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轶事(一)原创

培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堂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的年轮拨回到五十四年前,一九六九初,一辆解放牌汽车迎着初春的晨曦,带着丝丝凉意静静的驶出了营地,沿着312国道向开远方向驶去,车上的我带着一脸的茫然最后一次把头探出窗外,看着被薄雾笼盖着的小屋,昨天还缠绕在父母膝下,今天又将再一次出门远行,踏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路,开始了人生旅途的又一个新起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校早已停课闹革命,校园冷清门可罗雀,失去了往日的盎然生机,那么多学生被拒绝门外,参加曾经流行一时的造反活动,书是没法再念下去了,继续读书以成为泡影,上大学的梦想嘎然终止,读书梦被突如其来文化大革命彻底颠覆了,也许上山下乡就是知识青年的最好选择,很多同学早已先一步分配到云南的瑞丽、保山,记得昨天还和同学站台离别相送,今天就踏上了奔赴广南的征程,同学们天各一方四海为家从此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旅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了鸡街就是盘山公路,车辆沿着陡峭的公路缓慢的行驶在崇山峻岭之间,一边靠着陡峭的山崖,一边是万丈深渊,这里的公路坡道多,弯道多刚走过一个“之”字形,紧接着就是一个大回环,弯弯曲曲的道路在车头前慢慢变直被甩到了身后,变速杆在驾驶员的手中灵活的变换着,随着发动机引擎有节奏的轰鸣声,汽车平稳的爬过一道坡又是一道坡,车过山顶回头瞭望才感觉到曾经走过的路就像一条金色的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把一座座高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抬头看一只苍鹰盘旋在蓝天白云下,伸展着矫健的翅膀随时准备去迎接暴风雨的考验,我们何妨不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鹰,跨出校门走入社会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他们的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车辆在沙石公路上颠簸着,随着车轮的摇晃朦朦胧胧中过了开远,一路向北朝着文山方向驶去,远远望去对面山腰上低矮的“三七”棚一片片、一排排覆盖在山坡上,随着车轮的滚动渐渐的被抛到了身后。下午时分车辆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广南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南县于明朝洪武十五年被设为广南府,到公元138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镇守云南,官兵与随军亲属开始就地屯田戍边,兴修水利,随后汉民的大量涌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放后设县,广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原东门城楼就修建于雍正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找到知青办后,办理完各种手续,被安排在招待所,第二天还要步行八十多公里才能到国营堂上农场,这里没有公路不通汽车,只能跟随跑运输的马帮,马帮还得根据货物流量来安排行程,什么时候走再通知我。本想可能还得在这里逗留两天,不一会就有人通知我说,正好你们农场有一个参加学习班的,今天结束了明天要回去你就和他一起走吧,行李随马帮给你带过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刚微微发亮,薄薄的晨雾夹带着露珠弥漫在等待破晓的晨曦之中,空气中丝丝凉意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多吸几口只觉得浑身清爽如沐春风。不远处渐渐显现出一个人影慢慢走来,可能就是同行的伙伴,走近一看竟是一位女同志,只见她眉清目秀齐肩短发,高挑的个头挺直的腰板着装朴素,庄重大方,热情不失温雅,开朗更显活波,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因为是共同的目标和历史的命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成为了知青大军中的同行者,在简单的介绍后踏上了一天艰辛的旅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出城关踏上了通往农场的马路,说是马路其实就是驮货马帮走的林间栈道,山峦连绵起伏,小路曲径通幽在林间穿梭在山中环绕,丛林密布杂草丛生。遮天蔽日薄雾弥漫,空气清新心广神怡就像后来人们所说的身临人间仙境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路走来才知道她姓徐,考入中专没多久就停课了,后来就成了支边青年,再后来就和我们一样被分配到了堂上农场,安排在农场广播室工作,这次到县城开会散会后顺便把我带上一起返回农场。她性格开朗,知书达礼落落大方善言谈不拘束,虽然比我早来一年,熟知当地风俗民情,一路走来既是熟悉的向导又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有她的陪伴一路上不再寂寞也不感到孤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山里的马帮路饶山而行,路面狭窄荆棘丛生野生古树的根鼓出路面,像老年人手背上的青筋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艰苦岁月的磨难,他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不变的原始生态。正是因为这里的地势险峻沟深密壑和交通不便,才得以保存了这里的一片安宁,免遭战火袭扰,保持着原始的村寨部落鸡鸣狗吠随遇而安。也正是这里的十万大山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了科学文化先进技术的流入与当地农耕经济的发展的交融,保留了这里未被外界侵入的原始生态和一片净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顺着马帮路一直往深山里延伸,穿过苗族村寨,路过壮乡竹楼,傣族的竹寨彝族的村落都被渐渐的甩到了身后,这里的人们虽然服饰不同语言不通但淳朴的民风古老民俗都刻在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不论遇到什么难事和碰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人帮助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渴了路边有山泉水,饿了这一路没有饭店,她带着我在村边找了一户人家,经交谈同意在他们家搭伙,男人下地干活去了,只有她在家帶孩子,喂猪喂鸡舂米烧饭,院落不大还算干净整洁,四周绿树环绕遮阴蔽日,我们没有进屋在院墙边石头搭成的桌子边坐了下来,才感觉浑身酸痛双腿发紧,舒展一下身躯活动一下筋骨紧张的神经才缓慢的松弛下来,树荫下凉风习习吹走了一路的疲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午饭很简单,玉米饭,把包谷磨碎先煮开锅再放到木桶里蒸,菜就是辣椒煮豆子连汤带水,包谷饭倒上豆子汤就是一顿美餐,包谷的清香在辣椒的刺激下吃的满头是汗,好像一人还加了个鸡蛋,简单的一顿饭,让人记忆犹新,水是山泉水,食物是纯天然,没有污染没有添加,水的甘甜谷物的醇香原汁原味,弥留着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最淳朴最原始的味道,一辈子难以忘记,吃完饭后按规定一人缴了一毛多钱半斤粮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道别了热情好客的乡亲,继续踏上去农场的小路,山路弯弯没有尽头,山外的人想走进去,山里的人想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围城吧,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保留着最原始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几乎与外界隔阂,很少有人能翻越传统世俗的大山去闯荡外面的世界,知识青年的生机和活力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宽广的视野,震撼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世俗观念和传统习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着走着已是夕阳西下,终于走出了大山,美丽的坝子呈现在眼前,四面群山环抱,河水穿山而过,劳作了一天的壮家姑娘在水中梳洗扮妆,顽皮的孩童在岸边尽情嬉戏,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叼在嘴里的烟袋锅忽明忽暗一闪一闪,年轻后生扛着犁耙吆喝着牲口漫步在归家的田埂小路上,好一派田园春色黄昏牧归图,寨子里已是炊烟袅袅伴随着潮湿的薄霧环绕在山腰,昏暗的灯光透过茅屋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只有河边的水车吱吱嘎嘎声声作响,似乎再向后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天赶往的目的地就是坝美镇,这里是大山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商品流通的集散地,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农场专门为过往马帮和出门办事的人提供食宿方便的机构也设在这里,设施虽简陋却很方便有吃有住已是很满足了。说是镇只是比村寨多了个邮局,有个商店,除了赶集平时人并不多,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马帮带来了山外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吸引了寨子里人们惊奇的目光,大山外的精彩世界与古老村落的习俗在这里交融碰撞相互吸引相互共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佛晓启程,踏着被露珠打湿茅草覆盖着的山路,置身于弥漫的晨雾中,吸到第一口清新的空气就让人感到震撼,她边走边对我说,你看那山背后就有一个美丽的壮乡寨子,自古以来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外界断绝联系,进村仅有一条水路还得穿山而过,四面群山环抱,青山披彩妆,绿水泛清波,梯田环山绕,茶树满山坡,自然的美、原始的美、古朴的美、纯真的美交织在一起就像镶嵌在深山里的明珠。没想到大自然精心雕琢百般呵护保留下来的山水美景,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走进画里是人间仙境跳出画面就是世外桃源,身临其境意在其中无限遐想,无论是深山密林还是田间小路都充满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因赶路紧迫,没能够观赏到壮乡的美景,以至多年后才知道不期而遇又擦肩而过的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坝美村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往前走过了八达乡就看见脚下的一条河,她跟我说这就是驮娘江,驮娘江发源于咱们县的莲城镇,源头称“达良河”山高壑深,两岸藤萝绕壁密树参天,山涧水急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喘急奔流咆哮而下,进入坝子后河床变宽水流开始缓慢起来,往东流入右江,经“滇”入“桂”最后汇入珠江,成为珠江水系最古老的源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传说在西汉时期,年逢大旱土地龟裂,水源干凅,一青年为救母背母亲下山找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河边,谁料母亲已经干渴而死,青年悲痛欲绝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青年孝心救母,把这条江称为“驮娘江”流传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驮娘江逆流而上,江水在峡谷中奔流,河道宽时水面平静和缓,狭窄时奔流咆哮,江水拍打堤岸的轰鸣声在山间起伏回荡,走出很远了还在耳边回响,没想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告别驮娘江继续踏上茶马古道,走过坝子爬上安浪山在山腰里穿行,望着山下静静流淌的达央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在青山绿水之间环绕。可能是因为劳累已没有心情观赏美景,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前移动,遇到坡缓平坦点的地方找了块石头坐下,喝点山泉水稍作休息,她又给我讲起了坝美镇的风土人情和堂上农场的历史变迁和当今的现状,当年堂上农场的前身大多是知识分子和部队复退人员,近几年支边青年的涌入和知识青年下乡增添了农场的活力,使沉默多年的农场焕发了生机,农场有三个农业生产队,一个有点工人性质的基建队,堂上队就挨着场部隔路相望,其他两个队离场部都很远,只有基建队人气最旺,可以不干农活,要知道能分到基建队就等于进了工厂当了工人一样。说着说着不由得想起当工人和农民就跟选择生产队那么简单,我没得选择要么工人要么农民明天就知分晓。我也知道分到基建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宽慰自己也只是想想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抱着幻想继续赶路,直到太阳慢慢躲进了山坳,留下的最后一道晚霞映红了天边时,我们满身疲惫拖着不太听使唤的双脚,经过两天艰辛跋涉终于在天黑前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堂上农场已经依稀可见,想马上走近他尽早结束那段艰苦的旅途,又不知道明天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只知道新的一天在向我们召唤,以后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劳动托起一个梦想,靠自己的双肩担起一个世界,既然一只脚已经跨进来了,就要迈好明天这一步,就像身后的这条路,经历了千辛万苦翻过高山跨过江河,路途遥远颠簸坎坷但都被踩在脚下,再往前看是一条望不到边看不到尽头的路,还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坚持走下去,只有不停步才有望走到下一步,走进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迈好第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谢网络支持,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