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呈现形式。为了让教师们更深入的实践与转化新课标,借鉴和学习省内、国内名校名师的优秀案例,切实有效地将新课标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于22日—23日派出16位数学教师参加云南大课堂在昆明市举办的“2023年云南省小学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转化培训”。</p> <p class="ql-block"> 百分数从数与代数领域调整到统计与概率的领域,这是《标准(2022年版)》中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变化最大的一点。此次活动为了凸显新课标中的这一大变化。由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傲菡和全国名师吴正宪老师进行《百分数的认识》的同课异构教学。</p> <p class="ql-block"> 22日上午第一节由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傲菡老师拉开序幕。她结合学生进行投篮这一具体情景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统计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接着吴正宪老师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学生自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吴老师还为我们梳理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的三个水平:(1)字面水平:认识到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2)算术水平:百分数是表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百分数有利于进行比较和判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时让学生明白百分数就像一把“尺子”</span>;(3)统计水平:百分数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百分数和平均数一样,能够表达随机数据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通过大量的数据,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对随机数据的刻画与表达,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意识。</p> <p class="ql-block"> 通过吴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白统计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事物的分类,能绘制统计图表,能计算平均数和百分数,面对大数据时代,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特别是在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从而感受数据的力量,逐步学会思考、表达与交流合作。</p>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明通小学教师、盘龙区区级学科带头人刘纲老师执教《 线段、射线、直线》。他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点动成线,在线上有很多个点。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经历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过程,了解他们的表示方法,同时教学中,他关注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研训员,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蔡宏圣执教《倍的认识》,他基于一年级的知识“同样多”,让学生明白同样多的“一份”就是“一倍”,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角度 ,为这个单元上了一节“种子课”,让我们真正明白单元整体教学不是改教材,更不是把五六节课压缩成三四节课来上,而是对单元知识进行“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勾东联西”。</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在他的讲座中指出,整体教学最重要的两点是:教出知识的逻辑性,教出知识的统一性。</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第一节,由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周佳泉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苏亚娜执教《铁链中的数学》一课。</p> <p class="ql-block"> 苏老师大量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法,即操作直观、动态直观、对比直观,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两个合在一起短了,从简单出发回到直观,也就是回到儿童思维的起点。本节课关注问题是解决策略的多样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把两个进行拼组</span></p> <p class="ql-block"> 苏老师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校正、应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解决了重叠的部分在哪里?它是怎样产生的?有几个这样的重叠?并对重叠问题的解法进行归纳、建模。</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徐斌老师进行执教《分数的意义》。他从分数的字面意义引入:分数即分一分,数一数。</p> <p class="ql-block"> 他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看广告。围绕华罗庚的名言:“ 数源于数” ,让学生理解数概念的本质就是数计数单位,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初步让学生感知分数可以分为:分和数(shǔ)。通过让学生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让学生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单位。</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在讲座《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中,强调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关注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的具体要求;教学的实践路径。指出在新课标中的变化: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的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 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p> <p class="ql-block"> 同时指导教师们对于《课程标准(2022版)要读多遍、背大段,夯实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也改出了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充分的说,充分的感悟,最后逐步归纳。</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建议老师们对于单元课堂要进行准确定位:“种子课”,要慢慢教、细细学、深深悟。“方法生长课”,要注重迁移、比较和关联。“思维拓展课”,要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单元复习课”,要注重结构、注重关系、重深度。</p> <p class="ql-block"> 最后节由昆明市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教务主任、昆明市教坛新秀、昆明市李惠萍名师工作室学员韩斌执教《植树问题》。</p> <p class="ql-block"> 他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白植树问题的本质是通过一一对应找到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让人对植树问题的模型了然于心。课终一句“通过学习,哪一个环节让你印象深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自我评价,而且对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进行了评价。</p> <p class="ql-block">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次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转化培训,不仅让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掌握了新课标的整体方向,如何践行新课标?相信老师们会继续循道而行,努力做“新课标”的践行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踔厉奋发、凝心聚力,再启新篇!</p> <p class="ql-block"> 图片:全体培训教师</p><p class="ql-block"> 编辑:毕兴艳</p><p class="ql-block"> 初审:毕兴艳 郭凯华</p><p class="ql-block"> 终审:冉志荣 王 瑾</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