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3.09.29 下午 中秋节</p><p class="ql-block">乐山市峡江东风堰千佛岩景区。</p><p class="ql-block">天气 阴。气温16——19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月29日下午,当我从峨眉山雷洞坪乘车返回游客服务中心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家人们已经在游客中心等着我了,一家人又一起乘车来到夹江县东风堰.千佛崖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千佛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处处园林绿化景观,把这个地方打扮的的不错</p><p class="ql-block">除了游客服务中心以外,还有不少的商业街铺。</p> <p class="ql-block">在游客服务中心里拍下的几张关于造纸术的照片,造纸是这个地方传统的文化产业,可以追朔到宋代。</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服务中心购票以后,我们一行六人乘坐景区观光电瓶车沿车行道路行驶五公里抵达景区的上游方向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东风堰(渠)</p><p class="ql-block">来自东风堰上游引水口附近的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景观图</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境内的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位于长江三期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县城附近的东风堰渠道</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引水出龙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首先来到的是东风堰水利工程博物馆参观。根据碑刻,东风堰基本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 东风堰水利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60年。它是乐山市的第二大水利工程。也是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灌区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自流灌溉。东风堰我们也可以称作东风渠。</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现在是从青衣江夹江县五里渡千佛岩水电站库区无坝引水。引水流量每秒50立方米。灌区覆盖夹江县境的湮城,黄土、甘霖、甘江4个镇,48个村。农业灌溉面积达7万多亩。</p><p class="ql-block">图为东风堰博物馆外面的大禹雕像</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大河就是青衣江</p> <p class="ql-block">清衣江是一条全长289公里的长江三级支流河流。流域面积达13,000平方公里。水量充沛,在夹江县境内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515立方米。丰富而稳定的水量是两岸成为灌溉农业发达区域。元朝,明朝时期,就逐步形成众多的小型渠堰。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青衣江水资源短缺。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在青衣江用竹笼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并将下游的一些灌区纳入工程体系中。</p><p class="ql-block"> 图为东风堰介绍之石碑</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开始修建时的渠首在毗卢寺外,故名毗卢堰,1900年更名为龙头堰。1930年,又将渠首改在上游方向的石骨坡。1967年,更名为东风堰。1975年再次将取水口由石骨坡上移到夹江群星村五里渡。360年来,东风堰成为青衣江流域传统的较大流量的引江水灌溉工程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东风堰流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摩岩造像景区。与千佛岩风景区构成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了灌溉文明,深化了灌溉文化的内涵。此外,东风堰东西干渠穿夹江县城而过,完善了城市的供排水体系,美化了城市环境。</p><p class="ql-block">图为民国时期扩宽东风堰过千佛崖区域时,为保护千佛崖而从崖下琢洞而过的部位。</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夹江东风堰水利灌溉工程,在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及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六十五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古代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获批证书</p> <p class="ql-block"> 夹江千佛崖</p> <p class="ql-block">夹江千佛岩,在夹江县城西3公里处。夹江在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93年)建县时,因县城西北三公里处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景观而得名。而夹江千佛岩景区。正是位于城西3公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006年,夹江千佛崖石窟,作为唐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夹江千佛岩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文物风景区。这里的人文景观主要有:唐代摩岩造像,宋代知府洞题刻,全国首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古代石剑道遗址。抬椅子。聚贤街民居,庙宇金龙寺等。</p> <p class="ql-block">所谓千佛崖的千佛。就密集分布在铁石关下贱道右边临江陡峭的岩壁上。有人统计这里的162窟石刻造像共有2470多尊。因此称作千佛岩。这些摩崖造像,略早于乐山大佛。开凿于隋朝。兴盛于唐,延及于明清。</p> <p class="ql-block">铁石关隘牌坊</p> <p class="ql-block">铁石关古贱道碑刻</p> <p class="ql-block">这些魔岩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建造的。因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其形象也更加多姿多彩。造像中最大的弥勒像龕,佛高2.7米,造型优美,姿态与乐山大佛相似,衣纹流畅,体态丰硕,体积感很强。</p> <p class="ql-block">历代名人题字崖刻</p> <p class="ql-block">红色砂岩上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刻在红色砂岩上的佛像,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姿态各异,绚丽多彩。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一个佛像高2.7米</p> <p class="ql-block">“石伴清流,人寄扁舟”石刻</p> <p class="ql-block">名人诗词石刻</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介绍石刻</p> <p class="ql-block">聚贤街口的柚子树</p> <p class="ql-block">聚贤街</p><p class="ql-block">穿过夹江千佛岩牌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聚贤街。据说,历史上的聚贤街是哲人贤士聚会之所,它北靠青山,南濒绿水,几十户人家多为明清风格的传统民居。聚贤街往前,是一座千佛胜景坊。过千佛胜景坊,就到了“青衣绝佳处”。右边山壁上,就有一些摩崖造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聚贤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聚贤街景</p><p class="ql-block">编辑于2023.10.0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