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行漫笔</p><p class="ql-block"> ——陪同蓝显忠将軍滇西行</p><p class="ql-block"> 滇西之行,一次軍旅生涯的回望,一生战友深情的体验,一次历史的穿越,一次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一,滇西之行</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蓝显忠参谋长答应龙建刚和杨正勇,带着他们沿将军从軍的路走一遍。今年六月与蓝将軍在遵义老家相聚,再提滇西之行。三年后终于成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9日,从北京、广东、重庆和贵州,汇集春城。昆明市人大副主任郭子贞在西山脚下,滇池之畔的裕丰源酒楼,精心安排接风晚宴,战友乡友二十余人参加。蓝将軍介绍了此行的动因和人员,郭子贞副主任明确了协调人和联络人,对滇西行作了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晚宴结束前,郭副主任专门叫歺厅老总给每人安排一碗河南侩面,提议为此次会面干杯!</p> <p class="ql-block"> 二,黔北,滇西</p><p class="ql-block"> 1968年,蓝显忠从黔北播州应征入伍,随部队转战滇西。数年之后,我从播州参军,来到大理宾川,分到三营炮连。蓝显忠时任7连连长。从此相识,未曾相忘。</p><p class="ql-block"> 黔北,滇西;滇西,黔北;看似亳无关连,然而,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听我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先说远古。《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由此衍生了一个成语:“夜郎自大”。《史记》一语,竟使黔人名声受损,在外受人嘲笑。</p><p class="ql-block"> 言先出自滇王,夜郎王只是重复了滇王的话。但问题不在“滇王”和“夜郎”,而在“自大”,妄自尊大,导至夜郎、滇国灭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说唐朝。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播州数遭南诏侵扰,攻陷播州三年之久,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朝廷下诏招募勇士征讨,太原人杨端与其舅谢将军入朝应诏,率领令狐、成、赵、犹、娄、梁、韦七姓山西子弟南征,平息南诏之乱, 开启对播州700余年统治。 </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取道播州,准备平灭元军在四川、云南的势力。派使者联络播州杨氏。播州21世土司杨铿审时度势,率领官员归顺,亲率播州步兵二万、骑兵三千,助明军南征攻占云南,为明朝统一建立大功。</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版图上,滇、川、黔领地相互交织、时有更替。</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为争取西南早日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云南、广西、贵州三省,组建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为解放西南边疆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黔省,有“贵州文化在黔北”之说。这是因为,有“汉三贤”赴中原学习汉文化,带回贵州传播,加上播州统治阶层的推崇,促进了黔北地区文化繁荣,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 在滇省,南诏和大理国的建立,滇西文化影响全滇。听龙教授讲,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滇西是云南文化的起源和重镇。云南文臣武将、文化名人,多数出自滇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除文字外,莫过于建筑。滇西民居、寺庙教堂以及古城遗址等,气势恢宏,庄严大气,突显汉唐风韵。</p><p class="ql-block"> 从黔北到滇西,让我对民族地区历史人文有了新的领悟:</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地区,谁先学习接受汉文化,就会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就会高于其它地方;</p><p class="ql-block"> ——哪个地区遵师重教,重视教育,这个地方就会人才辈出,逸辈殊伦,群贤毕至。</p><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我们的真正的出发地应是黔北播州,穿越滇西。是一次历史之旅,文化之旅,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三,南诏与大理古国</p><p class="ql-block"> 南诏国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王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诏皮逻阁兼并其它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封“云南王”。</p><p class="ql-block"> 南诏古国首府位于大理巍山县。国境包括今云南全境,以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存在160余年。</p><p class="ql-block"> 天复二年(902年)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短短的几十年内,政权几经更替。大长和国被大天兴国灭亡,大天兴国又被大义宁国取代,最后大理国取代大义宁国。</p> <p class="ql-block"> 大理开国是公元937年,当时还处在唐末大乱世的五代十国。后晋(沙陀人石敬瑭建立的政权)的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等灭了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大理),国号“大理”。后来高氏掌权,成为大理实际话事人,而段氏则沦为傀儡政权。</p><p class="ql-block"> 大理国经历了后汉、后周、两宋,公元1253年,被崛起的蒙古所灭。大理国较长,有32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我特别关注大理,因为,这里曾是我们老部队軍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四,陆军第十一軍</p><p class="ql-block"> 1969年,根据形势需要和軍委命令,组建了陆軍第11軍。1985年百万大裁軍,撤销11軍,保留31师,并入14集团軍。11軍存在16年。五任軍长,四任政委,少数尚存,多数已逝。通过軍史片采访,军长中我熟悉了解的有三位。</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组建11軍首任軍长董占林。2011年蓝显忠将軍带着我们编撰11軍军史文献片《滇西劲旅》,到北京采访董军长。谈到老部队,87岁董军长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多小时。从中可以看出,老軍长对老部队倾注身心,感情深厚。这支英雄部队的作风,传统和“亮剑精神”的形成,是老軍长带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是两山作战时的马秉臣軍长。他的过人之处是,慧眼识人,调兵遣将。31师能圆满完成收复者阴山,取得“代价小,战果大”的辉煌胜利,与老軍长善于选将用兵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第三位是末任軍长廖锡龙。者阴山一战成名,在不到一年内,由师长、副軍长到軍长,名扬全軍。我们拍摄原11軍纪实片时,曾几次到已任軍委委员,总后勤部廖锡龙部长办公室,一方面汇报,更重要的是,想现场拍摄采访老首长,被他婉言拒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首长说了一句话:11軍的组建和撤销,都是党中央、中央軍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正确决策。11軍为维护西南边疆安全稳定作出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1985年两山轮战期间,时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董占林,在老山战场与成都軍区副司令员廖锡龙相逢,成为軍史一段佳话。 </p><p class="ql-block"> 五任軍长中,唯有首任军长和末任軍长健在。一位组建,另一位撤销,历史作了这样的安排。 </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福老首长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五,会说话的树</p><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故地重游,看望老部队。然而却有:“秋风落叶别恋伤,物是人非两茫茫。相遇不记曾相识,岁月无情尽沧桑”之感。 </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老部队、老营房早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了大理宾川,炼洞镇边上几个高地,是步兵91团营区,只有参照那几棵高大的桉树,才能勾起我们当年的回忆和联想,辨别团部机关和各营连所处方位。团部老房子已重新修建,成为民兵训练基地。大树无语,唯有我知,我们在树下留影作念。</p><p class="ql-block"> 保山93团新营区,已成为32旅营房。旅参谋长带着我们参观营区连队,介绍部队装备和训练情况。市区内的老营房,当年91团曾在这里驻守,早已开发为民宅小区。唯有团部一侧炮连的三棵大榕树,枝繁叶茂,迎风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老团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唯一改变不大的是大理軍部,现成为31旅旅部。在旅政治部主任陪同下,参观办公区、将軍林,当年召开11军成立大会的軍礼堂,已改建为軍史馆。院内一棵四周圈围,有1200余年树龄的罗汉松,树形古雅,终年常绿。相传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与南诏王异牟寻“苍山会盟”时所植,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同时,也见证了11军的短暂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每一处都看得认真,每一句话都听得仔细。蓝参谋长边走边讲,讲述当年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古树旁,礼堂前,大门边,我们合影留照。</p> <p class="ql-block"> 六,91团、93团</p><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重点是大理宾川和保山,原91团和93团驻地。</p><p class="ql-block"> 蓝显忠将軍40年軍旅生涯,可作这样划分:在部队20年,先后任连长、副营长、40师副参谋长、93团团长,重庆警备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分别在11軍、14军和重庆警备区三个軍级单位工作过。在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20年。这样的经历,在部队将軍中实属少有。</p><p class="ql-block"> 我在91团任宣传股长时,有一次陪团领导下部队,站在山梁上,远望鸡足山,这位领导说:“小游,你知道我们团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领导吗?你看,鸡足山就像一面旗帜,后面跟着千軍万马。”我不懂风水,无言以对。</p><p class="ql-block"> 离开91团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以其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为荣。退休后参加编辑原11军军史文献片《滇西劲旅》,到保山93团采访,参观团史馆,才知道在31师三个步兵团中,93团组建最早,成立于1937年,首任团长为开国大将吕正操。</p> <p class="ql-block"> 在边境作战中,两个团队都有非凡表现。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中,91团战功显著,团队荣立二等功;1984年两山作战,93团担任者阴山主攻,圆满完成收复者阴山作战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91团换防老山再立新功。两个团队战中涌现出大批英模单位和个人,打出国威军威。</p><p class="ql-block"> 此段经历让我感悟到:感情很重要,但容易让我们看问题出现片面牲;多见多闻,客观比照,认识事物才会更全面。</p><p class="ql-block"> 每支部队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历史和传统作风,是凝聚官兵,激励斗志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七,团长和三位团政委</p><p class="ql-block"> 1985年蓝显忠从国防大学返回14集团军,先在40师任副参谋长。1987年初,93团问题较多,在军范围选调他和高炮团童恩德到93团任团长、政委,就是要他们改变团队局面。</p><p class="ql-block"> 蓝显忠任团长只有近两年时间,但他对团队感情很深,官兵的对他的感情更深。他和童政委带领一班人,从教育,训练,管理多管齐下,在较短的时间里,改变了团队落后状况,重塑了这支部队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蓝团长知兵爱兵,知人善用,发掘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受到官兵拥戴,书写他軍旅生涯的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底,蓝显忠被軍科院选调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 今年在大理,和童恩德政委先后两次接触,听他讲述93团的故事,对童政委顿升敬意。1991年老兵退伍期间,团队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特大枪案。总部、軍区和军师四级工作组进住团队,侦破案件,查找原因,总结教训,稳定部队。</p><p class="ql-block"> 古言道:“大事难事看担当”,童政委在关键时发揮主导作用,主动担责,体现了宽阔胸襟和担当精神,保护了大批干部。后来到师里帮助工作,任政治部主任,大理軍分区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时间、经历,会让人反思提升。退休后的童政委心态平和,乐观向上,平易近人,是非成败,已成笑谈。</p> <p class="ql-block"> 原93团赵正文政委,转业到保山市财政局任副局长,后来任国资委主任,退休时解决二巡。听他介绍,退转在保山的93团官兵有300余名,他是理所当然的领头人。保山第一歺饭他安排在宾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其中陈述了一位地方领导的三句话,引发联想深思。讲一个人要“好讲话,讲好话,话好讲”。蓝将军对此作了深度解读,说赵政委表面是讲话,实质讲的是做人,要“人做好,做好人,好做人。”赵政委有内涵,会做人,不然,在地级市解决二巡极其不易。</p> <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来回9天。整个活动,沿途安排,由原93团副政委,转业时任集团軍防化团政委郭子贞统筹策划,统一调度。</p><p class="ql-block"> 蓝显忠任团长时,郭子贞任通信连指导员。用郭子贞话讲,是蓝团长发现了这个人才,提升他任宣传股长,从此改变人生命运。他视蓝显忠为人生中的贵人,数十年铭记在心。我和郭子贞相识,是蓝将軍数年前来昆明时介绍的。此次西行,加深了解。他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在团政委岗位上转业,从宜良县委副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昆明经开区党委书记,昆明市人大副主任,每进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奋斗和能力智慧。</p> <p class="ql-block"> 他精明能干,能说会道,语出惊人,有两句话说得经典:“领导对部属政治上的关心是最大的关心,部属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领导最好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我在云南多年,知道很多軍队转业干部到地方都干得不错,也有任县长、书记的。但我要说,像他这样优秀的少有。他的人生,充满传奇。同行者都有一个共识,如果遇到好的生态环境,他将有更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作为在机关工作多年的部队退休老干部,我深知,此次西行,能够安全圆满,快乐满意,其间饱含着组织协调者的诚心、热心、精心、细心和艰辛。代表同行者,深深致谢!</p> <p class="ql-block"> 八,在保山</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理,第二站是保山和腾冲。经过永平,观看了93团老营区,已成民兵训练基地。93团后勤处长、贵州毕节人赵祖华和其他几名战友,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自建的团史纪念室,收集了很多珍贵资料,蓝参谋长为纪念室题词,合影留念。午饭丰盛,品尝到正宗永平黄闷鸡。</p><p class="ql-block"> 保山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70千米。世居少数民族13种,是傣泰民族的发祥地,中国著名的侨乡和“滇西粮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保山,汉代起设永昌郡,曾发生过哀牢归汉、永昌建郡、邓子龙戎边、滇西抗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里曾留下永历帝、徐霞客、徐悲鸿、马可波罗等人的足迹;曾养育了“九隆传人”柳貌、蜀汉名将吕凯、“永半朝”王宏祚、回民领袖杜文秀、民国元老李根源、一代英哲艾思奇等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 保山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时光洗磨,酿制了无比丰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国版图上开发较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疆地区,是中国面向南亚和西进中东的重要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保山,和二十年前面目全改,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在保山市郊的太保山上,修建了一座气势宏大的名人堂,陈列着当地的先贤名人、文臣武将、文化名流,以及为保山作出贡献的英模人物。每逢周末节日,家人带着小孩到此游揽参观,是生动形象的传统和励志教育。</p><p class="ql-block"> 在保山,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说。杨慎、杨升奄。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国人皆知,但后面情况知之甚少。他因得罪皇上被贬谪永昌郡(今保山)三十余年,终老于此。但文彩依旧,留下诸多奇诗妙文,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永子棋院和永子厂。听公司总经理介绍,大楼是辛维光任云南纪委书记时,建议修建的,在这里举行过世界围棋大赛和多次国内比赛。大楼顶层,可环视全城,堂内设有棋盘坐位,取名“颠峰对绝”。</p><p class="ql-block"> 永子厂在郊外几公里的小镇上,文化遗产,手工操作,现场观看生产过程。同行中只有龙教授懂围棋,特别兴奋地说:“在外地只晓得云子,到保山,才知道云子中的珍品是永子,产于保山。”</p><p class="ql-block"> 一座名人堂,一位著名文学家杨慎,一名哲学家和他《大众哲学》,一牧小小的永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保山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保山,真正的宝山。</p> <p class="ql-block"> 九,到腾冲</p><p class="ql-block"> 去腾冲,经芒市,93团战友安排我们品尝了正宗的傣族盛宴。</p><p class="ql-block"> 腾冲在保山西部,是保山下属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常住人口64.3万人。历史文化名城,文献之邦和翡翠之城。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派有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为“极边第一城”。</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军侵占腾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成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沿腾冲周边主要旅游景区有腾冲火山热海、和顺古镇、高黎贡山、松山抗战遗址、滇西抗战纪念馆、杨善洲林场等。</p> <p class="ql-block"> 在腾冲,由郭子贞副主任在93团时就结识的老朋友罗亚林老总接待。罗总一家,待人真诚好客,爽直大方。他在市内建有客房,却安排我们住在热海景区内的宾馆,精心安排,一直陪同,参观艾思奇故居,游揽和顺古镇等景区、品味过桥饵丝。特别感动的是,夫人带着省体校上学的儿子从昆明驾车返回腾冲,设家宴为我们送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名城,礼仪之乡,罗总一家如大滚锅般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p><p class="ql-block"> “万状腾冲喷地火,满腔炽热是民情。”</p><p class="ql-block"> 腾冲,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p> <p class="ql-block"> 十,战友情深</p><p class="ql-block"> 陪同蓝显忠将军滇西行,一方面看望老部队,更重要的是会战友,叙友情。</p><p class="ql-block"> 滇西之行,先后接触数十名93团和91团战友。亲身感受他们对团队老领导的敬重、感恩和真诚,以及浓烈的軍旅情怀和亲如兄弟的战友深情。接触滇西战友,有一个共同感受,他们普遍能力素质强,始终保持了軍人本色和部队作风。在部队很优秀,到地方干得好,退役退休再创业成效显著,罗旭华、付明、刘秋乐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地,争着抢着安排,原定在保山两天里,由保山贵州商会史会长安排一歺饭,后来被推延到晚上喝茶吃烧烤。每去一处,战友们热情款待,有迎有送,列队敬礼道别。过去在部队才能见到的情景,再次出现。龙教授,杨正勇特别感动,我们也深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返昆晚饭是云南贵州商会安排,三十位的大圆桌滿坐。纷纷向蓝将军敬酒合影,汇报了商会情况。蓝将軍勉励大家,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为贵州人争光。</p><p class="ql-block"> 9月27日送行宴,罗旭华战友安排在他的会所。罗旭华先后在团、师、军、大区组织部门任职,从组织处长自主择业创办公司,有浓厚軍旅情怀,在会所宴请将軍老领导达百余人。晚宴气氛热烈,人人争相发言,周金城老师赠书法作品,龙教授的诗朗诵,郭子贞的西行小结,蓝参谋长的临别致词,将酒宴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一路同行,也让我们彼此加深了解。我和龙教授、杨正勇三年前在佛山,一起编辑蓝将軍軍旅纪念册,这次同行,加深了解。龙教授是苗族,舅舅参加地下党,解放后担任县长,龙教授作的视频节目充满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杨正勇为政府和企业作决策咨询,观察时势有自己独特的视角。陈云峰和吴剑雄原在重庆警备区训练大队是搭当,自主择业再创业,形影不离,亲如兄弟。</p><p class="ql-block"> 蓝参谋长和我、龙教授及杨正勇同乘一辆车,一路讲得最多的是老团队和他与郭子贞数十年相识相交的故事。驾驶员杨怡年轻帅气,从小就有从军梦,因手腕甩伤未能如愿,技术过硬,安全圆满,热情服务,受到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佛说相逢即是缘,那么八九天的同行相处,还有几十年的相往,一辈子的战友情,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滇西之行,充满欢声笑语,感受战友情深。</p> <p class="ql-block"> 十一,回望历史</p><p class="ql-block"> 商务车在宽阔平坦的高速路上快速前行,两旁青山绿水和富有特色的小镇民居向后移动。然而,我的思绪没有同步向前,却在向后回望。</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出差,从大理宾川乘車出发,到昆明要两天;回遵义老家探亲,往返路途需要近十天。如今,从大理开车到遵义,只需一天,改乘高铁,只要6个小时。从而可见,祖国南疆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让我即高兴又有些失落。高兴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失落的是日渐远去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期间,我曾多次赴滇西。乘坐北京牌吉普车,沿着婉延曲折的滇缅公路翻山越岭,缓慢前行。沿途的山水草木会给我们讲述当年这里发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云南举全省之力,边设计边修建,在一年多时间里,修通了数百公里的滇缅公路。运送官兵、物资的汽车和骡马队,日夜奔忙在这条生死线上,为夺取全面抗战胜利提供保障,赢得时间。</p><p class="ql-block"> 路经松山,我们停车,沿着当年的战役遗址走了一圈。松山战役又称松山会战,是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攻至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历时95天,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是抗战中最悲壮、最惨烈的一段历史。身处异国,孤军奋战,缺乏物资给养,11万大军仅有4万余人长途跋涉、历经艰险回到祖国,7万英魂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p><p class="ql-block"> 这次到腾冲,我们参拜了贵州省统战部率各部门、企业及乡友捐资修建的“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刻有碑文,摘录部分,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让我来陪伴你,我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我的英雄,我们来了,带着家乡的气息,来陪伴你来了。……我知道啊,悲伤已微不足惜,纵然我泪雨千行,也抵不过你内心的一丝凄凉。……我的至亲的人啊,你血染沙场,却未能马革裹尸,你长眠于异域,却想魂归故乡。</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华夏儿女不会忘记,你是国人的骄傲、世代的丰碑、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永生赞美,我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松桃县苗族后裔,著名媒体人龙建刚和杨正勇,敬献花篮,用汉、苗两种语言,向烈士表达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拟做一期视频节目向世界发布,我们一行列队在纪念碑前鞠躬致礼。</p><p class="ql-block"> 蓝参谋长对此极为重视,称这是滇西之行最神圣、最有意义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十二,西行随想</p><p class="ql-block"> 黔北——滇西</p><p class="ql-block"> 历史名城——南昭古国</p><p class="ql-block"> 红色之都——文献之邦</p><p class="ql-block"> 茅台酒,羊肉粉,豆花面,糯米饭——三道茶,大理砂锅鱼,保山面条,腾冲过桥耳絲……</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把两地相提并论,是因为,除了历史人文的相近相似外,还连接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军旅历程和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 这些看似毫无关连的地名物语,蕴藏着一代人的儿时梦想,青春韶华,岁月印记和人生回望。那里有我们的初心,那里是我们的来时路,那里是我们的出发地。</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洒下汗水和辛劳;经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锤练成钢……</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们送走了上百年;</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们迎来了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们踏上了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文/游德远</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向所有至亲至爱的人们致以双节的问候和献礼。)</p><p class="ql-block"> 2023—09—29于春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