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劳动不仅可以提高个人能力和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值此中秋、国庆两节之际,我们第九中学206班7组的孩子们来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市曹村豆腐九州香豆制品制作基地,来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span></p> 问石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站我们走进了豆腐体验园来认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演变,“问石苑”里我们见到了石磨、石锤、石犁等石头制作的的农具。</span></p> 乡愁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乡愁馆”里的烟足、镰刀、扁足、铁耙、铁锹、铁锄等木质和铁质农具让我们感受到了农具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持。</span></p> 现代化生产车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代化生产车间,车间工人们流水线的操作,豆腐制作流程一览无余,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生产的便捷与高效。</span></p> 福黎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福黎馆”里,蜡像人物、动物标本以及传统农具还原豆腐的制作场景,看到大豆从播种、采收、运输到制作成豆腐的流程,真实的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span></p> 豆腐加工体验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豆腐坊,提前泡好的黄豆整齐地摆放在那里,颗颗饱满,晶莹剔透。指导老师告诉我们,泡好豆子是成功的开端,做豆腐之前要提前8小时泡豆子,泡到豆皮一捏就能掉下来时,效果最佳。第二步是磨豆子。豆子和水的比例是3:1,用石磨逆时针旋转。第三步是过滤,先把磨好的生豆浆放到滤网上,让它沉淀一会儿。第四步煮。先把豆浆倒进锅里,出现泡沫后,用滤勺把泡沫捞出。待沸腾后,点卤。眼看着豆浆慢慢变成了豆花,大约15分钟后,快速倒入到一个方盒里包上纱布,盖好木盖,压实。大约半个小时,再看看纱布里的豆浆变成了豆腐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云:“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今天我在老师指导下仍手忙脚乱、大汗淋漓,再想想古人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凭借聪明与勤奋,创造美好的生活,不禁令人钦佩。</span></p> 采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豆腐制作完成后,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曹村豆腐的发展史、每天的劳动内容以及劳动中感人的事。听了工作人员的叙述,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豆腐的不易与劳动的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科技的发展,磨豆腐这些传统手艺渐渐被机器替代,手工豆腐更显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扛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大旗,创造新的智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