延安大学技术开发、对外服务暂行管理办法》、《李凤青、候明书青年教职工科研奖励基金奖励条例》,还对学校教职工取得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登记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或建立,不仅促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我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还使我校科研管理工作初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p><p class="ql-block">另外,在抓理科各系的科研工作方面,主要是先抓好几个应用研究课题,使其能在较短时间里出成果,激励和带动理科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信心。譬如,“禽蛋浸泡保鲜技术研究”、“马铃薯淀粉催化氧化制粘合剂的研究”、“麦秆冷漂技术”、“YDS‐1型累插式数字电路实验板”、“陕北淡水养殖研究”、“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紫穗槐叶杀虫研究”、“陕北山桃仁化学成分及药理性能研究”等应用技术课题,仅1988年一年内就有5项得到省级或厅级科技成果鉴定。为了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从1987年开始对“麦秆冷漂技术”、“‘AAN'浸泡禽蛋保险液”、“增产菌”等7项应用技术进行推广、转让,共获得经济效益680多万元。我们在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做法,得到原省教委科研处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曾安排我在省属高校科研处长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 </p><p class="ql-block">(2)1987年~ 1988年间,我还协助处长重点抓了纪念我校50周年校庆(1988年9月22日)的论文汇编、学术活动安排和全校科研课题进展情况的摸底检查等工作。 </p><p class="ql-block">在论文汇编过程中,无论是论文的收集、编排、校对,还是搬运、发放,我处同志都能积极配合、协同工作,因此,赶校庆前夕,顺利地完成了由校印刷厂铅印、装订的20多万字的《延安大学社会科学论文选》(上、下册)、约20万字的《延安大学自然科学论文选》”、约13万字的和《延安大学科研成果汇编(1958-1988)》。整套书稿的编辑人员为包永新、杨文选、邵芝兰、林王荣和许亚军。 </p><p class="ql-block"> 50周年校庆期间,组织、安排校外专家、学者21人作学术报告20场;我校教师21人作学术报告14场,还有16人作了准备,但因时间有限未能安排。如此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这在我校实属空前。 </p><p class="ql-block">对我校教师1985年以来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其进展情况进行了摸底和检查。还于1988年7月进行了我校首次科研综合奖的评选工作。 </p><p class="ql-block"> (3)1987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委要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指示精神,我与邵芝兰、林王荣等同志合作制订了《延安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试行办法》,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准备,校学术委员会反复评议,于1989年5月9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正式确定“文艺学”、“经济学”、“基础数学”和“分析化学”为我校首批重点学科。从此,抓全校学科建设工作有了目标、有了重点。 </p><p class="ql-block"> 1990年到1994年间,多次对重点学科进行检查、评估,曾取消、调整和增补了个别重点学科,也召开过重点学科建设会议,专题研究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为保证全校课程、学科、实验室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于1995年10月成立了“四重”(指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和重点教师—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委员会,由校长和主管副校长、副书记分别担任正、副组长;重点课程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由教务处具体负责,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建设工作由科研处具体负责。</p><p class="ql-block"> 我们(科研处)首先从健全规章制度做起,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关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经费划拨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暂行规定》等制度,使其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后来,经各单位申请和初审,再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于1995年10月26日提交学校“四重”建设委员会审定,重新确定了6个校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有机化学、中共党史、经济学、化学工程、电信与电子系统)和10名学科带头人(牛兴华教授、刘凤歧教授、熊道统教授、白志诚副教授、杨文选教授、赵小杰副教授、郭必选教授、郭金保副教授、古风副教授、幕锡凡教授);1996年1月21日又对申报学术骨干的45人进行遴选,评出学术骨干22人。 </p> (4)1988年7月,我根据国家教委社科司《关于召开文科科研处长会议的通知》[(88)教社科司字004号]精神,向原省高教局科研处呈报了《关于我校文科科学研究进展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连同1995年11月1日在中文系学术报告会上作的《发挥特色,服务现实,不断繁荣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讲话,对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反映了困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br> (5)1990年2月26日,我根据原陕西省高教局科研处《关于召开陕西高校科研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回顾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科研工作改革的成就;分析高校科研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今后科研工作的方向、目标与任务。”的通知》精神,我拟好了《延安大学科研工作十年回顾及今后发展趋向》编写大纲,3月份由林王荣和郭延飞起草,郭新年和我修改、定稿,撰写了《我校科研工作十年回顾》的总结报告。该总结除呈报上级主管部门外,还刊登在《延安大学校报》第25期上。 <br> 1994年10月,为了配合陕西省教委组织的省属院校科技投入与产出调查活动,我组织郭新年、郭延飞和黄利荣等同志在20天时间内对全校1991年~1993年间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共73项采用问卷、表格填写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逐个调查,通过归纳、整理、分析,最后由郭延飞起草我修改、补充,撰写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建立科学的研究开发体系(1991~1993年科技投入与产出调查)》总结报告,该总结报告刊登于《延安大学校报》第66期。这次调查活动,使我们基本掌握了我校立项课题进展、投入和产出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这对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br> (6)1991年,为了使科研工作能够立足当地,抓住重点,形成特色,“八五”期间再上新台阶,我校于6月24、25日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我在会上宣读了《延安大学“八五”科研规划(征求意见稿)》。此会在我校是第一次举行,学校领导很重视,杨永长校长主持会议,熊道统副校长作了《总结经验,再鼓实劲,开创我校科研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最后申沛昌书记作了总结讲话。该会的筹备、安排、组织和文件、讲话稿等都由我们科研处承办。 <br> (7)为了展示我校科研成果,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健全科技档案,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组织我处同志于1991年3月和1996年元月分别编写了《延安大学科研成果目录汇编(1988~1990)》和《延安大学科研成果汇编(1991~1996)》。参加这次科研成果汇编的人员为杨文选、郭新年、黄利荣、王秀娥和郭延飞。 <br> (8)1997年6月,组织举办了“迎回归学术活动月”活动;制订了《关于我校教职工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的奖励办法》等制度。 <br> (9)1997年10月13日~18日,为了学习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增进友谊,发展协作关系,我随学校教育考察团(副校长郝瑜教授为团长,我和经济管理系主任刘凤岐教授为成员)对韩国加图力大学和汉城大学进行了考察访问,并与韩国加图力大学达成了今后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初步意向。 <br> (10)在1996~1997学年度兼任生物学系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期间,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授课教师的备课与试讲、实验室筹建及其人员的招聘、承担课题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1997年8月新生进校前夕,校领导拟定我兼任生物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征求我意见时,我以兼职多、教学科研工作任务重而予以谢绝。 <br> (11)1998年9月22日是我校60周年华诞。在热烈、隆重地庆祝活动中,我们学术组(我为组长)在校庆前后组织、安排了32场学术报告会,其中6场报告人是特邀参加校庆活动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16场报告人是我校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教师。学术报告会在各系、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吸引了众多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成为校庆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科研管理研讨会,如1991年7月在中共中央北戴河干休所参加“全国科技管理干部北戴河暑期进修班”(共7天)、1994年8月14日~17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高校第六期科技管理研讨班”、1994年9月19日~22日在新疆大学参加“1994年高校社科管理研究会西北协作会”、1996年8月6日~14日和1997年7月26日~8月2日分别在昆明和长春参加陕西省教育工会组织的“省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暑期活动”(都用3、4天时间听科研方面的报告或学习、讨论科技部有关领导的讲话,所以,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研讨会);1998年10月28日~31日在渭南参加“陕西省属高校科学基金制与大学科学研究研讨会”;陕西高校科研管理研讨会或工作会几乎每年都去参加。通过听报告、经验介绍、学习与讨论,互相交流,使自己进一步明确了当时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一些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 <br> (13)任职期间,能认真贯彻我校科研工作要“结合教学,面向社会,注重应用,服务经济”的指导思想,并能贯彻、落实高校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及时调整我校学科组的研究方向。学科组不论属于理科还是文科,都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来选题,使其研究成果能应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如在1994年7月份和11月份组织部分教师赴陕北进行科技调查中,基本摸清了榆林、延安地区经济、社会和文教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应用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课题,可供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立项时选择。另外,我还亲自跑项目,争取经费,搞技术开发,抓成果转化,以促进全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br> (14)任职期间,参加我校教职工科技成果鉴定会共15次,平均每年有1.2次。每次鉴定会都要耗掉我8天或10天的时间,鉴定会前的预备会要我组织召开,鉴定会需要哪些材料要我提供,材料写好后要我过目,甚至专家还要我一块去请。尤其是准备的鉴定会材料,阅读、修改很费时间。但我不管多么忙,都要抽出时间认真看、仔细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符号、甚至一个标点也不放过。所以,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愿意将自己写的论文初稿、研究报告或书稿送给我,请我过目、把关、提意见。人们常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话说的太对了,我深有同感,每当我帮助别人干点事之后,心里特别舒展和愉悦。 6、参与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 <br> (1)我校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招研究生之事,1986年初把此任务交予科研处。1987年7月16日,在科研处召开的“招研究生工作会”上,熊道统教务长对拟申报专业和导师提出了初步意见:基础数学——侯明书、熊道统、雷兆林;文艺学——包永新、、张荣生;中共党史——郑生寿、牛兴华;分析化学——刘克悌、郝必正、李伟民、王曙(兼职教授)。会后,我们科研处进行了分工,招研的具体工作由林王荣同志承办,并要求积极准备上报材料。由于是第一次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没有经验,上上下下反复多次,所以,直到1988年11月下旬才把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总体报告和拟设硕士点专业的申报材料准备就绪。年底由熊道统副校长和包永新处长到国家教委了解情况,得知我校不符合1989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条件。我们于1989年3月搞了一个特批报告,校长亲自到北京去汇报也无结果。 <br> 我国学位制度始于1981年,到1989年已进行过3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审核工作(1981年、1983年和1986年),1989年是第4批。这次申报文件中明确指出:凡有三个专业招研究生,并有三届今年有毕业的无授权的学校才有资格申报。所以,我校不具备申报条件。但是,这两年来的工作没有白做,还是有收获的,一是到国家学位办、国家教委宣传了延安大学,表明了我校办学必须上一个新台阶的态度和决心。二是对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条件有了深入了解,找到了我校当时在软、硬条件上的差距,积极创造条件,为下一批审核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时能按正常程序进行申报打好基础。三是锻炼了干部,取得了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工作经验。 <br> (2)1992年11月,我与郭新年和郭延飞开始准备1993年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1993年4月23日至7月6日,我在西安就总体报告如何写、拟申报的硕士点那个易获准、申报获准的关键因素、请那些专家来评审、专家审核会程序及开法等问题,多次请教了省学位委员会杨致录秘书长,并请他对我们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他提出了多处修改意见,尤其是在延大设硕士点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特殊性上要对总体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其特殊性如延大所处的地位;国家大开发西移,拟将陕北建成能源化工基地对人才的需求;高层次人才进不来、留不住,急需自己培养;国家一些老革命家、领导人对延大的关心,国家已经对延大进行重点扶持,也应在设硕士点上给予特殊考虑。他还叫省教委科研处王军善同志亲自对总体报告中的申报理由进行了概括、润色、修改。我们根据这些要求,对总体报告先后四易其稿,最后由刘建德副书记润色、加工,有关领导过目后,才算定稿。 <br> 1993年7月9、10两天,我和熊道统副校长在西安请好八位相关专家、教授,安排好15日来延安的车辆,保证了陕西省学位委员会16日和17日在延安召开《延安大学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审核会》的顺利进行。与会专家通过投票,一致同意延安大学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党史、有机化工、基础数学、文艺学四个学科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权申报条件,同意上报。通过专家审核后,在陕西省学位办办了有关手续,便将申报材料报送到国务院学位办。 <br>1993年9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五次会议,开始对全国第五批学位授权的审核工作。10月份得知,因我校高级职称人数、科研经费等几个硬指标不符合要求,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未被获准。 <br> (3)由我负责分别于1991年5月、1994年12月和1997年5月接待了来我校考察的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梁桂芝、谢贵华和主任助理王亚杰。通过听取我校建设与发展情况的介绍、参观校史陈列馆及实验室、与有关学科带头人座谈等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延大的了解。他们也指出我校在1993年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未获准的原因,主要是硬件不硬,学校整体条件有差距。并指导我们如何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如在整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关键是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申报硕士点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这无疑对我们下一次的申报工作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br> (4)1997年6月3日,校长办公会(扩大)研究我校硕士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成立了申报小组,其办公室设在科研处,郝瑜兼主任,杨文选兼副主任。从此,我主要抓1997年我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并及时安排了总体报告由科研处郭延飞同志参照1993年的总体报告的框架进行起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申报办公室无干事,便从化学系借调杨曦东同志来做具体工作。 <br>6月6日,我到省学位办孙朝主任那里了解这次申报的具体条件、我校拟申报硕士点在全国高校分布等情况。回校后,对郭延飞起草的总体报告进行修改和补充,再由刘建德(时任校长助理)进行加工、润色、把关,最后经有关领导过目同意后才定稿。总体报告几易其稿,原因是延大与延安医学院要合校,报告中所有数据就得重新统计、更改,甚至段落、格式的文字陈述也得变动或修改,况且医学院拟申报的内科学硕士点是9月下旬才确定的。所以,总体报告直拖到10月上旬才定了稿。 <br>6月20日下午,我在科研处召集4个拟申报硕士点学科(中共党史、化学工艺、基础数学、政治经济学)所在单位的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布置拟申报硕士点材料的修改工作。所有材料准备妥当后,于7月16日在西安筹办了“延安大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关问题座谈会”(由我校申报小组组长申沛昌校长主持,郝瑜和我参加)。会上,在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教授、国家教委高教司原司长王冀生教授、陕西省教委副主任胡致本教授和陕西省学位办主任孙朝研究员,对我校的申报材料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9月3日,学校传达了省政府关于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合并为新延安大学的决定,因此,我们的申报材料又得重新组织撰写,仅合校后各种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就很费时间,还要确定并组织、指导原医学院拟申报硕士点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材料的填报。经大家努力,5个拟申报硕士点的申报材料都于10月10日如期完成,经我们审查无误,并签署专家评审意见后,统一打印,装订成册(一式27份)。10月19日报送到陕西省学位办。 1997年10月27日,我到省学位办对我校的申报材料办理了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的推荐意见及其盖章等手续,28日与郝瑜副校长在陕西省教委学位办刘维清副主任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将我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拟申报的5个硕士点材料报送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br> (5)1998年6月下旬,学校接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46号文件《关于批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延安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次设立硕士点的学科为中共党史和基础数学。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高等教育没有硕士点的历史,这对于培养能在陕北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乃至对整个陕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br>7月中旬我们组成了考察组,在主管校长郝瑜的带领下,到西安一些高校考察、了解有关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就业等各个阶段的规章制度,以及指导教师的遴选条件、招生计划目录的编制及其上报渠道等等。实际上就是请教、取经。7月27日,在学校召开的研究生招生会议上,由我汇报了西安考察情况,并提出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成立管理机构(即研究生处)、1999年招研计划的编制、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审批、建立或健全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共党史硕士点挂靠单位等。这些问题经会议研究、讨论,都得到合理解决,并决定管理机构先由科研处代管,郝瑜副校长主管。会后,开始制定1999年招生计划;组织编印招研学科专业目录与简介;通过广播、报刊(在《光明日报》、《延安日报》、《榆林日报》登刊广告)等媒体进行宣传;10月上旬,我与郭必选教授去西安参加陕西1999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会,面对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我校概况及中共党史、基础数学两个硕士点的教学、科研与师资队伍等情况作了广泛宣传,以便多方争取生源。 关于我校两个硕士点专业课考试出题之事,我们于1989年9月29日在确定指导教师组长会上已作了安排,要求12月8日出好A、B两套试题,由科研处按时寄发到报考我校考生所在地的考点,确保考生能顺利地进行考试。 <br>1999年2月中旬,我与杨曦东同志把收集的考生试卷进行分科、整理,于25日将政治试卷(文科13份,理科6份,共19份)和英语试卷(21份、题卡22份)分别送到陕西省考试中心指定的全省统一阅卷地——西安电子科大研招办和西安交大研招办;2月26日~28日我校两个硕士点的指导教师按陕试普招(1999)5号文件《关于做好一九九九年硕士生考试统一评卷与登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专业课进行了集体阅卷;我与杨曦东于3月9日再次去西安,到陕西省考试中心统计报考我校考生的考试成绩。考试结果使我们很震惊,虽然报考我校22名考生中有12人总分在320分以上,但这12人中单科成绩(英语)只有2人在50分以上,这就给我校招6名硕士研究生计划的完成增加了难度。我们即刻将此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同时到省考试中心普招办向苏华处长请教,他给我们指出了两条解决办法,一是以陕北为贫困边远地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调剂落实不了为理由,给国家教委学生司写一份把延大列为边远地区高校的报告,他去北京开招生工作会议时可以给予争取。因为边远地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可降低5分,这样报考你校12名考生中还有4人单科成绩(英语)在45分以上,实现今年的招生计划就没有多大问题;二是待初试分数线公布后,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调剂信息,争取较多的上分数线的调剂生到延大参加复试,以便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回校后,我们一方面及时向国家教委学生司写了报告,寄发给苏华处长(4月初得到的的消息是未获准);另一方面安排了生源调剂工作。 <br>1999年4月12日,我与杨曦东去西安参加陕西省1999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要求作好复试、录取工作和生源调剂工作。会后,苏华处长告诉我们:第一志愿报西安交大计算数学的一位考生可能要调剂,你们先与西安交大理学院联系,问明情况。后来与这位考生取得了联系,她同意调剂到延大。我们把此情况告知西安交大研招办,经核实后,西安交大研招办才将她的考试档案转到我校。这位考生经过复试,被我校基础数学专业录取。联系中共党史专业的调剂生比较多,因此,完成招生计划就较为顺利。到4月中旬,我校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的招录工作基本结束,基础数学专业录取2人,中共党史专业录取4人。 4月20日下午,在郝瑜副校长的主持下,我将科研处代管的研究生工作移交给新成立的研究生处。然后离开科研处,到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上班。 <p class="ql-block"><b>在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任主任阶段 </b></p><p class="ql-block"><b> (1995.12~2000.2) </b></p><p class="ql-block">1、我校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是1995年12月被原省计委、省科委和省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我被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在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建设期里,主要抓了科研团队的整合、1996年与1997年年度建设计划及其建设工作总结(都要上报原省教委的)、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等工作。当时,我完成了化93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课堂教学和化93、化工(专)94级《化工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顺利开展了“新型气液反应器的应用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926'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工艺及其推广研究”等课题。 </p><p class="ql-block">2、1997年12月31日我在科研处办了退休手续,人事关系已转到离退处。但因我校正处于和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校时期,中层领导任免工作冻结,学校决定我人退不离岗,继续在科研处工作,直到1999年4月20日与新任处长武宏志教授、副处长王文亮教授交接工作后离开科研处。又因我还担任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一职,而该职人员的更换必须经省教育厅同意。所以,主管校长郝喻告诉我“你现在还不能离岗,还需继续履行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职责,等人选确定后再离开工作岗位。” 这样我就到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上班,直到2000年元月16日学校任命王继武教授为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工研究所所长,元月底我与他交接了手续,我于2000年2月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p><p class="ql-block"> (1)在教务处处长张威虎教授的组织下,1999年4月21日和5月8 日分别对医学院和校本部的8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在5月13日省专家组评估动员会上,我以校自评专家组组长的身份汇报了我校重点实验室的自评情况。 </p><p class="ql-block"> (2)从1999年6月8日开始,协助教务处筹备、并参加由我校承办的陕西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该会议于6月17日~21日在延安如期召开。会上,我和王继武分别汇报了我校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1998年项目建设情况和1999年项目建设计划。会前,我们做了充分地准备工作,如整修了化工实验室,使其面貌焕然一新;收集、整理和编排了成果资料展板8块;组装、调试了1998年建设项目(指新购置的WCT 1/2微机差热天平),并制定了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制度;总结了1998年项目建设情况和本室一年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制定了1999年项目建设计划。总结和计划经打印、装订后上报到省教育厅,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6月20日参会所有人员到我们实验室进行考察,大家对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表示赞许。</p><p class="ql-block"> (3)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经多次洽谈,于1999年7月24日与延安市华源石油化工研究所、延安虎军工贸公司签订“石化产品开发合作协议”,在其实验工厂组建“延大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方主要职责是对陕北石油化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研究,负责对新产品的技术鉴定、提供产业信息和协助企业创名牌等工作。该实验工厂在2002年省上整顿小炼油厂时停办,我们依托该厂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随着撤销了。</p> <p class="ql-block"><b>四.退休生活(2000年2月至今)</b></p><p class="ql-block"> 1、2000年2月以后,我曾任陕西省老教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1.3~2005.12),延大老教授协会副会长(2001.6~2006.6)、名誉会长(2006.6~2010.10),陕西高校第一届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2001.3~2005.12),延安大学教学督导团第2、3届教学督导员(2004.9~2010.12)。2011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重阳节时获延安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3年获陕西省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教授协会工作贡献奖”。 </p><p class="ql-block"> 2、从2000年3月始,为了继续完成参与的科研项目——“‘92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中试基地建设,我和课题负责人白志诚教授曾几次到西安、长安、三原、宝鸡、延安等地争取经费、洽谈合作事宜、选择中试基地和中试装置,并设计了“提取、浓缩工艺流程示意图”。此项工作,虽未找到合作伙伴,但得到省教育厅和延安市科委的经费支持。最后,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校内组建了中试装置,经试车,运转良好。于2002年5月12日通过了学校组织的验收。 </p><p class="ql-block">3、2000年5月-2001年3月,“果树腐烂病防治研究”课题负责人高挂枝与延安市宝塔区新华精细化工厂裴宜忠厂长合作,在其厂区建立了“治腐星中试生产线”。我参与工艺流程图纸的设计(主要由曹振恒设计)与审核;多次随高挂枝、曹振恒到施工现场巡查装置安装情况;并亲自参加试车和投产试验。试验结束后,我参与了总结,并对“治腐星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的8份评审验收材料进行修改、定稿。最后,在科研处的安排下,于2001年4月15日通过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与主持的评审验收。 </p><p class="ql-block">4、2000年7.8月间,我到西安、宝鸡等地联系我校化工教师——赵巧梅、张理平、付峰等人编写的《化工设计与经济技术》(孙健哲主审)一书的出版事宜;整理、编排和修改化工教研室教师——王继武、张理平、付峰与西北大学化工系张秀成老师合作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三聚氰酸新工艺研究”的鉴定材料,并在西北大学打印、校对、定稿,为其成果鉴定做好准备。(注:该成果于2002年4月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与主持的评审验收。) </p><p class="ql-block">5、2000年3月~5月 ,受我校新任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继武教授之托,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验收评估提纲着手起草本室的自评报告,待基本成稿时,省教育厅电告:因评估指标体系有变更,验收评估推后,此工作暂停。直到2001年6月下旬,由我在原稿的基础上,按新指标体系的要求再次编写了自评报告,对8块成果资料展版的内容作调整修改、增补充实,最后将自评报告(约1.1万字)连同附件资料打印、装订成册,供验收评估会用。2001年12月28日通过了省教育厅主持的专家验收评估。 </p><p class="ql-block">6、2001年3月~2005年12月被省教育厅聘为陕西省高校第一届教学督导委员期间,曾按省教育厅的安排和要求,对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的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专程去西安向省教育厅汇报检查情况。另外,多次与主管校长慕锡凡教授一起分析我校扩大招生后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建议学校应尽早成立教学督导组织,完善教学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后来,经各方积极筹备,学校于2001年9月31日召开大会,宣布了我校教学督导组的成立。 </p><p class="ql-block">7、2001年3月28日我参加了陕西省老教授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被选为省老教授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后,向学校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上报了在我校成立省老教授协会分会的报告,经学校有关领导同意后,于2001年6月组建了延安大学老教授协会,我被选为副会长。这一社团组织的组建,为我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教授、老专家在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同时,还能继续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 </p><p class="ql-block">8、2000年4月,在离退处领导的建议下,我协助杜鹏义教授组建了老年篮球队,我任队长,定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也曾与体育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小幼、图书馆等单位的女队进行过篮球比赛。至今,仍坚持每天清晨的体育锻炼活动。 </p><p class="ql-block">9、2001年10月到2002年5月,在我参与“西安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科技推广工作期间,给公司草拟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到北京国家经贸委跑项目;与西安几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整理、修改“车用二甲醚混合燃料”研究项目的资料,该成果于2002年5月通过了省科委组织与主持的鉴定会。会后,我写了《车用二甲醚混合燃料研制成功》的报道,刊于《陕西石化信息》2002年第6期。 </p> 10.2003年9、10月间,陕西省神木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为了对首次招聘的44名大专毕业生进行培训,特邀请我讲授“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溶液制氯碱、聚氯乙烯的生产原理及其工艺”,共计80多学时。这次出外讲课,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因为该公司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8万吨烧碱生产线刚刚开工建设,办公、住宿用房也在修建之中,所以培训班是在县城一家私人旅社举办的。旅社唯一的会议室被当作教室,没有黑板,就用一块大木板涂上墨汁来代替;这批学员90%是非化学、化工专业毕业生,对化工生产毫无感性认识,开始上课多数人听不懂,再加上没有教材,只好放慢讲课速度,还要兼顾学员记笔记,也只好多进行板书,尤其是一些概念、专业术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几乎都要全部板书;没有挂图,更无模型和实物,遇到介绍化工设备、反应器时也只能在黑板上自己动手画,每节课下来衣服上、脸上都落了微薄一层粉笔末;一个多月没有星期天休息日,每天上课2学时或4学时,晚上备课多到12点。如此紧张地连轴转工作,其中的苦和累可想而知。好的是只有30多天时间,我硬是凭着多年来养成的那种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精神,坚持了下来,圆满完成了自己承担的培训任务。受到公司领导和学员的一致好评,我也能为退休后再次走上讲台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贡献一点微薄之力而感到高兴。 <br>11.2004年9月被聘为校教学督导团第2、3届督导员,直到2010年1月换届为止。在任教学督导员的5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听课,还是对毕业论文、教学档案的检查以及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的评审,都能较好地完成督导员的职责:撰写了2篇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文章—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分析和延安大学省级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调查,分别刊登于《延大教学督导简报》2006年总第8期和2009年总第27期;参与了学校2006~2007学年度的教改项目—现代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熊道统主持),我编写了《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一节和《音乐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一节中的评价内容(共约2万字),该项目2008年6月通过了学校的验收;参加了由马江生主编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一书编写工作,该书2009年7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br>12.2006年4.5月间,受化工学院院长李东升教授之托,编写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名牌专业申报书》(约1.1万字),连同附录打印、装订成册(约104页),由学校上报省教育厅,经专家评审,成为我校第一个省级名牌专业。2007年2、3月间,又编写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名牌专业建设规划》(约8千字)。 <br>13.撰写《无私奉献陕北教育40年》一文,被收入张高旗主编的《延安大学育人名师》一书,2007年6月出版。 <br>14.2007年5、6月份,为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化教04级2班学生辅导《化工基础实验》,共48学时。 <br>15.2013年4月,学校离退处和老教授协会向老同志征文,我送交了《来延路上的经历》和《我校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两篇文章,收入史和平、马江生主编的《岁月拾遗》一书,该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2014年1月出版。 <br> 16.从退休至今,积极参加离退处组织的各种征求老同志意见座谈会、老干部小合唱演出(7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演出)、老干部合唱团演出(60周年校庆、2010年重阳节演出)、历次老年康乐体育运动会、老年心理健康自助座谈会、老年篮球运动和出外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受到离退处同志的好评。<br>。2011年被评为延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获延安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3年获陕西省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教授协会工作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