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元的回忆录 一一在企业中弄潮(一)

开心谢占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顺中学老三届高五班的学生赵福元当年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企业中弄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福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农历7月初九(公历8月3日),我出生在和顺县城东关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在旧传统的思想和意识的熏陶下,从小就立志好好读书,努力做一个能够光宗耀祖的孝子贤孙。从8岁开始到东关小学校接受启蒙教育,一直读到和顺中学高中五班。高中只读了一年,1966年6月停课,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从而中断了学业,参加了红卫兵组织,成了一名红卫兵小将,投身到保卫毛主席,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大潮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中记忆最深刻一件事:1966年我和初35班的刘军同学,带着行李卷从和顺旧汽车站坐货车到阳泉,随后又转乘火车到达北京,被安排到东直门外左家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住宿。1966年11月3日,接受毛主席的第六次接见,遗憾的是,接见当天,由于我们排在接见队伍的最后面,等走到天安门广场东观礼台时,夜幕降临,没有见到毛主席,遗憾终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职县农机厂学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8年,文革运动趋于平稳,我从学校返回东关村务农。1970年,经村党支部推荐,公社核心小组通过,便和高四班同学焦仲林一起分配到县农机厂工作,当了一名机械学徒工,月工资18元。同年4月结婚。1973年,在农机厂修理车间出徒后,又调到钳工车间当了一名铣工,并被提升为“三爪自定心卡盘”(和顺县农机厂具有较精密、特色的畅销产品)班班长,同年6月1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进一步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975年,被提拔为钳工车间主任,厂党支部委员。在任期间,个人年年被评为先进模范,所在车间评为模范车间。1978年调“汽车、拖拉机大修厂”任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上下开启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热潮。企业改革接锺而至,企业弄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从学徒认真做起,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党叫干啥就干啥,干啥都要干出个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样子。车间当主任,不仅个人年年当模范,而且车间也曾被评为先进单位,奋斗8年,调仼大厂担重仼。我深认识到:企业弄潮,干好本职工作,才是硬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纤维板厂初露头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0年10月,由于太行林局纤维板厂(省直属企业)重新改造,由于缺少安装技工,我被调入纤维板厂。经过一年多的安装、试车,于1983年正式投产,我被任命为纤维板厂主车间车间主任,是年,车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集体三等功。1984年我转为正式干部。经过8年的摸爬滾打,使纤维板厂的生产走向正常化、规模化,产品、效益实现双赢。1988年,我担任纤维板厂副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信奉"干好就是硬道理"。无论走到哪里,干一处,成一处,干好一处。让领导信仼,职工信赖,是肩挑重担,身负重仼的应尽之责与应有之义。我在纤维板厂的初露头角,更让我坚信:"在企业中弄潮,得到党组织与职工的信任,才能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木材转运站起死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放开,林局处于改革转型阶段,原来由林局统一转运销售的木材,现在各有林单位可自主销售,在这种情况下,我受命于危难之时,调任太行林局木材转运站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木材转运站既没有产品可卖,又没有资金周转,加之仅有的门面房,由于管理混乱,租赁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偷电、偷水,拒交租赁费的比比皆是。由于欠费,已经到了停电、停水、停工资的境地。在困难面前,自己毫不气馁,到处筹集资金,靠仅 有的林局8000元借款,租借了三奇村一台变压器,重新安装了用电设备,恢复了站上的正常运转。同时,为使转运站从经营困境中走出来,打开市场,转变思维,积极开拓业务,采取和“晋中地区木材公司”联营的方式经营,引进省外木材,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濒临倒闭的单位恢复了运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企业弄潮,要有胆有识,有创新,敢突破,方能使企业走出困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福元在工作期间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纤维板厂创辉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5年,板厂处在负债累累,不死不活的情况下,组织上第二次调我回纤维板厂任厂长兼局老干科科长。上仼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产量增效益”的治厂方略,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大搞技术革新,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奖惩纪律,力求奖惩分明,提出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以激励职工生产积极性。在生产过程中,水是生产纤维板的必备要件,由于缺水,经常造成停工、停产,严重制约着纤维板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我们便革新了用水管道,采取了二次泵水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投资近20万元改造了纤维板生产的主要设备锅炉。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天然林采伐,在纤维板生产原材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就近取材,用灌木和采伐剩余物等材料生产,极大提高了产量,由年产2000吨的纤维板(设备设计产量为年产2000吨),一直提高到年产6000吨,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总产值360万元,使成本大幅下降。在销售市场极端疲软的情况下,由于我们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价格便宜,占领了本省的太原、榆次、阳泉、忻州等市场,同时还开拓了河南林州地区的大片市场,一举扭亏为盈,全厂干部职工320人(正式职工171人、合同制52人、临时工约54人、退休约43人)的工资待遇显著提高,走在了太行林局下属单位工资待遇发放的前列,赢得了省厅的高度评价,号召全厅企业开展“外学邯钢、内学太行(板厂)”的活动。我厂获得“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集体二等功”,自己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受到省厅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企业弄潮,要点开制约企业的死穴,方可救活企业,使企业得到大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