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北疆

unclezzj

在旅行的清单上,新疆永远不会缺席。<br>新疆,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49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101个北京的面积之和。想要把新疆一次就看完很难。就是因为新疆太大,南北疆的自然环境、气候、人文等因素形成了诸多差异。夏季的伊犁,初秋的喀纳斯,深秋的南疆沙漠胡杨......,在适当的季节看最美的景色,才是一种满足。而这种满足,是很难一次就完成的。<br><div>2018年10月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南疆。原计划两年内完成北疆之旅。由于疫情耽搁了旅行,历时三年多的等待,今年九月我们终于完成了北疆之旅。虽说是参团,虽说行程并不很理想,但我们还是迫不及待地要去。到了新疆才知道其实迫不及待的不仅是我们,三年多的等待使人们迫不及待的旅游愿望彻底爆发。此时好像新疆成了全国人民聚集的地方:机场拥挤不堪,酒店一房难求,景区门票靠抢;景区内班车不停地运行,却好像永远也缩短不了候车的长龙;进不了景区停车场的大巴在公路上无奈的等候,车上的游客除了焦虑和烦躁,又能如何?<br></div> 新疆地势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为南北两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后来又把哈密、吐鲁番盆地划称为东疆。<br><br>天山之上,皑皑白雪;天山之下,丝绸古道。如此神秘粗犷,如此独一无二。对新疆而言,它,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种地理符号,可以说:没有天山,就没有如此丰满的新疆!<br>南疆粗犷,多的是风情;北疆妩媚,多的是风景;南疆的文化属于绿洲,固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北疆的文化则属于游牧,在四季的草原上纵情驰骋。雪山、冰川、草原、湖泊、森林、峡谷、戈壁、沙漠......除了海洋,它几乎占尽了世间所有的颜色。<br> 从乌鲁木齐去可可托海行程500多公里,为了尽早赶到景区,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了。幸运的是在路上拍到了日出。 乌鲁木齐到可可托海全程522.1公里,走G216国道7个小时左右。一路上可以走走停停看沿途的风景,中途会穿越卡拉麦里保护区,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各种罕见的野生动物,很有吸引力。<div>216国道,起点为新疆阿勒泰,经北屯,奇台,乌鲁木齐,翻越天山胜利达坂,终点为新疆和静县巴仑台镇,全程共857公里。穿越准噶尔盆地,横穿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沿途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天山山脉、广袤的草原和绵延的沙漠。经过火烧山、五彩湾、野马的故乡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以及著名的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br><div><br></div></div> 这片土地原本就是它们的主场,所以车辆遇到它们都要避让或等候。阿勒泰大尾羊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世世代代精心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的绵羊品种。因其有着一个滚圆而肥大的、全是脂肪生成的尾巴而得名。<br> 可可托海,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名字,它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近些年,更因为一首优美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而声名远播。<br>可可托海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在哈萨克语中,可可托海是“绿色丛林”之意。可可托海镇地处山地,是一个镇级单位,海纬度偏高,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寒温干旱气候,冬寒夏凉。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1.5℃(1961年1月);仅次于黑龙江省的漠河县。<br> 这里的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这里的美景首先体现在它的自然风光上。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山脉,以及广袤无垠的草原和湖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些景色显得更加壮观和迷人,让人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br> 阿尔泰山是一座富含宝藏、矿藏丰富的山脉,当地人也叫阿尔泰山为金山。位于阿尔泰山地区的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1935年,苏俄地质队正式进入阿勒泰,经过重重筛选,最后把开采点定到了三号矿坑的位置上。<br> 可可托海内有80多种矿共生,主要有锂、铍、铌、钽、铷、铯等多种稀有金属,其中铍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和绿宝石、紫水晶、芙蓉石、石榴石、碧玺等产于花岗伟晶岩中。1951年中国和苏联成立合资企业进行开采,苏联人撤离后留下了许多俄罗斯式建筑,形成了这个工业小镇。不能忘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为还“老大哥”的债,这里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如今,矿山已经关闭,但它留下的遗迹和故事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br> 2005年,可可托海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可可托海镇成为旅游名镇占地面积788平方公里。景区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可可托海景区(即额尔齐斯大峡谷景区)是北疆有名河流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所在地,是以优美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和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为自然景色,融地质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br> 进入景区大门,再坐区间车沿着额尔齐斯河行十几公里,下车就到了景区最美的核心区。水,树,山,人。动静结合,缺一不可。有伟岸挺拨,有清泉石上流,有纯天然,也有蒙古包的渺渺炊烟,令你感受到天堂的美景,不忘自己还在人间。<br> 神钟山,又名阿米尔萨拉峰,为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在额河南岸平地拔起,海拔1608米,相对高差达365米,为阿尔泰山山景之最。因岩体发育平行山坡面的同心圆层状节理,受寒冻风化作用,沿平行坡面的节理不断地拆离崩解垮塌,使山峰的表面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从而形成钟状地貌。<br> 清晨,从北屯去往喀纳斯沿途风光美景。 北疆如果只推荐一个目的地,毫无疑问是喀纳斯。不到喀纳斯,不知新疆之美。喀纳斯,一个被誉为“神的后花园”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一幅色彩浓烈的完美油画。漫山遍野的绿树青草、举目可见的皑皑雪山、云雾缭绕的神仙湾、繁花似锦美如画的卧龙湾……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游客,都会被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所震撼。<br>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喀纳斯风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地带,景区面积10030平方公里。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异的自然景观、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与蒙古族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于一体。很难想象,在远离海洋的内陆中心,居然有如此一片仙境。<br> 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湖水来自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²,湖深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内陆淡水湖。<br> 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是因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谷风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二是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哲罗鲑)在作怪;三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奇景——喀纳斯云海佛光。<br> 喀纳斯的三湾指的是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三个地方。这里风景如画风光无限。每个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具有吸引力的一面,河流两旁的花草树木井然有序去又不那么整齐,仿佛是被艺术家刻意的摆放过一样。淡蓝色的河水倒映出蓝天白云美不胜收。泛黄的树叶落在水面随水流远去就像是一群小船。<br> 神仙湾是喀纳斯湖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这里的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分切成一块块似连非连的小岛,湖面背光看去,在阳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连树上的叶子都随风摇曳、闪闪发光,仿佛无数珍珠任情洒落,为此也被称为“珍珠滩”。加上常有云雾缭绕,山景,湖水,树木相映,如临仙境,神仙湾由此得名。<br> 月亮湾是喀纳斯最著名的景点。是卧龙湾河曲的延伸部分。喀纳斯湖在这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月亮湾会随哈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br> 月亮湾河谷两侧,峰恋叠嶂,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森林是有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疣枝桦的混交林,夹杂着少量的西伯利亚云杉,落叶松的最大树龄约在120年左右。<br> 在“湾月”之中巧有两座平坦小岛格外引人注目,犹如两只巨型脚印。有一种传说是西海龙王当年在此降服河怪时留下的脚印;也有人说是大脚嫦娥在凡间找不到丈夫而被迫上天寻夫时不小心留下的足迹;还有人说这是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追击敌人箭步如飞时留下的脚印。众说纷纭,让人产生无限遐想。<br>月亮湾的确美到了极致。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在不同的气候作用和光线照耀下,一汪水月不停地改变着充满神秘魅力的颜容,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彩画面。 卧龙湾<br>喀纳斯河从喀纳斯湖出来一路向下,长期侧蚀冲刷而形成一连串岸线曲折的小型牛轭湖河湾,卧龙湾是最下游的一个。卧龙湾的形成,应该与一次大地震有关。地震造成了卧龙湾下游的山体塌方,河道被束窄,河床抬高,导致上方河面变宽,水流变缓,年复一年,泥砂在河中沉积形成沙洲,造就了奇特的卧龙湾景观。<br> 卧龙湾的迷人之处,在于这湾浅水中那只栩栩如生的卧龙。传说很久以前,一条巨龙腾云驾雾在此戏水,忽然天气突变,顷刻间冰封雪冻,将巨龙冻僵在这里,所以得名卧龙湾。<br> 卧龙湾过去叫卡赞湖,翻译成汉语就是锅底湖,因其形状像锅底而得名。图瓦人世代深居大山,只见过锅底的形状,没有见过龙的模样。名字虽然不是很雅致,却也形象得很。<br>人常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许喀纳斯就是有了卧龙湾里的这条巨龙做头,才显得灵气十足,灵光四射吧。<br> 在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禾木村。这里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br> 进入禾木景区后须换乘景区的大巴方能去往各个景点。一路上云雾缭绕的景色,好似进入仙境一般。 自然永远超出我们可以形容的范围。村庄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山并不很高,上面有着成片成片如画般的白桦林。喀纳斯区域最美的秋色在禾木,层林尽染,绚丽多彩,是一处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 在这个童话一般的村落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全是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充满了原始的味道。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既保暖又防潮。<br> 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是禾木桥,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凛冽冰凉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样简单而纯洁,满岸的绿色植被被水气滋润,叠落出厚厚而浓郁的葱茏。<br> 站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空谷幽灵、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br> 哈萨克族牧民居住的毡房,外观与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略有区别。 五彩滩一河两岸,南北各异,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布尔津县西北约24公里的也格孜托别乡境内,海拔480米,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五彩滩地貌特殊,属于典型的彩色丘陵(或彩丘地貌)。岩层以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岩石色泽各异,五彩缤纷,状如彩色古堡、怪兽、峰丛等奇特造型的地貌,是典型的彩色丘陵,因此得名“五彩滩”。<br> 五彩河岸由流水侵蚀切割与风蚀作用共同形成。在阶地斜坡上沟壑纵横,沟谷与小土梁相间发育,高低错落,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分布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br>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的阿尔泰山,是世界上最长的支流河,全长共4248公里,在中国境内有546公里,流域面积可达5.7万平方公里,也是新疆第二大河,每年封冻期长达 5个多月。额尔齐斯河从新疆北湾地区出境,流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个国家,汇入鄂毕河后,再经1200公里注入北冰洋。<br> 到了福海,不去海上魔鬼城,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距离福海县城14公里的小海子东北岸的这座海上魔鬼城地处吉力湖东岸,乌伦古湖入海口,俗称东河口。 这片十分罕见的雅丹地貌,是南北走向,绵延十余里,坡体呈斗圆形,环绕着小海子吉力湖,坡体垂直高度平均可达20米。<br> 在魔鬼城里的悬崖峭壁上有着数不清的洞穴,使得这里成了鸟类栖息的天堂。每逢春、夏、秋三季,这里海鸥、野鸭、白鹭群起群飞,场面壮观,珍贵的白天鹅、婷婷玉立的仙鹤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它们时而掠过海面,时而在魔鬼城上空盘旋,在宁静中增添着生气与和谐。<br><br> 海上魔鬼城组成物质为1亿多年以前的白垩纪时期的沙页岩,因岩层各物质差异,故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含铁质的岩层为红色,含铁菱矿为紫色,煤层风化后,为蓝色岩相,泥质岩石则蜕变为黄色地层营造出了海上魔鬼城。<br> 乌伦古湖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麓的乌伦古河,蕴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乌伦古湖生长着贝加尔雅罗鱼、河鲈、丁鲅、东方欧鳊、白斑狗鱼等20多种土著鱼类。在乌伦古湖浅水域丛生着茂密的芦苇,在河岸上是迎风飘摇的红柳、争奇斗艳的花朵和特有的沙生植物。<br> 日落前的乌伦古湖。 最美的风景并不一定是景点。贯穿我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沙漠高速公路,S21阿乌高速于2021年12月25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一条链接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沙漠公路,全长342.538公里,几乎是一条直线,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准噶尔盆地腹地。S21公路腹地有180公里为无人区,路边美景,美不胜收,两边都是壮观的大漠戈壁地貌,沿途有绿洲、湿地、海上雅丹地貌、骆驼...<br>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关。<br>丘处机笔下《咏天池》里的这两句诗,将天山天池的宏伟壮丽刻画的淋漓尽致。天池古称瑶池,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天池”大约出现在不到两百年前可能是取天、神池两词各一字合成的。<br> 天山山脉 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山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br> 新疆天山天池,国家AAAAA级风景区。位于阜康市境内天山山脉东部最高峰博格达峰半山腰,是典型的高山冰石冰碛湖。天池在民间传说中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瑶池,雪峰辉映,湖滨云杉环绕,遗世而独立,美不胜收。<br> 天山天池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形状因原来为河谷而显得曲折幽深。经三次堆积后,在群山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洼地,堵塞了冰雪融水和高山降水,终碛垄高达286米,就这样产生了天池。<br> 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103米,面积4.9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br> 吐鲁番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自治区辖地级市。总面积69713平方公里。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br>吐鲁番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全年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鸡蛋”、“石头上烤面饼”之说。由于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br>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br>吐鲁番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4万多件文物,从出土文物来看,吐鲁番至少使用过18种以上的古文字、25种语言,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证明,吐鲁番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文化体系和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汇点。<br> 吐鲁番郡王府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务、指挥军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间吐鲁番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指挥的中心,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br> 其主人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追随、归顺满清政府,协助清政府击败准噶尔叛军、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为此得道乾隆的褒奖敇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br> 郡王府在1933年被盛世才的军队放火烧毁。后来根据史料记载基本按以前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布局和规模恢复兴建的。<br> 坎儿井,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在新疆大约有1700多条坎儿井,全长约5000公里,多数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地区。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耕地有七成是坎儿井灌溉,而且现在还在使用之中。<br> 坎儿井虽然名字是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实际上就是地下暗渠,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先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br> 郡王府旁的苏公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塔形伊斯兰教建筑。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时期维吾尔族著名爱国人士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之所以称作苏公塔,完全是因为该塔由额敏郡主的儿子苏莱曼建造完成,故得名于此。<br> 吐鲁番是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是全中国的五分之一。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葡萄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br> 吐鲁番葡萄干,是在日光下晒干或在阴影下晾干的葡萄的果实。做葡萄干的果实必须是成熟的果实。葡萄干内的含水量只有15—25%,其果糖的含量高达60%,因此它非常甜,可以保存很久。用砖搭成的阴干房四面墙上有许多墙洞,中间是木棍搭成的支架,将成熟的无核葡萄搭上,经过热风的吹,很快就能得到高质量的葡萄干。<br> 火焰山距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为青龙嘴,海拔831.7米。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主要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br>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br> 有人说,在新疆才有旅行的感觉。因为遥远,所以神秘。但当你站在这里,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去过,就再也忘不掉的地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