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b> 形为木,质为石,昔日的参天大树,留下了纹理和年轮。又在地下铸就了坚硬的质地,甚至还能打磨出华丽的光泽,这就是硅化木,由史前树木所化的奇石!! </b></h5> <h5> <b> 硅化木(英文名:Silicified Wood),又称树化石、木化石 ,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硅化木主要生成于中生代时期,以侏罗纪、白垩纪最多。</b></h5> <h5> <b>硅化木是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SiO₂</b><b style="color: inherit;">)、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因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b></h5> <h5> <b> 硅化木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b></h5> <h5> <b> 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干要想成为硅化木,先决条件是其树干必须得到迅速掩埋,环境的特殊,与空气隔绝这种迅速掩埋的情况毕竟是极少见的,因此,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b></h5> <h5><b> 树木被泥沙埋藏后,含丰富硅质成分的地下水溶液一边溶解树木的木质成分,一边将自己携带的硅质成分沉淀于所溶解的孔洞中,发生物质交换替代现象。</b></h5> <h5> <b> 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且以分子相交换,则可保存树木的微细结构,如年轮及细胞轮廓等。如交替速度小于溶解速度,则主要保存了树木的形态,年轮一般不清楚。</b></h5> <h5> <b> 最后,树木的原来成分已荡然无存,全部由含硅钙成分的石质所取代。之后,经过压实、固结、成岩,原来的树木就完全变成了坚硬的石头木化石。</b></h5> <h5> <b>硅化木可按树种命名,如松硅化木、柏硅化木、银杏硅化木、水杉硅化木。其中,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是精品。 </b> </h5> <h5> <b> 有的硅化木形态很好,唯“玉化程度”差,可列为“硅化木观赏石”,有的硅化木形态很好,玉化程度好,可列为“木化玉观赏石”。</b></h5> <h5> <b>2003年4月首届上海(多伦)国际藏石名家邀请展金奖作品内蒙风砺硅化木“戈壁魂”。</b></h5> <h5><b> 古代的树木被包含二氧化硅的水所淹没,木头里的细胞被石英家族的石髓、蛋白石等所置换,所以虽然还保留着木头的外观,但实质上已经是百分之百的石头(石英)了。</b></h5> <h5> <b> 西方的神秘学家们认为,原本腐烂的木头,在经过石英置换后,竟然变成不朽的宝石,因此,认为木化石具有永恒、长寿、永生的能量特性。</b></h5> <h5><b>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硅化木最早的国家,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记载。而南宋时的四朝重臣浙江新昌人—王 则已开始收藏和鉴赏硅化木。</b></h5> <h5> <b> 据《新昌县志》记载,丞相王伦曾在其故里营造“东花园”,将数十里之外的硅化木“取而归之东园”,“独置一所,枝竖众聚、敬爱珍惜”,创置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木化石林。</b></h5> <h5> <b>到了明代,《素园石谱》中已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b></h5> <h5><b> 而到了清代,阎士选在《松石记》中更对松树化石作了既具文化情趣又具科学探求的历史对白:“此石温润而栗,文理森如,根节盘结,千条万缕,如老人苍颜鹤发,蹲居不前状。……试问此石生于何代?长于何时?何年为石,以迄至今?若有对者,而倾耳不闻。”</b></h5> <h5> <b>古代玩的木化石,包括改革开放后早期开发的木化石,大体都以山石为主,山石类的木化石质地大多比较粗砺,造型缺乏变化,常见树桩、树干类,少见主题形象。 </b></h5> <h5> <b> 如杭州西泠印社东汉三老石室前方有一座清代著名金石家、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的石雕坐像,一旁有一方木化石,完全就是一个树桩形状。</b><br></h5> <h5> <b>比较特别的,是美国著名的“文人石”收藏家伊恩·威尔逊收藏有一方底座有清代扬州著名藏书家马曰璐刻铭的木化石“小玲珑石”——这也是他的最著名藏石,造型如同太湖、灵璧,极为瘦透玲珑,让人甚至怀疑其究竟是否木化石。</b></h5> <h5> <b> 通常木化石均有较多裂缝或缺口,还常常有些地方木头化石已被别的物质如玛瑙等填塞置换,这些都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自然产物,而非人为填补的结果,亦不应视为瑕疵反而这正是其奇妙之处。</b></h5> <h5> <b>随着内蒙戈壁木化石、新疆风凌木化石的大量开发,包括浙江新昌、贵州安顺等地水冲硅化木的发掘,以及缅甸树化玉、蒙古硅化木等的引进,木化石收藏和鉴赏格局完全不同于以往,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依据质色形纹韵为审美指标的当代赏石理念,木化石被纳入了造型石——而不是化石——的审美体系,在各地举行的大型石展获奖作品中,多能见到各种木化石的身影。</b></h5> <h5> <b>《大唐西域记》记载唐玄奘从西域带回三件宝:佛经、释迦牟尼的舍利丸、神木(硅化木又叫树化石)。佛学禅宗认为"万物俱灭,唯有石头传世"木头变为顽石是神的造化,神木又称禅石,信奉佛教的西域回纥人不断向长安进贡神木,长安城大寺院以拥有一块神木而荣耀。</b></h5> <h5><b> 《礼记》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树化玉”既“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而成,备受历代显贵及文人的青睐。</b></h5> <h5><b> 古人把硅化木看做“聚天地气”而尊其为“祥宝”,认为硅化木是天地的归形之物,具有驱邪恶、镇妖怪的功效,一直被历代有钱人或当官人看做镇官镇店之宝。</b></h5> <h5> <b> 从造型和结构变化来看,风砺木化石可以说无出其右,无论景观、象形多有精彩的藏石问世,而且其变化之多端、主题之多元,与内蒙戈壁石、新疆风凌石相比不遑多让,有的如果不是隐含树木肌理,谁也不会认定其是木化石;水冲木化石虽然造型变化稍微欠佳,但质地、纹理变化更大,有的质地完全玉化,有的纹理状形像物。</b></h5> <h5> <b>如贵州安顺近些年发现的水冲硅化木中,有珍稀蕨类木本植物化石——桫椤化石(桫椤玉),其横截面有的呈现出完美的“八卦图”,十分神秘而又美观。这类辉木化石在雨花石中也时有所见;树化玉则以质地、色彩取胜,尤其以朱砂红、翡翠绿为上品,其质地的通透(水头)有的堪比上品翠玉,成为玉石类新秀,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木化石的认知程度。</b></h5> <h5> <b> 也就是说,当代以岩石类观赏石分类中的造型石、图纹石、色质石,在木化石中均有体现,而且许多典型程度决不亚于岩石类。</b></h5> <h5> <b> 美国亚利桑那州阿达马拉为世界第一大木化石群,新疆的奇台县将军戈壁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b></h5> <h5> <b> 由于硅化木的木质纤维结构甚至细胞结构和树干外形、树皮、年轮、虫洞等特征得以保存,因此它不但可以其材质展示富贵和美丽,还可以其化石的年轮、树皮、节瘤、虫洞、肌理等斑斓多姿的特征记录和见证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和物种衍化,为人们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史以及古代地质和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其产地也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建设成为硅化木国家公园。</b></h5> <h5> <b>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硅化木保持着当初倒伏的形状,被泥沙压实的树干逐渐石化为质地坚硬的二氧化硅,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石英。在我国新疆、黑龙江、辽宁、四川等省区,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等,都有以硅化木为主题的地质公园,这些地方才能看到硅化木的“原生态”。此外由于许多硅化木产自恐龙时代,有时也会紧挨着恐龙化石一起发现。</b></h5> <h5> <b>由于硅化木产自远古时代,早于人类问世,又孕育着神奇的文化内涵,古植物的神秘色彩伴随着美丽的年轮,保持原貌的树皮、枝杈,它象征长寿、吉祥、富足。硅化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质地坚硬、颜色鲜艳、色彩丰富的树化玉或木玛瑙,对收藏者更具吸引力。 </b></h5> <h5><b> 作为高档观赏石的硅化木,自古就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古人吟咏硅化木的吉祥:“居无玉树不亨通,家有祥石乃兴旺”更由于硅化木“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我们古人认为具有驱邪镇宅、招财进宝的功能。由于硅化木资源极其稀少有限,尤其是精品硅化木今后增值空间巨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b><br></h5> <h5> <b>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硅化木里发现虫子,俗称"玛瑙虫",那就价值更高了.民间有“一个虫子十万金”的说法,是指硅化木里的玛瑙虫,连虫都硅化,这种概率几乎微乎其微,所以显得特别珍贵。</b> </h5> <h5> <b> 硅化木的价值,可根据适用于观赏石评价的“质(品质)、色(颜色)、形(形状)、纹(花纹)、体(整体造型)”五项价值指标来鉴赏和评价。一般认为,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带虫化石的硅化木,其次是树枝形、树节形、数瘤形的硅化木。</b></h5> <h5> <b> 自然,能反映出树木种类、树皮、树枝、树节、树瘤、年轮、虫洞、肌理和材质种水的,并能对收藏者个人产生视觉、审美、感性和悟性方面共鸣的硅化木,就是最好的硅化木。</b></h5> <h5><b> 硅化木种类极为丰富,鉴别硅化木,可按不同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如按产出状态分类,大体可分为山石、水石、瀚海(戈壁)石、彩玉石。</b></h5> <h5> <b>硅化木山石作为传统的园林赏石,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硅化木水石(水冲硅化木)则是近些年才被石界发现和认识而成为赏石界新宠,产于戈壁的瀚海石为当代名石,彩玉石大都产自新疆、内蒙古、辽宁和中缅边地,是新近发现的宝玉石级别的优质硅化木,适合雕琢把玩。</b></h5> <h5><b> 如按形成原因分类,一般可分为渗矿化、煤化及丝碳化。按矿物形态特征分类,又可分为石英硅化木、玉髓硅化木、蛋白硅化木等。</b></h5> <h5> <b> 在形成过程中受致色矿物浸染,又呈现出多种色彩,含玛瑙状石英玉髓的硅化木即“树化玉”,可列为宝玉石级的“彩玉石”之类,有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b></h5> <h5> <b> 如按观赏特征分类,硅化木可分为实体原生类、造型石类、图纹石类和特种石类,其中象形石、抽象石的形成难度大,呈象匪夷所思,而且能出主题,符合当今赏石理念,是投资收藏重点。另外如硅化木中的有来历的古石、纪念石、标本石等,也应当引起关注。</b></h5> <h5> <b> 树化石(fossil),又称硅化木,木化石 ,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树化玉(fossil-Jade),树化玉最早发现于缅甸,故称缅甸树化玉。</b></h5> <h5> <b> 树化石的成因:从中生代(约2亿多年前)开始的地质运动中,由于地壳运动,将远古森林埋藏于地下,树木中的有机物逐渐为二氧化硅所取代,形成树化石。</b></h5> <h5> <b> 树化玉的形成年代 比较久远,约在3. 5年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便开始陆续形成,形成条件主要是:高压、低温、缺氧。完全玉化的树化玉仅占普通硅化木的几十万分之一。就国内新疆和河北延庆的硅化木群挖掘考察来看,至今还未见到一方树化玉。</b></h5> <h5> <b> 树化玉具有古生物学、地质学的科研价值。树化石造型雄伟,自然流畅,有气势恢宏之自然美,树化玉色彩柔和,颜色丰富,光滑如玉,通灵如宝。 树化玉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b></h5> <h5> <b>古生物化玉,非常不易,十分珍罕,树化玉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b></h5> <h5> <b>硅化木虽然属于化石,却是化石中的另类。事实上,从古到今,人们更多是把它作为造型石来欣赏和收藏。</b></h5> <h5> <b> 如果说,赏石是一门科学与艺术兼而有之的文化活动,那么硅化木可以说是其代表性石种,虽然更多的赏石爱好者是将它作为艺术而不是科学来欣赏和把玩。</b></h5> <h5> <b> 硅化木已成为石界赏玩收藏的主打石种,千古名石将重放异彩。随着硅化木中水石、瀚海石、彩玉石的大量发现和推出,同时引入西方矿物学、宝石学、美学等科学理论,丰富了硅化木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形成了融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为一体的鉴赏方法与体系,为硅化木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b></h5> <h5> <b> 从其质地来看,其前身为木,后身为石乃至玉;从其色彩来看,红、黄、绿、褐、黑、白各色皆备,其中尤以缅甸树化玉为典型;从其形状来看,不仅仅是树干、树桩等典型造型,还包括景观、象形、抽象等各类呈像;从其纹理来看,绝大部分硅化木保留了其原始的木纹肌理,留下了岁月印记——试问一下,还有哪一种观赏石能像硅化木这样占尽地利、占尽风情的?</b></h5> <h5><b> 此硅化木形制极大,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古意浓厚,似屏风一扇,镇宅安神,辟邪挡煞,聚气结财。亿年岁月,木已成石,沧桑纵横,极富永恒之美。</b></h5> <h5> <b>此为戈壁石与硅化木组合。硅化木呈棕褐色,藏家选取了一个颇似猎犬的角度,木材纹理强化了犬毛特征,动物在硅化木中是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题材,这也体现了藏家对造型的把握能力。戈壁石呈方块状,上面一层似焦黄的肉皮,下面两层像五花肉。</b></h5> <h5><b> 硅化木《神鹰》神形酷似李苦禅画笔下的鹰,自然形态、包浆、四面可观的特点造就了它的神奇、它的珍贵。</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i><u><font color="#9b9b9b">---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致以诚挚敬意!如涉侵权,有告即删!</font></u></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