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里,有很多习俗。对于久在外地生活的游子,有些习俗,渐渐的淡忘;而有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是越来越模糊,似乎觉得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何谓“习俗”?专业的含义大概需要“砖家”来解释或定义。</p><p class="ql-block"> 我来说说我老家的几样习俗。</p><p class="ql-block"> 比如今晚,中秋佳节,便有些约定俗成。在老家,一般不说什么“中秋节”、“团圆节”,老家人直截了当的叫着“八月半”。</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在老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仪式,阖家团圆、寄托思念的一个仪式。</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在外地的人,只要有时间,都得赶回来,陪老人坐坐,陪孩子玩玩,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团圆饭。</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家家户户要放炮祈福。老家叫“敬月光”。为什么要“敬月光”,我不知道,想必是这晚的月光最为动人明媚。母亲告诉我,月光必须敬,八月半就得敬菩萨敬月光,这是传统,也是传承。</p><p class="ql-block"> 摆上烛台,端来香炉,摆满贡品,燃烛焚香、放炮烧黄元……</p><p class="ql-block"> 敬祭的桌子摆放有讲究,不是通常的坐北朝南,而是斜向东方,母亲告诉我,敬祭要正对着月亮。</p><p class="ql-block"> 贡桌上摆上贡品,有菱角、月饼、莲藕、苹果、柿子、葡萄、香蕉、桔子,还有三碗水……</p><p class="ql-block"> 别问我为什么摆这些,我个,我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母亲也不知道,我问过她了。</p><p class="ql-block"> 想必,这是代代相传,含义已不一定清晰,但程序和内容却是不变的,这就是习俗的本意了。</p><p class="ql-block"> 不妨来看看这些贡品:</p><p class="ql-block"> 月饼(老家叫“月光饼”),本就是团团圆圆的象征;无论在天南海北,八月半都要吃月饼的;</p><p class="ql-block"> 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在外的游子回家的也罢,无法回家的也罢,一生都得平平安安才是;</p><p class="ql-block"> 菱角,寄托着大人们期盼孩童“聪明伶俐”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莲藕,心眼多,是聪明智慧的代名词,莲藕还寓意好运连连、连年有余;</p><p class="ql-block"> 葡萄,成串多粒的果实,其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多子多福的寓意不言而喻;对老人而言,多子多孙,几代同堂是他们莫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还有,柿子、香蕉、桔子,莫不是圆满、红火之意。</p><p class="ql-block"> 至于,这三碗水,我无从考证,无非是清清白白、水到渠成的愿景吧。</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在我儿时,还有一桩趣事——“偷月光”。确切的说,是偷月光饼。</p><p class="ql-block"> 孩童们,是早早就期盼“八月半”到来的,一是八月半,家家户户都得杀鸡宰鸭,美餐一顿是无比幸福快乐的事情;其二就是“偷月饼”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敬菩萨的时候,是不能够关大门的,八月半的贡桌贡品是放在院子里的。</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谁说的,偷得别人家的月饼,吃了长劲、腰不疼。</p><p class="ql-block"> 于是,八月半这天,我们几个屁孩,早早吃完晚饭,聚在一起,躲在墙根下草垛里,单等谁家放炮完毕,就奔谁家院子里去,猫着腰,蹑手蹑脚,迅速的把桌上的贡品拿走一半,是的,拿一半,不能全部拿走,得给主人家留点。这也是约定俗成……</p><p class="ql-block"> 家里主人一旦发现,也得象征性的骂上几句,吼上几声,然后愉快的收拾贡品,洗脚睡觉。</p><p class="ql-block"> 主人是希望孩童们吃了贡品长劲、腰不疼,这是农村人的质朴,你们何苦要“偷”,拿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记得有一次,河西征家二大妈家,大概光顾的“小偷”太多了,一拨一拨的,居然把二大妈家的月光饼全偷光了,我还记得二大妈的哭喊:“细麻腿子哎,我咯的是月光饼啊,不是粘烧饼嗝,你留点把我吃吃撒……”。</p><p class="ql-block"> 毕竟那是物质匮乏短缺的年代,二大妈自己的孩子们都没有尝一口月饼,偷月饼的孩子们是有些过分了。而今,早已没有八月半“偷”月饼的了,我不知道是物丰富了,还是习俗丢了。</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是偷过月饼的,偷过不止一次。</p><p class="ql-block"> 八月半的习俗,我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如:除夕夜习俗,有三件事:</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敬菩萨,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这个传统,从我记事起一直以来还是延续着,家家户户在年三十的上午,都要把大门外面清理干净,换成崭新的一副寓意吉祥向上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当下与以往不一样的是,现在家家户户贴的对联,基本上都是从镇上买来的,或者保险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赠送的。我小时候,则是自己写春联、刻花边。从上学后,每年的寒假,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春联。几个小伙伴集中到一起,买来红纸和笔墨,剪裁、试写……更为重要的是,写什么,也需要小伙伴们独自解决。</p><p class="ql-block"> 刻花边,是一项精细活。刻刀的制作很繁琐,用钢锯条磨,布条包裹成把手;钢锯条不太好找,小伙伴们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寻摸,见到哪家在做木工活,就在一旁守着,期待木匠能够断掉一根锯条。还有,花边样子,聪明的小伙伴会把上一年的留一张,但日期又不对,上一年是1975年,这一年则是1976年,就需要把“5”改成“6”……所以,往往那时候花边总有一个数字是歪歪扭扭的。</p><p class="ql-block"> 除夕的下午,贴对联、粘花边,是小孩子必须完成的除夕任务。家家户户门口门楣,贴上崭新鲜艳的春联花边,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布满村落。</p><p class="ql-block"> 记得儿时还有个习俗:除夕夜睡前,妈妈会给每个人发一块糖,放在枕头下,叮嘱孩子们:早起醒来第一件事是先吃糖,不能先开口说话,自己把糖放嘴里,吃完了,才能说话。</p><p class="ql-block"> 我很长时间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实际上,简简单单的一颗糖,里面有很多的道理。妈妈在传承着习俗的同时,实际上也是给孩子们一次人生的教育:新年吉祥,孩子们一睁眼,先吃上一颗糖,开始了甜蜜蜜的一个新年。这种寓意,实在是太直接了。</p><p class="ql-block"> 敬菩萨、年夜饭,不必一一详细述说了,除夕夜的三习俗,形成了过年的仪式感,也就是所谓的“年味”。为什么现代人觉得年味淡了?我想,通过这些习俗,大体能够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还有,清明节的添(填)坟、祭祖,端午节包粽子,七月半烧纸,十六夜跨火堆,这些习俗,老人们仍然遵守着祖制,虔诚而认真,能不能代代相传,我有点也不看好……</p><p class="ql-block"> 习俗,是,挥之不去的村落文明、文化!</p><p class="ql-block"> 习俗,是,传承!是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习俗,是,村落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