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唐·孟郊《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一大早,儿子他们从北京打来电话,祝贺奶奶健康长寿!祝她教师节快乐!</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教我到初小毕业。教师节到了,我们又像小学生一样围坐在母亲身边,听她讲峥嵘岁月里的经历和教书育人的故事。虽然,这些经历和故事我们已听过好多遍了,但那些艰难曲折的经历和鲜活的故事,仍让我们感到亲切。</p><p class="ql-block"> 耄耋之年的母亲,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基本清晰,讲起话来仍滔滔不绝。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常用一些寓言和小故事来阐明大道理,教育我们识别真、善、美、丑;如何做人,求学问。那《南郭吹竽》、《农夫和蛇》、《凿壁借光》、《铁杵成针》……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灰谐小故事,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个不认识字的人,他喜欢不懂装懂,不知道的事情,却要花里胡哨乱吹一通。他明明不识字,也偏要装成识字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一天,此人拿着一个白萝卜,一边吃,一边闲逛。当他来到城门口时,正好看见一群人围着看县太爷张贴的布告。他也凑过去,嘴里啃着萝卜,摇头晃脑,装模作样看着布告。旁边有个人知道他一字不识的底细,故意对着布告,大声唸道:“谁在此处吃萝卜,即刻打他屁股二百五。”此人一听,丢掉萝卜,拔腿就跑,身后传来笑声一片。</p><p class="ql-block"> 故事短小,寓意深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母亲唱《杜鹃花》</span></p> <p class="ql-block"> 我5岁还不到就去读书,完全是因为一个偶发事件造成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4岁那年的夏天,在一群大孩子的唆使下,我折了邻居曾老头家的一根玉米杆子,给大孩子们当甘蔗啃。邻居曾老头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主,他发现我折了他的玉米杆后,立即气势汹汹地举着菜刀追着我要砍要杀。我一个小屁孩,哪里见过此般架势?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了。逃回家后,就整天藏在家里,不管大人们如何哄劝,就是不敢迈出大门半步。</p><p class="ql-block"> 母亲万般无奈,只得带我去学校,让我在她班上读书。从一年级启蒙,直到初小毕业,都是母亲担任班主任,兼语文等课程。母亲用她慈祥宽厚的母爱,爱护着班上每一个孩子,温暖着我那受伤害的心灵。她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地教给每一个孩子知识,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时候起,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脑海中就只有这样一个认知:母亲就是老师,老师就是母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母亲佩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户大户人家里,读小学时,正逢日寇侵华战争爆发,日本飞机将省会长沙炸成一片火海。著名女诗人李淑一随其所在学校转移到了湘潭,来到了母亲就读的石潭学校。李淑一担任了母亲的国语老师,还兼任了历史和音乐等课程。</p><p class="ql-block"> 李淑一老师知识渊博,待人和蔼可亲。她怀着对日寇的仇恨和满腔的爱国热情,在课堂上跟母亲她们讲文天祥、岳飞等古代爱国英雄的故事,教她们唱岳飞《满江红》词谱写的歌。那回肠荡气的旋律,至今仍在母亲心头萦绕。从那时起,家国情怀便深深地植根于母亲幼小的心灵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学校读书非常用功,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1949年上半年,母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华女子中学。其父希望她继续读书深造,将来进入商界发展。这时,新中国即将诞生,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母亲冲破家庭阻力,毅然报考了湖南湘北建设学院。这是湖南省委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开办的一所干部学校。</p><p class="ql-block"> 湘北建设学院毕业后,1949年8月湖南省委派遣母亲和学院的49名同学来浏阳进行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工作。那时,母亲才16岁。</p> <p class="ql-block"> 母亲来到浏阳后,组织上任命她为队长。她带着一队人马进驻浏阳后,积极开展工作,她的足迹踏遍了整个浏阳。工作最难开展的是地处湘赣边区的大围山、东门、白沙、达浒、张坊等乡镇,这里地势偏辟,山高路远,自然环境差,人员居住分散,群众基础薄弱。母亲和队员们入驻后,随即走村串户发动群众;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爬山涉水,搞调查研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将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p><p class="ql-block"> 刚刚解放的浏阳,对敌斗争环境恶劣,形势严峻复杂。部分群众觉悟还不高,土匪、恶霸不甘心失败,暗藏的阶级敌人时刻妄想跳出来捣乱。工改工作队中有2名队友被砍成重伤,母亲也曾多次遇到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山区的深夜,月色朦胧。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猫头鹰叫声,使寂静的山林陡增几分阴森恐怖。母亲开完会,正与另一名女队友匆匆走在回驻地的路上。突然,身后丛林中惊起一群夜鸟。母亲警惕地回头望了望,发現有几个黑影不紧不慢地尾随着,母亲扯了扯队友,随即加快了脚步,并拔出了手枪。她们刚转过一个山坳,那些黑影马上包抄过来,母亲大喝一声,朝天鸣枪示警。队友和民兵们闻声赶了过来,这伙歹徒如惊弓之鸟,四散逃跑了。</p><p class="ql-block"> 1952年5月,浏阳土地改革工作基本结束,组织上调母亲去浏阳第十四区做妇女工作。到任后,母亲又带领广大妇女投入到了砸破封建礼教枷锁,追求男女平等的火热斗争中。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母亲身体终于累垮了。</p><p class="ql-block"> 1953年,湘潭专署根据母亲的身体情况,决定让她转岗教育部门,留在浏阳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此,母亲就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三十多年如一日,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学生们充满了慈母般的爱。孩子们的头发生虱子了,她耐心地给她们洗头发,捕杀虱子;孩子们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母亲及时地给他们补好衣服,钉好扣子。</p><p class="ql-block">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叫周森林的插班生。他极不合众,不和同学玩耍,总是一个人闷头闷脑坐在教室里,也不交作业和练习。母亲问他的原因,他用客家方言回答:“冒得石笔,冒得石板。”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大家像观看外星人一样围着他,还不时去招惹他。原来周森林来自客家方言区,因语言交流有困难,不愿和同学打交道。因为家里穷,买不起学习文具,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母亲立即给他买了一只新书包,送他一套石板、石笔(课堂练习用品)文具,经常课后给他补课。母亲召开班会,教育大家要关心和帮助新同学,不能让一个同学落后掉队。还安排几个同学当他的小先生,辅导他做作业。经过一段时间后,周森林渐渐熟悉了环境,慢慢地习惯和同学交流了,他很快融入班级,成绩也进步很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爱岗敬业,治学严谨。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我们生活在南方,受方言的影响,讲普通话时,口音很重。学习汉语拼音,发音老是不准确。特别是学习“Z、C、S平舌音和zh、Ch、sh翘舌音”时,抵舌位置,送气强弱,往往不得要领。母亲在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做示范,还分步骤画图讲解,反复练习。汉语拼音每个学生要测试通关,做到“只只蚂蚁捉上树”。学年考试时,我们班语文成绩名列榜首,40多个同学的汉语拼音测试都得满分。多年以后,成了小学教师的张岗林同学深情地对母亲说:“刘老师,多亏您当年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我在拼音教学中游刃有余,现在,我还当上了学区汉语拼音辅导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的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学生家庭困难,只得辍学。母亲栉风沐雨,不辞劳苦,挨家挨户做工作。有时,我一觉醒来,母亲还没有回家。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大部分辍学学生都返回了学校上课。对那些家庭实在太困难,缴不起学杂费的学生,母亲就从微薄的工资中挤一部分来帮他们垫付。可每年都有些家长还不回垫付的学费,母亲也无怨无悔。母亲所教班级的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农村学校老师都要参与到中心工作中去。母亲经常和老师们提着石灰桶,到各个山头上去写大型石灰宣传标语;办夜校开展扫盲工作;下村、队参加抢种、抢收,统计有关数据。</p><p class="ql-block"> 母亲除了搞好日常教学外,还要研究教材教法,接受学区安排的多堂公开教研示范课。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下队搞文艺宣传,送新兵入伍,新年慰问军属,这些都成了母亲的专项任务。母亲总是连轴转,超负荷工作着。</p><p class="ql-block"> 母亲身体不太好,在做土地改革和清匪反霸工作时,落下的严重肠胃病时常发作。疼痛起来,头上豆大汗珠如雨,大热天披上棉袄还发抖。学校领导安排她休息,她怕躭误了孩子们的学习,坚持带病上课,几次昏倒在课堂上。</p><p class="ql-block"> 十年文革浩劫中,母亲受到了不少冲击和伤害,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让她身心疲惫不堪。但她初心不改,她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始终不渝。在乡村小学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努力奋斗了三十多年。她像摆渡的艄公一样,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到了知识的彼岸。1981年母亲离休了,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三尺讲台。</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休后,仍心系孩子,担任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她经常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争做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分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着国家大事。她订有多份书报杂志,每天,坚持看书读报,从不间断。她是中央新闻四台的忠实观众,关注着国内、外形势。注视台海局势变化,牵挂着祖国的统一大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纪大了,视力不太好了,听力也不如以前,看电视,读报纸有了些困难。我们就抽空给她读报纸,讲新闻时事。她爱听伟人的诗词和著作,二弟每晚专程来读给她听。让她重温《三字经》、《道德经》、《增广贤文》。她兴趣满满,其中好多段落和句子,她还能对答如流。</p><p class="ql-block"> 母亲心地善良,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她十分爱护动物,关心小生命。多年来,她都按时为小鸟和一群流浪猫投放食物。</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但给予了我们的生命,而且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们兄弟三人都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我们的孩子们也以奶奶为榜样,认真做人,扎实做事。大学毕业后,他们的工作也做得风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雪娟陪婆婆在小区休闲</b></p> <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大爱无疆,而又朴实无华的平凡人。她只是千百万中国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我的老师,儿子永远无限热爱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禹来和曾祖母在五中</b></p> <p class="ql-block"> “八月桂花香,母亲寿诞时。” 过了教师节,桂花香郁更浓了,母亲的九十岁生日也就快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寿诞到来之际,我谨以此拙文感恩老师,纪念母亲鲐背寿诞!愿母亲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愿天下的父、母亲都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 2023年教师节于浏阳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感 谢 您 的 到 到 访 阅 读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