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中秋节,我都要写一篇中秋望月、中秋思乡、怀念儿时过中秋等文章,今年也不例外,再写一篇中秋思绪的文章,以抒发心中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团聚,把酒言欢,享受着这血脉相连的人间亲情。</p><p class="ql-block">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的周代,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祭”。中秋时节,气温已凉,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秋祭的活动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p><p class="ql-block"> </p> 为什么人们要把8月15这一天称为“中秋”呢?因为每年的这一天正在三秋(秋季三个月)最当中,所以称"中秋“。<br> 中秋节原来是庆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肆庆祝,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风轻云淡,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燃火塔等活动。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r><br><br> <p class="ql-block">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虽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还有好多人因种种原因无法与亲人团聚,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种种情思寄托在明月中,用明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盛行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描写中秋节所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中秋赏月的诗句,成为千百年来咏颂中秋的最佳名句。</p><p class="ql-block"> </p> 张老伍 2024年9月17日(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