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视频——交河故城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新疆等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一个缺水地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新疆维吾尔族世代在戈壁绿洲从事农业生产,水利灌溉至关重要。闻名遐迩的坎儿井便是当地水利灌溉系统的一大特色。由于坎儿井灌溉系统构造奇特,作用非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苏公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苏公塔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即 1778年,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清朝吐鲁番王府第一代郡王、大清辅国公、参赞大臣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苏公塔为类圆柱形塔,耸立于清真寺前右隅。它造型别致,塔身与广州光塔相似,可能修建时有所借鉴。塔体自下逐渐向上收分,收分很大,愈上愈加紧缩,以浑圆顶益收结,顶上有塔刹。塔体外拼砖图案繁丽多姿,有十几种砖拼砌成的几何图案。塔内有72级螺旋形砖登道,可盘旋至塔顶,顶部有小阔楼,饰以棂窗,登台道采用叠涩砌法。塔内的中心柱由螺旋形梯道与塔体外壁联系。苏公塔基本不用木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吐鲁番回部札萨克多罗郡王府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距吐鲁番市区2公里,周围葡萄园环抱,环境优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吐鲁番郡王府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务、指挥军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间吐鲁番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指挥的中心。其主人额敏和卓不仅是当时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清政府的参赞大臣,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军事家。吐鲁番郡王府在历史上占地数百亩,有房数百间,设有议事厅、接待厅、正宅、清真寺、兵营、马厩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郡王接待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馕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