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丰”雕花骨柶(si)<br>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br>传河南安阳出土<br>这是刻于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五月的一根兕肋骨,骨一面雕刻龙纹、饕餮纹与三角纹,并嵌绿松石;另一面刻有2行28字,记述了商王于麦麓田猎,捕获兕;宰丰受到商王赏赐。而“宰丰”雕花骨柶即是利用所捕兕之肋骨制成所。刻字体风格与绝大多数商代甲骨文不同,更接近商代末年的青铜器铭文。<br> “倗生”青铜簋<br>西周中期<div>器内铸有长篇铭文,内容涉及当时田地的使用情况。铭文中的字体象形程度降低,趋向线条化、平直化,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始于西周中期。<br></div> “倗生”青铜簋铭文拓片 卜骨<br>商王武丁时期<br>传河南安阳出土<br>此卜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土方、[上工下口]方入侵。<br> (左)卜甲<br>商王武丁时期<br>此卜甲正面刻辞,记述戊寅日古(卜人名)为殷(人名)占问是否有祸。这一时期,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或书写当时的占卜记录及记事文辞,即所谓“甲骨文”。但是,在坚硬的龟甲、兽骨及玉器、陶器上刻字,需改变毛笔书写的笔法,如改圆形为方形,填实为勾廊,粗笔为细笔,有时甚至简化字形,字体较为特殊。<br><div>(右)卜甲<br>商王武丁时期<br>此版卜辞内容涉及对商先公上甲的祭祀。<br></div>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刻辞卜骨<br>商王武丁时期<br>传河南安阳出土<br>这块牛肩胛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字口涂朱,内容是商王武丁分别于癸酉、癸未、癸已与癸亥四日,占问该旬之内是否会有灾祸。辞中记载庚戍日出现虹。<br> 虎纹石馨<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br><div>这件虎纹石磐的石质呈青灰色,形状与二里头文化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馨大致相同,上方有一供悬挂圆穿。石馨表面双线阴刻一只伏虎,“臣”字形眼,张口龇牙,拱身卷尾,足前屈,颇有欲扑击猎物的既视感。虎身饰斑条纹,尾饰鳞纹,雕琢十分细腻。据测,此馨有5个音阶。<br></div> 青铜编铙<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br> “长思”青铜编钟<br>周穆王时期<br>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br>长思墓随葬有青铜编钟、4尊青铜鼎、2尊青铜□等礼乐器。据周代用鼎制度,作器者长思的爵位应为“士”。<br> “禹”青铜鼎<br>周厉王时期<br>传1942年陕西岐山出土<br>器内壁铸铭文20行207字,记述疆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侵犯周王朝东部、南部疆土,周厉王命“西六师”、“殷八师”前往征讨。作器者禹受武公之命,率军参战,俘获噩侯驭方。铭文所载是研究西周王朝与南淮夷、东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周军制的重要史料。<br> <div>“虢季子白”青铜盘<br>周宣王时期<br>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出土<br>该青铜盘的内底铸制长篇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率军对猃狁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战后献馘,周宣王宴飨虢季子白,并赏赐马、弓矢、钺以资勉励。虢季子白盘是西周著名的青铜器之一,其铭文是一篇优美的韵文,文中“薄伐猃狁”、“折首”、“执讯”及“是以先行”等句,可与《诗》之《采薇》、《出车》、《六月》、《采芑》等篇所记史实相互印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br></div> “虢季子白”青铜盘 “虢季子白”青铜盘细部 郑閇(bi)叔钟<br>西周晚期西周晚期<br> “盠”青铜方彝<br>西周中期<br>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br><div>盠方彝堪称西周青铜器的翘楚之作,虽然器物体量较小,但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均十分丰富。<br>从历史价值来看,器、盖铸制同铭长篇册命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作器者盠,让其作为西六师、殷八师的纠察之官,管理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铭文内容反映出西周王朝森严的军事体制以及西周官制。从艺术价值来看,盠方彝的造型艺术与一般的方彝有异,器盖较高,为庑殿顶状(四阿式屋顶)。同时器身两侧置有上卷式的象鼻耳,使得整件器物外观十分具有张力。器身与器盖的中心均装饰涡纹,在同时期器物中具有较鲜明的装饰个性。从科技价值来看,整件器物的造型,因器盖及其上捉手均采用庑殿顶状的造型,隐约反映了当时的重檐式的殿顶建筑结构,可窥见西周王室宫殿的建筑风采。<br></div> “盠”青铜方彝 “盠”青铜方彝细部 “盠”青铜驹尊<br>西周中期<br>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div>执驹之礼见于《周礼·夏官·校人》的记载,是小马二岁离开母马而升入王闲为服马时,初系马具所行之礼。西周时期注重马政,因此执驹礼由天子亲自参加。这件驹形青铜尊胸、盖部分别铸有铭文,记述甲申日周王在斥地举行执驹礼,期间赏赐作器者两匹马驹。盠为感谢王恩,铸制这件驹尊告知先祖并以为纪念。<br>李村窖藏出土驹尊一件、但驹背部的尊盖却发现两件。盖铭一件称驹为“勇雷骓子”,另一件称为“勇雷骆子”,是对两驹特征的专称,前者为青白色间杂,后者为白色黑鬣尾。盖铭均记载盠参加执驹礼并接受周王赏蝎,但典礼地点有所不同。据此推测,盠至少制作过两件完整的驹形青铜尊,另一件器身下落不明。<br></div> “盠”青铜驹尊 “颂”青铜壶<br>西周晚期<br><div>颂壶的颈部内壁铸有铭文,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周王册命颂之事,包括册命仪节、内容、赏赐品等具体内容。这些材料可与《周礼》、《左传》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br></div> “颂”青铜壶 “颂”青铜壶细部 龙虎纹青铜尊<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57年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br><div>龙虎纹尊的肩部饰三条曲身龙纹,圆雕龙首;腹部有三组虎食人纹,云雷纹地,以浮雕虎首为中心,左右双身,虎口含一人;圈足饰饕餮纹。整器工艺精湛,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安徽阜南地区在商代是淮夷聚居地,此地出土青铜器的形制、纹饰明显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br>虎食人纹在商后期的传播十分广远,著名的后母戊鼎耳部外侧、妇好钺身部均有发现。除见于殷墟和安微地区,在商文化影响下的其他考古学文化中也有发现。如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龙虎纹尊,属成都平原的早期蜀文化。关于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因缺乏直接的文献证据,众说纷纭。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称古有虎噬鬼魅、借以震摄邪崇。此说与虎食人主题的纹样契合度较高,可能是取意的来源。<br></div> 龙虎纹青铜尊 龙虎纹青铜尊细部 青铜罍<br>西周早期<br>1980年四川彭县竹庄出土<br><div>1959年与1980年,四川彭州竹庄先后发现了两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包括容器、兵器两类,兵器是典型的巴蜀式兵器,容器则是中原地区常见的罍、觯等酒器。这件象首耳青铜罍便是1980年窖藏中出土的青铜容器之一,器物造型带有西周早期的作风,器身的卷龙纹、牛纹等也属周人的代表性装饰纹样。这件器物出现在蜀文化的腹地,却井非蜀文化自身创造或吸收周文化后创造的冶铸品,而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蜀文化在这一时间节点上的文化交融事件。据《尚书、牧誓》记载,在武王灭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古蜀之师追随周人,参与了灭商的战争。竹庄两处窖藏存有中原风格青铜容器的现象,反映了蜀人征战凯旋,班师回朝携带战利品或军功品的历史。<br></div> 青铜罍 青铜罍细部 四羊青铜方尊<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br><div>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方尊的边角饰长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此器在器范制作中,并用线刻、浮雕、圆雕技法,将器用与装饰有机结合,铸造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珍品。<br></div> 四羊青铜方尊局部 四羊青铜方尊局部 四羊青铜方尊局部 四羊青铜方尊细部 青铜人首<br>商(约公元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br>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br><div>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首数量较多,面貌特征均一致,为方脸、窄颐、菱形眼、蒜头鼻、薄唇、双耳巨大。这些青铜人首可能是宗庙中的祭主头部,即被祭祀先人的塑像头部。这批青铜人首中,有数件残存有金面具,显得华美异常,彰显出高贵的地位。从发型、发饰的角度观察,这批青铜人首还可以划分出辩发和䈂发两大类,暗示了这一时期三星堆人的族属构成较为复杂。<br>这件青铜人首的面部未覆有金面具,脑后有一条麻花辫,属于辫发旅群。<br></div> 青铜面具<br>商(约公元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br>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br> 青铜罍<br>商(约公元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br>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br> 夔龙形扁足青铜鼎<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74年江西清江吴城出土<br> 虎纹青铜铙(nao)<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br> 青铜斝(jia)<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57年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br> 原始瓷壶<br>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一前771年)<br>1959年安徽屯溪出土<br> 青铜面具<br>商(约公元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br>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br><div>这件硕大的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标识特征的器物之一。面像呈方脸、宽颐、臣字形眼,脸型与同时出土的其他人面具或头像相近,但双耳巨大、瞳孔纵出,额上有一条纵起的额饰,显然是古蜀人在人面具基础上所做的艺术升华,是蜀人精神世界的写照。<br>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人的先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由此推测,三星堆的这件纵目青铜面具,可能是古蜀人对先王传说的朦胧记忆,是古蜀人用以祭拜或供奉的神像。<br></div> 印纹硬陶杯<br>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br>1975年福建闽候出土<br> “鲍子”青铜镈<br>春秋·齐<br>传1870年山西荣河出土<br><div>镈是一种古代青铜打击乐器,也是王侯贵族用来象征其地位和财富的重要礼器。其有钮可悬挂,也被称为平口钟,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件铜镈表面铭刻174字,追述了鲍子的祖父鲍叔牙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家封邑的荣耀大事,勉励自己要奋发努力:同时也祭祀自己的各位先人,祈求先祖保佑鲍家子孙健康长寿,也祈求齐国国运昌盛,福泽万年。<br>这件镈是春秋晚期齐国鲍氏家族名为鲍子的人铸造而成的,他是齐国政治家鲍叔牙的孙子。鲍叔牙因辅佐齐恒公、举荐管仲有功而被封赏,鲍家子孙也因此世代享受齐国的厚待。<br></div> 兽耳青铜壶<br>春秋·晋<br>传山西侯马出土<br> “楚高”青铜缶<br>战国·楚<br>1954年山东泰安采集<br><div>这件浴缶是水器,其口沿唇部有铭文5字“右冶尹楚高”。<br>该缶出土于泰山南麓的一个以大石覆盖的长方形窖藏内,同出者共有6件铜缶和1件铁盘,其中包括本器在内的两件铜缶有相同的铭文。关于窖藏的性质,目前多认为属于祭祀泰山的遗存。<br></div> 青铜冰鉴<br>战国·曾<br>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br><div>冰鉴是用来冰镇酒的器物,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与之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这件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享受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只能是王室贵族才能享用,这件冰鉴就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用器。<br></div> 青铜冰鉴细部 青铜冰鉴细部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br>春秋·曾<br>1966年湖北京山苏家垅出土<br><div>铜方壶是一种高等级的酒器,多随葬于高等级墓葬中,而且一般成对出现。这件铜壶器盖内和器内壁各铸有铭文12字,表明壶为曾仲斿父所作。<br>该器出士时为一对,另一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同出的器物还有九鼎七盒,说明墓主级别很高。曾仲斿父,另有鼎铭作“曾侯仲子斿父”,可知其为曾侯之子,是曾国重要的贵族。<br></div> 青铜缶<br>战国·曾<br>1978年湖北随县出士<br><div>这件大铜缶肩部有铭文两行:“曾侯乙作持用终”。该器重达300多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br>这件大器的铸造,采用的是分段铸造再拼合的工艺,器身分两次铸接,即先铸上半截,再接铸下半截,从内壁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接合处有凸起的箍带。器表有四条纵向接范的痕迹,由于范块结合不整齐,所以上下的范痕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器表的耳和钮是单独铸造然后拼接上的。多范合铸技术代表了青铜时代范铸法技术的高峰,这种工艺的熟练应用为大型精美的青铜礼器铸造提供了前提。<br></div> 青铜缶细部 嵌松石青铜钫(fang)<br>战国<br>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br> 错金银马首形青铜䡇<br>战国·魏<br>1951年河南辉县出土<br><div>䡇是车辕的前顶端装饰。这件精美铜䡇呈马首形,其头部和颈部用错金银的工艺装饰卷毛纹和鳞纹,是战国时期错金银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br>这件䡇出土于战国中期魏国贵族墓,此墓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因此出土的器物多工艺考究,精美绝伦。这件错金银铜䡇代表了魏国铜器铸造及错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贵族生活的华丽与奢摩。<br></div> “鲁伯大父”青铜簋<br>春秋·鲁<br>1970年山东历城出土<div>簋是一种食器,用以盛装黍稷稻梁,在祭祀和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贵族墓葬常见的陪葬品。根据先秦礼制,簋与鼎配套使用,如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候、大夫和士则每个等级各减少两件。这件铜簋内底有铭文18字,表明该器是鲁伯大父为季姬所作之媵器(陪嫁器物),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最流行的样式。鲁伯大父是鲁国重要的贵族,季姬可能是他的女儿或姐妹。<br></div> 虎钮青铜罍(1ei)<br>春秋·郑<br>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br> 青铜辆尊<br>春秋·虢<br>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br><div>这件尊整体呈兽形,古称“犀尊”,是一种酒器,出土于上村岭虢国墓地,国属即为虢。这类动物形尊从商代到春秋时期都有发现,但到春秋以后则比较少见。<br></div> 朱绘兽耳陶壶<br>战国·燕<br>1958年北京昌平出土<br> “蔡侯申”青铜方壶<br>春秋·蔡<br>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主<br>此器为蔡侯申所作。蔡侯申即蔡昭侯,春秋时期蔡国国君<br> “蔡侯申”青铜方壶局部 “蔡侯申”青铜方壶细部 “子禾子”青铜釜<br>战国·齐<br>1857年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br><div>这件铜釜是战国早期齐国的一件量器,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左关[左钅右和]、陈纯釜共称为“陈氏三量”。铜釜腹部有铭文9行,大意是:子禾子命人告诉陈得,左关釜(“左关”为关卡名)的容量以仓廪之釜为标准,关以廪为标准,如果守关的人加大或减少容量,应予以制止;如果他们不服从命令,则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子禾子是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和,他后来取代齐康公成为了齐国的君主。<br>齐国旧量有升、豆、区、釜几种单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春秋末期,田氏将家量改为五进制,即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的新量制。<br></div> “司马成公”青铜权<br>战国<br>铭文记载此权为一百二十斤,实测重量为30350克,推算当时每斤约<br>252.9克。<br> 郢爯<br>战国·楚<br>1979年安徽寿县出土<br><div>这是一种纯金的长方形版状货币,上用印凿打钤印文“郢爯”。“郢”是地名,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爯”是称量的意思,表示此货币在使用时切割成小块称量计算。郢爯是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之一。<br></div> 黼黻(fufu)纹简瓦<br>战国·燕<br>传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br> “齐侯子行”青铜匜(yi)<br>春秋·齐<br>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br>此器是齐侯之子行所作。 “王命传”青铜虎节<br>战国楚<br>传安徽寿县出土<br>此节是出入关驿的一种凭证。 “鄂君启”错金青铜节<br>战国·楚<br>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br><div>节是一种凭证。“鄂君启”青铜节一共有5件,其中舟节2件,车节3件,这里是其中的一件舟节和一件车节。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文164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148字,记录了此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字子皙,楚怀王之子,其封地在鄂(今湖北鄂州)的,用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文中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同时还记录了从“鄂”到“郢”(今湖北江陵附近)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的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对研究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价值。<br></div> 石编磬<br>战国·魏<br>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青铜方壶<br>春秋·晋<br>1961年山西侯马上马村出土<br><div>壶是当时最主要的盛酒器,按形状可分方壶和圆壶。根据《仪礼》的记载,方壶多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等级也较高。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较高等级墓葬中,多随葬有成对的方壶。<br></div> 青铜方壶细部 “陈侯”青铜壶<br>春秋·陈<br>1963年山东肥城出土<br>此器是陈侯为其女儿妫橹所作的陪嫁器。<br> 兽钮青铜镈<br>春秋·郑<br>传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 青铜编钟(13件)<br>战国·楚<br>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div>这组编钟共13件,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最大一件钟的两面铸有铭文12字,记载在楚历屈之月,晋国军队救戎于楚的事件。这组编钟试音后发现音阶准确、音质优美,每枚钟都能发两个乐音,两音之间为大三度关系,符合现代声学原理。<br>周朝是依靠礼制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礼乐用器编钟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西周中期出现三个一组的编钟以后,每组编钟里钟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春秋战国时期,上层贵族中仍沿袭周王朝的一些乐制,因而贵族大墓经常陪葬有成组的编钟、编馨。<br></div> “邾公华”青铜钟<br>春秋·邾<br>传山东邹县出土<br> (左)狼噬牛纹金牌饰<br>战国(公元前403一前221年)<br>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登出土<br><div>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画面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野性的氛围,而对称布局的画面则又带有中原艺术风格。<br>战国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林胡、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与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联系密切,金属制品的纹饰风格深受其影响,如虎噬牛纹样即是比较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民族又与中原文明接触较多其艺术风格又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这件器物从制作工艺到纹饰风格,集中体现了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创新。<br></div><div>(右)嵌宝石金牌饰<br>战国<br>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br></div> 三轮青铜盘<br>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br>1957年江苏武进出土<div>盘出现于商代二里冈时期,在两周时期比较流行,其腹部均较浅,有耳或无耳、有圈足或无圈足,有的圈足下设三足。但像三轮铜盘这样造型独特的铜盘,比较少见。此盘出于江苏省武进县,当时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无论其形制、纹饰都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br></div> 青铜提梁卣(you)<br>春秋<br>湖南湘潭出土<br> 青铜提梁卣细部 青铜缶<br>战国·蜀(公元前403年-221年)<br>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 青铜缶细部 “吴王夫差”青铜鉴<br>春秋·吴<br>传河南省辉县疏璃阁出土<br>器内铭文12字,记载此鉴为吴王夫差(吴王光之子)自作用鉴。鉴是盛行于春秋时期的水器。<br> “吴王夫差”青铜鉴局部 “吴王夫差”青铜鉴局部 “栾叔”青铜缶<br>战国·楚<br>传世器<br><div>此器盖和腹部均有铭文,盖铭2行8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腹铭为错金字5行40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余畜孙书也择其吉金,以作铸缶。以祭我皇祖,虞(余)以祈眉寿。栾叔之子孙,万世是宝”。<br>栾书缶相传出土于河南辉县。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新发掘的考古材料,指出该器应定为楚式器物。作器时间,大约应在战国时期。并非如前人所说,此器是春秋中期晋国栾武子(栾叔)的器物。<br>栾书缶的错金工艺在青铜铸造工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错金工艺又称金银错工艺,产生于春秋中期前后,其工艺程序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铸出纹饰或铭文的浅凹线条,再将线条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成浅槽,在浅槽内嵌人细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并进行打磨,使嵌入的金银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光亮,从而利用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各种色彩。<br></div> 鎏金银盘<br>战国·秦(公元前284年)<br>1978-1980年山东省淄博市大武山汉墓出土<br><div>此器虽然出土于西汉齐王墓的陪葬墓,但从造型、纹饰上都有战国时代特点,与洛阳金村战国墓所出银器非常相似。银盘上有三种铭文,其字体分别属于战国周人系统、秦人系统和西汉初年样式。有学者分析,秦式文字中有“左工”“卅三年”等字样,应是三类铭文中最早的铭刻,为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84年)由秦国工官“左工”制造。后来周人得到此盘,并将其价格刻于盘上,藏于“中府”——即王所藏财货之地。最后辗转进入西汉齐王府中。<br></div> 鎏金银盘纹样拓片 (上)青铜剑<br>春秋·楚<br>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br><div>(中)“吴王夫差”青铜剑<br>春秋·吴<br>1976年河南辉县出土<br></div><div>这件铜剑剑身中间隆脊有楼,近镡处有篆书铭文10字“攻儛(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br>目前出土和著录的吴王夫差剑有9把,它们的形制和铭文大体相同。<br></div><div>(下)“吴王光”青铜剑<br>春秋·吴<br>1964年山西原平出土<br>此剑为吴王光(即吴王阖闾)自作用器。<br></div>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br>春秋·楚<br>1978年河南浙川下寺2号墓出土<br><div>这件铜鼎腹内壁有84字的铭文,内容主要是王子午叙说自己的德政,同时上祭祖先,下为子孙祈福。王子午是文献记载中楚庄王的儿子子庚。楚共王时子庚任司马,曾率军队大败吴军,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任令升(相当于后世的承相、宰相),楚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卒。<br>王子午鼎是春秋晚期楚国王族铸造的礼器,出士时一共有形制相同而大小规格不同的七件,此件是其中最大的一件。其铸造使用了当时先进的铸焊技术,焊料合金的含锡量达98.23%,硬度很高,保证了各连接点结实牢固。<br>器内铭文使用的是华丽的鸟篆体。乌篆是一种美术字体,大致起源于春秋时期,在楚、吴、越、蔡等国流行,是中国人把汉字艺术化的开始,一般在兵器上的简短铭文中使用,像该器这样长篇的铭文中使用鸟篆体十分罕见。<br></div> “王子午”青铜鼎局部 陶马<br>秦(公元前221年一前206年)<br>1974年陕西临潼秦兵马俑坑出土<br> 陶俑<br>秦(公元前221年一前206年)<br>1974年陕西临潼秦兵马俑坑出土<div>此陶俑头戴单版长冠,上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足登方口齐头履,右手半握,原本握有长柄兵器,是典型的秦代中下级军吏俑的形象。<br>秦始皇陵兵马俑系采用黄土和白石英砂为原料,经过雕塑、焙烧和彩绘等工序制作而成。陶俑的制作方法是由下而上逐步叠塑成型,先制作方形的脚踏板,在踏板上塑造出双脚和腿,再用泥条盘筑法制造中空的驱干,在驱干两侧贴接双臂。头和双手单独制作后再与驱干、手臂套装成一体,待阴干后放进陶窑内进行焙烧,出窑后通体施以彩绘。<br></div> (左)“汉并天下”瓦当<br>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士<br><div>(右)“单于天降”瓦当<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5年内蒙古包头召湾出土<br></div><div>此瓦当为圆形、后有筒,筒中部有瓦钉孔。正面宽沿,被十字格线分成四区,每区内一阳文篆字,计“单于天降”4字。该墓同时出土的还有“四夷口服”“单干和亲”“千秋万岁”等瓦当,据此判断、“单于天降”瓦当应是对当时汉军击退甸奴贵族侵扰的一种颂扬。<br>据研究,召湾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南下觐见汉宣帝时的必经之地,带有“单于天降”瓦当的建筑就是在此时兴建的。汉成帝、哀帝时期,匈奴南下遂渐改走云中、定襄一带,这类建筑渐被废弃。“单于天降”瓦当这类建筑上的装饰则更多地出现在墓葬中了。<br></div> 带辘轳水槽的陶井<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3年河南洛阳烧沟出土<br><div>此陶井井栏仿木建筑结构,呈立体长方形,栏口模印鱼、鳖、耳杯,栏上模印人兽相搏的浮雕花纹,还附有汲水的尖底瓶、水槽、辘轳等。<br>井灌是汉代农业灌溉的重要方式。出土的汉代陶井模型附有水槽、辘轳,说明当时的汲水设施,已经从简单的机械桔槔发展到先进的辘轳和滑车提水工具。除用于农业灌溉外,井还可供日常生活使用。<br></div> 陶部曲俑<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四川崖墓出土<br><div>此俑身穿短襦,交领右衽,左手执箕,右手执铲,腰佩环首刀,是东汉豪强大族私家武装部曲或家丁的生动写照。<br></div> <div>石田塘<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四年四川峨眉山双福乡出土<br></div>这件浮雕石田塘模型,一侧凿出两块水田,一块田里积有堆肥,另一块田里两个农夫正俯身劳作;另一侧凿出水塘,塘中置一小船,还有鳖、青蛙、田螺、莲蓬等。这就是汉代的陂池稻田模型。 彩绘雁鱼青铜釭(gang)灯<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85年山西朔县照十八庄出土<br><div>此釭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雁颈修长,回首衔一鱼。雁体肥硕,其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灯盘带柄,位于雁背。灯罩为两片弧形板。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各部分可拆卸以便清洗,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br></div>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63年陕西兴平出土<br><div>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br></div> 无极锦香囊<br>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br>1934年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br> 陶灶<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5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br><div>此陶灶似船形,一端上翘,灶面上有3个火眼,上置釜形饮具,灶身两侧附汤缶,灶门口堆塑狗、猫等动物。<br></div><div><br></div><div>(请继续观看第三部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