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一学生成绩变化原因分析及对策

安吉县教科研中心叶军

<p class="ql-block">  高一年级在国庆后基本会迎来高中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肯定有家长会疑问,为什么孩子读高一后,各科成绩分数那么难看,90分都不太看得到了?原来成绩那么好,现在为什么差那么多?孩子学得那么辛苦,为什么成绩不理想,很沮丧。新高考制度这么复杂,看都看不懂,高一学习应该怎么做?以后选考怎么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从初高中的学科要求、考试区别、新高考下学考、选考制度、赋分制度的理解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初高中教学要求上的差异性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中和高中是两个阶段,初中好未必高中好,尤其体现在数理化等理科科目上面。以前初中的时候,觉得学习只要勤奋就可以了。但是上了高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那么简单和具体,高中是我们在思维上的一个飞跃,我们必须要抛弃以前的定向思维,而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根本所在就是: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比如数学,高中数学需要学习七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学科间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学科内容扩大和能力要求的提升,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就暴露出来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理科科目成绩较好;记忆、形象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文科科目成绩较好;综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各科成绩优秀,总分遥遥领先。老高考以前分文理,现在新高考学生自由选科,都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性基础之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初高中学科设置的差异性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高中起始,就要学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9门课。高二还要增加技术(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门门课是闭卷考试。初中阶段学语数英科学四门闭卷考+社会(开卷考)共五门课。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兼顾不暇,自然顾此失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初高中试卷难度值要求的差异性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网络段子:小学的时候,一节课教你和面, 作业和面;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 初中了,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烙馅饼。高中是上课给你一个锅,你要煮出满汉全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以看出,各学段的能力要求和难度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常,小学95分以下,初中90分以下就不太好了。思维惯性使得我们家长认为到了高一,怎么考80分以上这么难?班级均分只有60-70分,甚至更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中中考难度值系数是0.75,也就是平均75分。能考入好一点的普高就读的学生,基本初中阶段在班里成绩算好的。所以,考个90分以上是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考难度值系数是0.55-0.65之间,相当于满分100分的卷子,也就是均分在55-65分之间。所以,学校平常考试出卷难度值也基本按照这个要求,有时,还会更难一点。所以,学科原始分得分和班级均分就不那么好看了。要让分数好看,很简单,试卷出容易点就行。但是,高考的难度放在那里,尤其是咱浙江试卷。做多了容易的试卷如何提升能力,如何对付高考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学生学习心态及适应能力的差异性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学生经过初三的努力,考上了高中,觉得可以歇一口气,放松自己了。而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认为是个新的开始,需要在新的班级里确定自己的位置。一反一正,成绩自然出现了差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则是不适应高中生活而导致成绩滑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学生成绩计算和统计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中阶段科学有160分,语文数学120分,英语100分,社会80分。有些学生数学、科学很好,语文、英语一般,社会一般。由于数学、科学拉分厉害,导致学生总分看上去还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按原始分计算,每门150分;其余学科实行七选三选科及赋分制度,每门100分。两项合计750分满分。而高一年级一般统考9门课,除了语数英(150分一门),还有理化生政史地(100分一门)。在高一9门课原始分计算的情况下,上述这些学生高一阶段成绩就不能凸现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五点,我觉得家长们对高一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不仅要看学科的原始分,更要看各学科成绩在班级或年级里面的位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试卷有难有易,仅看原始分是不能判断学生学科在班级的水平。例如物理试卷很难,某生考了63分,历史比较简单,考了72分。不能简单认为该生历史水平就比物理好。可能物理成绩位次是班级第5,而历史成绩位次是班级第15,显然该生物理学科比较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制度就是采用考生分数在该学科所有考生中所处的位次来进行赋分的。高校的录取也是按照学生总分的位次号来录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关注考生学科成绩和总分位次更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不仅要看所有学科成绩,更要看语文数学英语成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制度中,七选三学科采用赋分制,在学考合格的基础上40分起赋分,共分20级,级差3分。三门选考科目共计300分,占高考总分的40%。(如图)</p> <p class="ql-block">  选考学科赋分成绩呈“橄榄形”分布,两头小,中间大。高分不易,同样低分人数也少。同学科同层次的学生拉不开差距。同样,绝大部分学生必然选择自己擅长的或喜欢的或相对容易的科目,“选自己所好,考自己所长”,避开自己差的科目。这也造成选不同学科但同层次学生在选考学科的300分中拉不开差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语数英每科150分,共450分,占高考总分的60%,原始分计算,容易拉开差距。新高考下“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是真的!如果,你的孩子语数英都不错,那恭喜了,高考绝对不吃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考试科目分值是150分还是100分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哪一门课最能拉开差距,哪一门课就是最重要的学科。这三科中,数学最能区分,上下可差距100多分;其次是英语,也可达到80分差距;语文差距相对较小,120分以上很难考,要考90分以下也不太容易(那些不要读书的学生除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七选三科目中,普通中学也会有学生获得单科赋分97分以上高分,选考科目赋分总分在255分以上也大有人在,可是,特控线上线人数很少,为什么?语数英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数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语的重要性,也不必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语文的重要性,却是不得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上去,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差距相对较小,要大幅提高成绩也不容易,反而容易被家长和学生忽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顶尖学生(700分以上)之间的较量却只在语文学科,这些学生数学145+,选科成绩294+,英语妥妥140分上下,就看语文能否到125分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语文学科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上,尤其是历史政治学科。语文的文言文能力、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会极大影响到历史、政治学科的得分。我是历史老师,经常的给学生充当语文老师,翻译文言文,解读长句子,解构复句句式,指导学生如何概括、如何归纳。一句话,语文不好的,历史肯定学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语数英三科从一开始就要极其重视!语文和英语更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学科,短期内突击是没有效果的。有好多学生语文或英语有短板,我在高一时找他们,到高二时找他们,到高三时我就不找了。为什么?因为来不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语数英三科中出现偏差的学科,狠了命的也要补上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如果学生成绩不是有一门课差,或者偏向文科类或理科类学科,而是整体性下降,门门课都不好,那要引起家长高度警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中科目多,内容多且难度加大。不及时干预,会导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这种现象,基本是以下几种因素造成:</p><p class="ql-block"> 1.本来是冲击更好的高中(或者实验班)的,考差了,失落,一蹶不振。</p><p class="ql-block"> 2.从未离开过父母或生活环境,极度不适应住校生活或有强烈的孤独感。</p><p class="ql-block"> 3.家中的重大变故。</p><p class="ql-block"> 4.初中阶段,硬是靠补课把成绩提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5.自律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怕吃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前三种情况,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或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4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城镇孩子。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到了高中,一周时间从早到晚都在学校,哪有时间再补课?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必须学会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紧跟老师的步伐,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勤记笔记,不懂就问,坚持一个月,养成习惯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麻烦的就是第5种情况。这属于意志品质的问题,从小就没有培养好,到高中阶段也就很棘手。凭着一些小聪明,在初三时突击一下,考上了高中。高中的学习仅凭小聪明是不行了,必须勤奋刻苦。这一点做不到,自然成绩不行了。对于这部分学生,该如何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必须家、校双方严格要求。不能学校严格,家里放纵,那肯定完蛋。家长中一定要有一个严的。严格要求不是打骂,而是有规矩。培养意志品质还是家庭教育为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和闪光点,诱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唤起内心的学习欲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学生状态出现反复是肯定的,要有耐心,制定一个个短期目标,用小的进步积累成大的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和学校老师多交流,时刻掌握孩子动态。让孩子比较喜欢的老师多找找他(她),请老师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引导向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如果发现孩子班级某一门课整体比较差,也不要急。学校都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会做出分析,调整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教师问题,学校会责令教师改正或者调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试卷难度值过大,老师也会向学生说明,修正教学难度,放慢教学速度。这种情况,在高一时比较普遍。因为好多老师都是刚从高三下来的,习惯了高考的难度而不自觉地拔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长不宜在孩子面前进行抱怨。不然,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认为自己没考好是因为老师不好。这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教学因学科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能力的不同,教学方式必然各有千秋,方法不一,学生也是各自喜好不同。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努力去适应老师的教学。谁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谁就抢得了先机。我自己以前初中在安吉二中读,高中还在二中读,迅速适应了高中学习和生活,成绩提升很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要树立重视学考的意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下,对学生的学业考试主要是两种:学考和选考(高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中所有学科都要参加学考。属于资格性考试,也就是原来的会考(毕业考)。学考试卷难度值并不大,和选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不同。考好学考只需要夯实基础,认真细心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前学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中毕业的最主要依据;2.“三位一体招生”方式的成绩依据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学考实行定时定科制度:高一结束考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高二第一学期结束考物理、政治;高二第二学期结束考语文、数学、技术;高三第一学期结束,考英语(英语是一考两用,既作为学考等第,又作高考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考成绩不是原始分体现,而是以等第呈现,按当次参考人数比例划出A―E五级。E等即不及格,不多于参考人数的5%。也就是说,哪怕考了40分,只要有5%的其他学生比你低,你就不会E等。实话说,除非一点儿也不要学习,否则不可能拿不到毕业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位一体招生”方式有扩大招生计划的趋势(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全部采用“三位一体”方式)。其成绩计算:考生的学考成绩占10—20%;面试成绩占20-30%;高考成绩占60%。省内高校各自有学考的等第要求资格线。例如浙师大、杭师大的复硕专业、浙工大健行班都有7A要求。三一招生高校最低的要求是不能有E等。通过面试的考生可以在高校提前批志愿中填报。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多一次高校投档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考成绩报考相应层次的本科院校 的“三位一体”招生。这是一个机会,有可能低分高就录取高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一不宜过早选科。因为一旦确定,学生必定有所倾斜,会导致不选考科目学考等第不高。这不利于获得AB等成绩。会影响到将来省内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的学校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习能力薄弱且有偏科的学生来说,能考好学考固然好。但是,如果不能门门兼顾,那么,大可以依据自己将来的专业意向,做出有侧重的学科选择。在确保学考通过的基础上,将自己学习的重心偏向于语数英和欲选考的学科之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省外有6所高水平大学(复旦、上海交大、国科大、港中(深)、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90%以上招生计划采用“三位一体”方式招生。对于要考这几所高校的学生来说,仅凭高考成绩填报,已很难被录取了。浙大也有“三位一体”招生,计划数约占高考总招生计划数的1/3。这6所高校对学考都没有具体的AB等要求。当然,学考等第越高,折算综合分时越划算。所以,对于综合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还是要各科兼顾尽量取得比较好的学考成绩,以利于参加名校的“三位一体”招生考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六.如何根据孩子高一成绩来进行选考科目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除语数英以外实行选科制度,学生需要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选择三门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2021年7月,教育部规定理工农医四大类90%以上专业要求物理、化学同时选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的理念是“不怕你有短处,就怕你没长处”。根据新高考制度,除语数英以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三门学科作为高考科目。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擅长的学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一成绩很不错,高考目标为985、211高校的,将来专业可以选择理工农医类的,毫无疑问选科组合为“物化+X”。因为985高校在浙江招生计划理科和文科之比为4:1,211高校在浙江招生计划理科和文科之比为3:1。理科招生明显超过文科。从2023年高校录取投档分来看,630-670分之间的考生,选考物理考生和文科考生在录取高校上有明显的的差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一成绩成绩很不错,但是语数英比较好,物理化学学起来比较吃力的学生建议选考文科科目,反而可以冲击名校文科类专业。名校文科专业招生数是不多,但不是不招。同时,竞争对手相对也少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一语数英三科(不是9科成绩)成绩在学校里面排名处于学校以往特控线(全省考生的前20%,2023年为594分)上线人数附近的学生,建议选考文科科目。因为文科科目相对比较容易赋到高分,这样,总成绩可能被拉到特控线以上,选考物化,总成绩反而会拉低。因为物化并选之后,县域一级重高以上学校,选考物化的学生数大增。这部分学生选考物化赋高分并不容易。且浙江省省属重点高校招生理科和文科之比为1.4:1,差距没有985、211那么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2023年浙江省高校录取投档分数线来看,高考分在630分以下的,无论选考物理还是没有物理,填报学校层次上,没有什么差别。江浙沪的211高校,除了中外合办专业,基本上都报不了。偏远地区211,一样都可以报考。即便选考物化,刚上特控线,基本也只能报考省属重点高校的生化环材土木的专业,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电气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理工类热门专业投档分根本够不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成绩中等,考特控线以上有难度,本科成绩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就按照自己的将来的专业喜好来选择选考科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语数英成绩一般,追求本科能够上线的考生,选考文科更容易上线。因为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院校招生文科计划数要大于理科。浙江省内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招生之比为1:2。从浙江省2023年招生整个本科招生计划14万多人来看,“不限学科”的文科专业计划只比理工农医专业计划少了1万1千多人。从2023年高校录取情况看,有没有选考物理,差别不明显了。当然,2024年是第一届要求物理化学并选的,也有可能选考“物理+化学”能够捡漏本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在很普通的学校读书,且本科很难上线的考生,建议选考“物理+政治+技术”。因为专科专业没有要求物化并选,有物理,基本所有专科院校理工类专业都能报考。我很建议专科专业报考操作技能类的专业,因为很多专业是本科学院校没有的,好找工作。而专科专业里面的文科专业,所有本科院校都有,反而将来就业压力很大。选考“物理+政治+技术”,意味着高二开始,就是学6门高考科目,自主学习时间(也就是自修课)最多,用来补语数英的薄弱之处,说不定,总成绩反而能上本科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物学科目前很尴尬,选专业只剩下“园林”、“护理学”、“助产学”等专业了。省内考生选考“生物”已经降至8万人不到了。省内顶尖学霸必然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一般的学生选生物赋高分不容易了。我倒建议考普通本科层次的女生选“政治+历史+生物”。生物是理科当中的文科,赋高分不容易,赋80分左右难度并不大,将来选专业还可选“护理学”,就业很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技术学科高一不开设,最多是开一些体验课,所以现在选考技术学生也在减少,尤其是县域一级重高的学生减少很多。其实,我觉得县域一级重高中选考理科的学生,“物理+化学+技术”组合是个不错的组合。物化本来就要选,选考技术,对县中理科生来说,赋分85—94分之间难度并不大。我们县中以往技术学科赋分85分以上比例均超过70%,但不知道为何,2024届开始大幅下滑,只剩50人不到,甚是可惜。虽然技术学科选专业是没用,但有物理化学选专业就够了呀。选考技术,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高二要比不选技术的同学一年至少多出96个课时的自修课时间(不选技术也要学,因为要学考。一周4节课,一学期一般16周,除去考试、放假,教学时间12周,一学期就是48课时,一学年就是96课时),这个时间用来补语数英弱科不香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论成绩如何,如果将来大学专业意向坚定,那必须按照教育部的专业选科要求来选考科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对专业没有想法,那就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选择能赋到高分的学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男孩子能够选物化还是要选考物化,这个专业多是“真”的多!女孩子除非喜欢理工科或者想当医生,否则不建议选物化,这个专业多是“假”的多,因为很多专业女孩子不会去或者不适宜去报考。</p>

选考

学生

成绩

学科

高考

高中

科目

专业

学考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