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月到中秋分外明,但是小地方的人不用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地方是熟人社会,父母和子女大多隔着一碗汤的距离,虽然“窝里佬”没多大出息,但是却充分享受了亲情。男儿志在四方,仗剑走天涯,自是豪迈;老婆孩子热炕头,虽然清贫,却也温暖。各有千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想起以前在农村老家的一个又一个中秋节,老家叫这个节为:八月十五。此时,麦已入仓,洋芋也挖回家晾着待入窖,菜地里,疙瘩菜、菜瓜、萝卜等菜也已成熟,农时也暂无特别要紧的,忙碌了好久的农民,终于可以借着这个月圆之夜 享受丰收的成果和难得的闲暇时光带来的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把水果、自制的花馍馍摆起来,“摆宴宴”(音),是八月十五节最有仪式感的一项内容,母亲们早早的操持起来,这一天,要做月亮、蟾蜍形状的花馍,晚饭后,把枣、梨等水果和花馍馍摆在桌子上,小孩子们之间则互相串门,玩耍。也可以结伴去偷菜,八月十五晚上如果谁家菜地的菜被偷了,是很正常的,这一晚上的规则是“偷菜不算偷”。农村的晚饭吃的比较早,八月十五晚上,游玩结束,十点左右,可以再来点夜宵,享受偷菜的成果。我的记忆里,这样的经历有过一次,在烧麦草的大锅里,炒了一盘疙瘩菜,(是和小伙伴合作偷来的,不知那家的甘兰),吃什么不重要,一轮明月当空,这样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快乐并没有减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儿时的小伙伴跟我说起她小时候八月十五“摆宴宴”的往事,她们兄妹三个刚摆好的“宴宴”被村里的小伙伴一抢而空,三个失落的,难过极了……那时候摆的宴宴只有啤特果,花馍馍,自家种的葵花盘而已[微笑]。岁月如梭,她不说,我却是已经忘了还有这样一个“抢”的情节。如今,水果,各种月饼一应俱全,孩子学了中医课,也跟我谈养生,要营养均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想起我十八岁的中秋之夜,我去村里的集中供水的井里挑水,遇到第二天即将出嫁的幼时玩伴,和她聊了一会,不胜唏嘘。第二天,她出嫁为新娘,我继续踏上赴外上学的班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夜,在家给从大学放假归来的孩子做饭吃,然后和母亲在小区散步,抬头仰望一轮明月,这个中秋节,平静,安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