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的一部分。 9月29日,正是中华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是日上午,武威市首届家谱文献展评会在市图书馆三楼特色文献室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家谱收藏者、研究者代表,主办、协办单位干部职工以及闻讯而来的读者、市民朋友130多人参加活动并观展。 开幕式上,市文旅局二级调研员王树华在开展仪式上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市图书馆负责人介绍了本次家谱文献展评会的初衷和内容,宣读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老家河南家谱档案馆、沧州孔子学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姓氏学院谱海股份公司的贺信。 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专家、凉州文化研究院名誉研究员陈有顺先生代表家谱捐赠者、借展者、收藏者和研究者发言。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秘书长、武威市儒学文化学会秘书长孔祥荣先生致贺词。 据悉本次家谱文献展评大会由武威市儒学文化学会秘书长孔祥荣先生倡导提议并促成。<br> 本次家谱展评会,经过孔祥荣等当地谱牒专家积极征集筹办,参展家谱382函,既有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珍贵宗谱,也有大量民国时期的家谱,更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修的家谱。洋洋总总,令参观者啧啧称奇!<br> 这一次展评会,是西北中华姓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次空前盛会!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西北地区姓氏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也将极大地促进宗族团结与发展,更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武威历史悠久,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命名,五凉古都,是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联系的纽带。五胡乱华、中原陆沉,李暠建国西凉,成为中原士族的避难所,大量中华历史文献得以保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为开启盛唐打下基础。名胜古迹、雪域高原、绿洲风光、沙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华夏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团结睦族,勤劳智慧,纯朴善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这次家谱文献展评大会的举办,为西北人民搭建了一个享受传统文化、追求梦想的平台; 它是我们百家姓氏寻根谒祖,慎思追远,弘扬祖德,光前裕后,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大舞台; 是缅怀祖先、命脉传承、弘扬孝悌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基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修家谱即为祀的重要基础,修家谱、建祠堂、修祖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三大孝道,也是人生的三大追求目标,“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 家谱文化和地方文献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展的重要内容,是迁居外地的中华儿女寻根问祖的重要根据,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宗亲散居各地,家谱是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中华民族恒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盛会的举办,必将彪炳史册,对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p class="ql-block"> 这次展出的孔氏家谱,成为最大亮点,有嘉庆十一年孔氏宗谱,由孔庆廷、孔祥荣编制的长达30米的孔子世家.西林户全户吊线谱,有孔祥荣历年来为白银市、金昌市、张掖市宗亲编修的岭南派、西林户、官庄户、牟平派等支谱62本。著名书法家孔宪勇为展评会题写对联“典祀千秋祖德宗功传有谱,籍延百世英名清誉记为凭”展评会开幕式上,武威市儒学文化学会25名理事和众多孔氏宗亲到场,展现了孔氏家族慎终追远、光前裕后的良好家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字:孔祥荣</p><p class="ql-block"> 摄 影:三木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