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先看原文:</p><p class="ql-block">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p><p class="ql-block">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p><p class="ql-block">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p><p class="ql-block">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均富”的思想,并认为只有得道的君主才能使社会实现“均富”,实现社会平衡发展,达到社会和谐安康。</p><p class="ql-block"> 老子首先给人们讲了天道与人道的正反之别。老子说,天道的法则就像拉弓射箭一样,瞄高了就压低一点,瞄低了就举高一点。这就是有多余的就减少一些,有不足的就补足一些,这就是天道,也就是“道”的法则。但人道却不是这样的,而且恰恰相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百姓的生活本来就很艰苦,缺衣少粮没钱,但还是要上缴苛捐杂税;统治者及其臣子们本来就锦衣玉食、余钱众多,收上来的苛捐杂税还要继续分给他们,导致“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状况。</p><p class="ql-block"> 针对这种社会现象,老子仰天长叹,谁能拿出自己有余之财补給天下不足的人呢?现实中是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了,只有靠得道的统治者来实现这一目的了。</p><p class="ql-block"> 老子得出的结论是,要实现天下“均富”的目的,就要靠“道”、靠得道之统治者行道。因为只有得道的统治者才能做到做了有益的事情而不认为恃一己之力,有了功绩也不以功劳自居,不愿意把自己的贤德显示在百姓面前,也就是他的清静无为、无私寡欲,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道”的法则。</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章的翻译是:</p><p class="ql-block"> 天道的法则,不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吗?瞄高了就压低一点,瞄低了就抬高一点。有余的就减少一些,不足的就增加一些。</p><p class="ql-block"> 天道的法则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而人道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是减少不足的,以奉养有余的。</p><p class="ql-block"> 谁能将自己有余的补给天下不足的人们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得到。</p><p class="ql-block"> 所以,有道的人有所作为也不恃为一己之力,有了成绩也不以功臣自居,是他们不愿意显示自已的贤能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