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崖绿树微微浪,碧海清风细细沙。蓬莱高阁闻仙韵,田横栈道觅芳华。层岩裂石天地动,海湾夹岸浪淘沙。今古无限空有恨,从此仗剑闯天涯——魏述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9月份,我们泰安市宁阳县初中地理四人有幸参加了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的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总第15期)研修活动暨第12届研学实践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上面这段魏述秋老师的诗句,让我们回望这三天仍然心潮澎湃,不舍离别。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修回来后,通过4天的回味和思考,我写下这篇感悟,多为个人片面理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部分,我通过“知行合一的三个维度”对本次研修内容的“打通式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我不揣冒昧,尝试把三天的内容进行一种打通式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一)何为“知行合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望三天的研修,萦绕在我心间的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刘润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里面有一篇对知行合一特别好的理解,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研修回来后的这4天,这本书中的一段内容与本次研修内容产生了碰撞,让我对本次研修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角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复制”一段我摘抄的学习笔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到底什么叫“真的知道”?如果让我来定义,“真的知道”,就是你必须同时掌握What、Why、How。</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What、Why、How,是“黄金三问”,密不可分。没有Why,就没有动力,What和How也就没有意义。没有How,就只是鸡汤,再多道理也只是体现在纸面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只知道What是不够的,你必须同时理解Why和How。</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从What、Why、How这三个角度来梳理本次研修培训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梳理本次学习,我个人感觉主要包含三大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主题,第二是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主题,第三个主题是教师的“论文写作”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从What、Why、How这三个角度来理解“区域认知”培训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理解的是,东北师范大学袁孝亭教授的《区域认知的理解与教学》就是what和how的问题,袁教授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是什么、怎么理解(这部分属于what)以及如何开展“区域认知”教学(这部分属于how)。</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媛教授的《空间思维是影响区域认知的核心》,首先讲到了三次课标修订的历程,这其实是在帮助我们理解why——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新课标的修订,为什么“区域认知”对于地理学科很重要,以及how——如何开展教学,正如赵教授报告名《空间思维是影响区域认知的核心》告诉我们老师们,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是“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个人理解,<b><u>how也分成三个环节,第一步是路线设计,第二步是具体实施,第三步是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u></b>;这是前中后三个过程,并且如果能把第三步的经验提炼“反馈融入”到第一步的路线设计中,就<b><u>形成闭环,让自己不断迭代</u></b>,越做越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个角度来回看这三天的培训,袁孝亭教授的《区域认知的理解与教学》中how的部分是属于how三部曲中的第一步路线设计;《区域的工业》《区域的交通》这两节现场课展示是属于第二步的具体实施,李向华主任的《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地理课程实施策略》属于第三步是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从What、Why、How这三个角度来理解“地理实践力”培训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理实践力”一般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地理研学旅行等野外考查、地理实验和社会调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地理研学旅行方面:雷鸣主编专家报告的第二部分《研学实践评价》,其中“1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主要是What、Why的部分,“2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是how的第一步路线设计部分,“3研学实践的评价探索”和 “4九州杯研学大赛回顾”是第三步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东大学张云吉教授的报告《地理实地考察策略及研学指导——以鲁东大学野外实习线路设计与实践为例》第一部分简要的讲了why的问题,然后后面着重讲述的是路线设计和经验总结(how的第一步和第三步),并通过第二天的带队研学让老师们亲身体验了地理研学的“具体实施”环节(how的第二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地理实验和社会调查部分:吕丰波主任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做中学”》,属于how三部曲中的第一步路线设计;第三天下午的两次场馆体验属于地理实验和社会调查部分的how第二步具体实施,李维维老师的经验分享《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和济南的张东梅老师自驾游西藏的经验分享《行走的地理一以“青藏地区”为例》属于how第三步是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我个人认为,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做的事,继续推动“路线设计——具体实施——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路线设计”这一闭环的迭代和模式化、成熟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从What、Why、How这三个角度来理解“教师论文写作能力”培训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雷鸣主编在第一部分的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what和how的问题,“教研论文的基本问题”主要属于what,报告的“2-6部分”主要属于how。</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陈浮主编的报告,更多的是谆谆教导、殷切期盼,由于时间关系主要展开的是how第三环反思总结与经验提炼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内容可能有些啰嗦了,我是想梳理一下,把散开的“块”拼接成面,让我自己对三天的研修有个整体的认识,不当之处,忘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一线教师可能更加关心的是how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这四个维度。但正如前面在《底层逻辑》这本书中讲到的内容,<b><u>没有Why,就没有动力,我们在重视how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回望“why”,不断加深对“what”的理解。</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断回望“why”,是在保证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保持“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断加深对“what”的理解,才能让我们找准教学改革的最终方向,不断明确教改“目的地”和“实现路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动力并准确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培训回来之后,返回头来看,隐隐就能够体会到组织者对培训内容的精心安排。这三个主题不同的发言人各有侧重,这些侧重合并起来其实就暗含着what、 why、how 的内容。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当我们以“学是为了用”的这个目的去主办和参加培训活动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众人拾柴、形成合力,从不同的角度拼出一个完整的what、why、how拼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二部分,本次研学在认知上的几点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一、过程与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今年5月份儿参加完在潍坊举办的山东省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专题研讨会之后,又有幸参加了9月份的这次烟台之旅。本次学习,在5月份的收获的基础上,又给了我很多新的感受,主要有几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新课标背景下重新理解“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本次研修,让我重新认识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媛教授的讲座讲到课标的演变过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赵教授给了我一个颠覆性的洞见:<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我们平时理解的都不到位,它既不是老师怎么教的过程的方法,也并不是学生如何学的过程与方法,而应该是“地理过程与地理思维方法”,</u>这一点不仅让三维目标增添了地理的特色,也给我了认知上的巨大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新课标背景下重新理解“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袁教授和李向华主任等专家,多次提到了一句话:<u style="color:rgb(237, 35, 8);">每一类核心概念及其所蕴含的内容,都有教学可以遵循的地理“学科规则”,在认识方法、路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u></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个人理解有这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方面,“在认识方法、路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让我对上面的“地理过程与地理思维方法”这一“过程与方法”有了更直观的体悟,也打通和链接到了对前面“知行合一”三维度的how这一部分的理解和体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方面,这句话其实就反映了,我们大单元教学之所以能够开展的核心所在就是在于这种认识方法、路径的内在一致性。因为有这样的内在一致性,让我理解了“为什么现有形式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大单元的形式重新开展”这一why的问题,也让我加深了对how的理解——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案例采用一致性的探究模式,通过“过程与方法”这一how的问题,不断抵达“提炼大概念”的目的节点,最终到达“核心素养”这一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从点线面的角度理解“过程塑造格局,格局决定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袁教授的讲座中,他讲到“<u style="color:rgb(237, 35, 8);">过程塑造格局,格局决定过程”。</u>这句话真是对我醍醐灌顶,回来后的这几天我尝试从点线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尝试用点线面来理顺大单元教学的整个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为“点线面”,<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认为,案例为点,过程和方法为线,格局(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思维的形成)为面。</u>老师和学生通过寻找真实情境的案例,以此为点,通过大单元教学的“过程”去塑造核心素养的格局。同时,不同的教学的格局也觉得了教学过程的不同。比如试题的命制“格局决定过程”的典型体现,“格局决定过程”让我对之前参加的我县试题命制培训有了新的理解,对why这个问题有何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格局决定过程”也在督促这我继续加深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成长,因为我的格局也在决定着我自己的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二、增强对细节的处理能力就是在为课堂增添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前段时间在得到APP上学习课程的时候有个感悟:如何让课堂有“色彩”,其实<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细节就是色彩</u>。这次的课例展示课中,又一次体会到了这一点,让我从对教学中细节的处理能力中“管中窥豹”,赞叹名师的水平,向名师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曹雨桐老师的《区域的工业》这节课,让我最深的印象是“问题引导”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并列问题和递进问题,抽丝剥茧,将学生引入“迷人之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名师杨青老师的《区域的交通》的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反应迅速,二是评价和反馈见功夫,三是对整节课节奏的把控能力非常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杨老师对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之后的,都能给出恰当的点评和反馈,给了我很大的印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自己是有感触的,我们自己上课的时候其实在反馈评价这个环节是欠缺的,因为对学生的每次回答都能“<u>反馈评价”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考验一位老师的应变能力、心中点墨和综合素养</u>。而杨老师的评价不仅让我有“正面引导”、“表扬的艺术”等等感触,更让我感到了这节课教学的温度,这也是学生喜欢杨老师课堂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三,学到了一种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一教二用三拓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有何途径?在一节课中怎样设计学习任务才能把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体现出来?设计几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之间如何分配时间?学习任务之间有何关系、如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杨青老师的这节课和李向华主任的《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地理课程实施策略》这篇讲座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样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向华主任的《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地理课程实施策略》让我有了很大收获,在这篇报告中,李主任收集老师们对于新课标和大单元教学的经验,提困惑、找原因、谈理解、找对策,对我在核心素养提升教学中的谜团解惑良多。尤其是“一教二用三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人印象深刻,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路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雨桐老师和杨青老师的课,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出来的“一教二用三拓展”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也很好的回答了我的上述疑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杨老师的“认知梳理”环节非常好,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通过认知网络和关系线有效实现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升华与凝练。另外,本节课不仅有“过程与方法”中的示范作用,也通过“建设家乡”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地理实践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几点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一, 敢为人先者,可为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参加培训,跟上次培训同样的感受就是学到了很多,而且让我不禁发出一个感慨:敢为先者,可为师。有这么多人走在我的前面,吾道不孤,有伴同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敢为先者可为师,我又有两点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敢为先者可为师,我个人理解有三个方面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方面,“向上看”时,有众多的专家,学者,教授为我们作为启明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方面,“往前看”时,有很多教研员、名师、一线教师已经走在前面,为我们领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方面,“向后看”,我们作为老师,身后都有自己的学生,我们老师自己要敢为学生先,优先理解新思想、接受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才能为学生的成长领路。这其实是我一线教师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我个人理解,“为先”有两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u>第一种我认为是“横向打通”(旁征博引,跨学科理解问题),这方面是专家学者的胜场;第二种我认为是纵向贯通(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细节),</u>是我们一线教师中优秀者的舞台。这两种就形成“T字型”打通。横向打通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高度、广度、丰度、深度,纵向打通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打通,是将专家学者的高维思考落实到一线教师,然后再传递到学生的必备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教学生时常说,要理解透。那么,什么是理解透呢?我个人认为,理解透就是“打通”——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不同理解角度,打通不同学科,打通不同案例中共性的方法和规律,最后这点也是这次培训时多次提到的——找到“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二,知行合一,先从老师做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求学生知行合一,我们老师必须“敢为先”。在听袁孝亭教授讲座的时候,我就写下了这样的感悟,一方面袁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加深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这是一种升华;同时,袁教授不厌其烦的通过案例告诉我们教学的关键点,这是在帮助我们落地。第三,我们教师要敢为人先,至少要敢为学生先,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更深,理解的角度要更广,理解的高度要更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地理老师就是地理教育的毛细血管儿,对应的,我们一线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把新课标细化到毛细血管的程度,这是我们的使命。各位专家在制定新课标的时候,其实是比较收敛和凝练的,知识和语言是浓缩的,而我们一线的老师就是要把这些浓缩的思想进行有意义的、有实践的拓展,丰富它们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三,永葆对教学的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听张云吉教授的讲座以及第二天张教授带领的研学之旅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张教授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受到的第一个热情,是张教授对地理研学的热情。张教授牺牲大量的周末时间和个人休息时间去跑野外寻找最适合、更适合的研学地点,开发各种研学线路,从大学到中学做各种研学推广,对“推动地理老师走出去的热情”,这些都让我感受到张教授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受到的第二个热情,是张教授对“薪火相传”的热情。在研学旅行中,经常听到张教授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地理老师们)把这个内容放到课件里”,要怎么怎么拍照,怎么怎么讲,这是一种对知识的“薪火相传”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受到的第三个热情,是张教授对“地理教学”的热情。在研学过程中老师滔滔不绝、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很多时候甚至是我们一线中学教师都没有的耐心和教学热情,这股热情感染了我,也激发了我对自己的反思:是否还保有着对教学的热情,是否在一生中能永葆对教学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四、教育是对人的关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学习的沈祖芸《组织变革20讲》这一课程中讲到,“组织变革要做的事,是<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了人的体验,为了做出“以人为本”的产品,不断给自己找麻烦”。</b>其实我们课堂改革不也是如此吗,在张云吉教授对研学路线的开发中、在烟台开发区对“一教二用三拓展”课堂模式的探索中,我都感受到了“做出 “以人为本”的产品,不断给自己找麻烦”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通过本次研修培训,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发布,我认为,代表着我们教育界“对人的关怀,对个体的关怀”。不再是工业时代“批量化教育”,而是走向了对个体的关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个体的创新力,为中国的继续腾飞积攒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五、向高手学习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是先摘抄一段笔记,这是我在读刘润的《胜算》一书时记的笔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在0~60%这一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我会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也不在60%~90%这一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还不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90%~99%这一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极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而顶尖高手和高手的差别,在于99%~99.99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判断力、分寸感和颗粒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请尝试把“我不行,我学不会,我做不到”,改成“我行,我愿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尝试”;把“我做到了,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尽力了”,改成“还能更好,还能够优化,还能更努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本书和本次研修,我有了对两个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我们教师如何成为更好的老师,如何评价一位老师的真实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个人认为,一是创新的能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二是理解上走向洞察底层逻辑和打通认知壁垒(这也是“判断力”的根源),三是对细节的打磨和把握,增强“分寸感和颗粒度”,</u>即我的第二部分第二个收获,细节就是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这个颗粒度的感悟,我有两个亲身的体验,一个是在第二天的海岸研学过程中,我们去海岸看到的这些景观,往往是特别大的知识颗粒度的,当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具体知识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照片儿,远看和近看其实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如果我们增强了对知识颗粒度的分辨能力,拥有了相关的知识,我们在远看的时候看到的是这个整体的地貌,当我们近看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岩石的不同的类型、成分、结构、构造等。第二个体验就是今年去旅行的时候,旅行的热门地点有很多,但回来之后往往会有一种旅行后的失望感,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地区商业化的模式是一样的,吃的、喝的东西差不多,人为的制造的景点大同小异。通过这次感悟,我对我自己的旅行也有了一点反思:如果我具备对不同地点的很多人文知识的了解,那么我在旅行的过程中,它的颗粒度就是不同的,我才能体会到在拍照之外的景观背后蕴藏着的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今天在学习一个线上课程看到一句话:“你看,知识的作用就是这样,你知道得越多,感受就越丰富”。看到这句话之后,我联想到:同样的,一节课,老师对细节的颗粒度把控越高,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也就越丰富,体验感越高,这节课就越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止步,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对知识的理解(维度、深度、广度)</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对方法经验的提炼,</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对创新的推动,</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对地理实践力的践行与探索。</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打磨……</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继续学习、重复学习、加深理解与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思维密集度」,也就是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除以你阅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比如人家用了 1000 小时才写出这么一本书,你两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就是 50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修,各位专家的「思维密集度」很高,不是听一遍就能吃透的,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又浏览了三遍,才能有以上感悟,再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结合教学实践,继续学习、重复学习,进而不断加深理解与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值此中秋和国庆双节来临之际,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祝愿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家庭生活中都能圆满、如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考文献与引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祖芸《组织变革20讲》课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得到APP《得到头条第二季》课程第210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维钢《万万没想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润《胜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润《底层逻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