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晈兮《商报文艺副刊》(2023.10.21)

康乐人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出皎兮(《湛江晚报》<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09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古老的月亮,在一个古老的中秋之夜,从海上冉冉升起。月光皎洁如银,把清辉洒在了浩瀚的夜空。就在这时,有位年轻女子出现在了月色之中。她的美貌、她的娴雅,让一位年轻男子瞬间痴迷。自此,男子情思满怀、愁肠满怀。这份情啊,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成为永恒。两千多年来,有多少人在月下与这位男子产生过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打《诗经·陈风·月出》开了先河,月亮就有了思念的味道,无数文人骚客品读诗经,演绎出了无数个月亮下的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篇便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领略到的,不只是月亮从海上升起时的雄浑壮阔,也品尝到在同一个月亮下,天各一方的二人,彼此思念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仙李白仿佛对月亮情有独钟。思乡时,以月寄情;得意时,以月抒怀;落魄时,以月解忧。在他的笔下,常常是月随心动,月亮早已不单单是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似一抬头一低头的触景生情,却是脱口而出的诗中经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是在遭遇坎坷时,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向她诉说心中的孤寂与苦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尽显诗人豪情及宏图大志,大到想要腾空而起,上天揽月。这种昂扬的气势和对理想的追求,令人鼓舞。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正能量满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轼生性豁达,生活中不拘小节。在那个丙辰年的中秋夜,竟趁着酒性,斗胆向青天发问:明月几时有?醉意中,词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而无法入眠,便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以释愁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农人们大多不懂得吟诗赏月,但并不影响月亮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我的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他们的一生,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八月里,割谷晒谷,摘棉收豆。还记得小时候,秋天里,母亲总是远远地从夕阳下走来,满身披着的霞光耀眼夺目。不是挑着担就是挽着筐,带回的总是满满的收获。这一点,不光是我,就连我们家的猪呀鸡呀都看在眼里,心中有数。它们对于母亲的回家,表现出的热情和激动远超过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并不识字,可对于有些农事和自然现象的表达却是一套一套的。记得有天傍晚,她冲着我捉的蛐蛐儿说:“七月蛐蛐儿在田里,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蛐蛐儿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那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意思,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为了教孩子,我读到《诗经》,才想起母亲当年说过的话,原来这是《诗经》里的内容呢,顿感惊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对待月亮一样,农人们虽不谙诗词歌赋,但他们在用另一种形式传承文化。比如,口口相传的《诗经》;比如,在中秋之夜月圆时,在桌上摆满食物,感恩月神的护佑并祈求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