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题记:本文是笔者对中医的第二篇,感悟。曾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源自家父教诲,后来又与数位从业先生有交集。在六零后一批人中,有一些从业中医,却改行他业。先生这个词也逐渐淡化了,今后还有先生这一称谓吗?<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闲话旧事‖先生哪去了?</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啟明·閒言碎語</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一日席间,刘姐鱼刺卡喉,久咳不出,苦痛难受,显超宗长夫人见状:“先生你去画点水嘛”,稍歇,刘姐一碗水下肚,倾刻间再无不适感,神奇,同桌众人皆盛赞中华传统技艺的神秘,那是幼时常听大人讲的“化骨水”。然而余却闻到另一种熟悉的味道,“先生”这个四十多年前的称呼,坤哥小声对我说道,老人家一直是这样称呼的哎。“一口先生数千年,再闻旧称几多难”。</h1><h1><br></h1><h1> 五零、六零后在农村的,都会有记忆,当时家中若有人病了,父母都会请某先生来家把脉、问诊、开方子,跟随先生抓一两付中药回家,小心翼翼地倒入药沙罐中,让孩子们看着,药汤浓郁,若沸腾了,用嘴吹,扇子扇降温,以防溢出。那时的先生,方圆十多里的乡民都奉为座上宾,每次出诊,礼请在先,主家无论多拮据,总是想方设法在邻家借几个鸡蛋,一碗白糖水鸡蛋,表示点心意。而先生对每家冷暖都了如指掌,有实在无力支付诊费的乡亲,有时甚还倒贴,先生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菩萨。</h1><h1> </h1><h1> “赤脚医生好阿姨,一顶草帽两脚泥。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去下地,看病认真又仔细。”这首儿歌伴随着我们读完小学,可慢慢地“好阿姨”消失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家父在老家四川省开县岳溪区工作,当时在岳溪胡家五峰山建了一个抗大式的学校,请万县市的医生来讲课,搞起了赤脚医生培训,父亲负责校务工作,刻印教材、生活安排、管理学生,同时自学中医,那时我们新义护国村张正泰也参加了。儿时,张先生是我们那一方生命守护神,在外面多年后,听闻他因劳疾去世,甚感惋惜。后随父亲定居金山小学,同学周贤文的父亲也是赤脚医生,诊所就在大队部。记得有一年,父亲不在,我高烧不退,举步维艰,有人提议去让周先生看看,到了大队部,看脉、拿药,那时,一个小孩子没钱去看病,其信任可见远比今日之善举。</h1> <h1> 我初中毕业后,翌年,在天白职中,开设了一个中医班,我的一位同学有幸进入,学业有成,据说还曾任开州区某医院院长。后又认识一位宗亲,与同窗同业,且情谊深厚,对中医班也知情,全班三十多人,从业者仅十几人而以,可见从业中医开始艰难了。</h1><h1><br></h1><h1> 在从事户外工作中,遇一同年宗亲,谈吐风趣,心计颇深,川中地区户外滚动广告张贴,几乎都囊括其手中。后来他吐露实情,初中毕业后,见长辈行医受人尊敬,虽非大富大贵,亦也小康殷实,立志学医改变命运。可时代和命运捉弄,数年心血付之一炬,无奈之下才进入吊着脑袋吃饭的行当,行业竞争激烈,负担又重,不拼不行。听闻释然,也许冥冥中注定,在他四十七岁那年,一场工作意外,高空跌落,拼博的市场而易手。闲暇常想,若他行医,必悬壶济世於闾阎,福寿绵长,可惜了。</h1><h1><br></h1><h1> 我还有一亲友,少即归长辈学医,那是传承千年的拜师学徒方式,学三年帮三年才可以出师,学徒之苦,也许过去影视影像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今的人,可能不太理解。学徒比师傅睡得晚,起得早,还要做家务,甚至耕田种地,完全同过去包身工相差无几。他一个男孩子,最令人尴尬的是为师傅家内眷洗衣服,一旦有月事,其不适可自行暇想,但他依然坚持下来了。出师后,在家开了几年诊所,乡村空心化后,又到城镇维持几年,面对行医规范,以他的能力,难以为继,最终掌勺人间烟火气。余常劝慰他,过去人家求您,今天您求人家,只有将身份放低,或许是命吧。</h1><h1><br></h1><h1> 在某小区工作,一位秩序班长逊色他人,后逐渐熟悉,才明白他也是学医后改行的,谈起当年考行医执照,治疗黄疸性肝炎及文章榜上有名,眉飞色舞,犹见当年鹤立鸡群的荣耀。原来他当年是那样孜孜不倦认真学习,只想用所学本领济世於民,回报父老乡亲,却在规范医疗市场下,千般不舍地离开了,作了与医生毫无关联的工作。</h1><h1><br></h1><h1> 余为青工时,家父将自学的中医理论传授,“《四总穴歌》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今天依旧能背,还能解决点小毛病。记得一位汽车司机,因摇把伤及肘部,父亲按子午流注法,用针炙治好。而父亲仅凭一根竹棍,按摩脚底(全息胚疗法),检查疾病的准确率超乎常人想象,十分神奇。父亲幸好年逾甲子考取行医执照,而且不是以此为生活来源,行迹川渝闽粤等地解疾沉疴。他曾多次要我承其业,自知愚钝不及,父亲技艺随他去而废,而我略知皮毛而已。</h1><h1><br></h1><h1> “医者,信实之家”,先生是受人尊敬的,可先生何时称为医生呢?不得而知,也许与时代的变化有关。一个与病人身体、生命打交道的从业者,称呼为医生,总没先生亲切。过去有学识、德行者皆称先生,有的家庭妻子称自己丈夫也为先生,老师为先生。可如今老师算是最好的尊称了,老公、帅哥、美女早取代了先生,是医生取代了先生,改变了这个称谓开始吗?真不知先生去哪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