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从湘潭来到深圳生活后,有个夙愿,就是游览攻略一百个景点,现在也许刚刚过半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趁着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我们前往探访深圳古迹“赤湾左炮台”。乘坐地铁9号线并换乘12号线到达赤湾站,从A口出来便到了赤湾路,然后向右转进入左炮台路,直走即到达左炮台。</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一到左炮台,就看到了用石头做的拱形的门,门上从右到左刻着三个书法字“左炮台”。这是修缮后的城门,看起来很新,没有历史的沧桑感。进了拱形的门,就是一段沿山而上的台阶,台阶的右边立着几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林则徐的诗词,其中有1990年江泽民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而题写的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了左炮台后,我们终于看见了那雄伟的炮台。几棵活了一百多年的古榕树将它们那粗壮的根须,深深地扎在炮台下的墙体里,与城墙紧紧地纠结在一起,几乎与城墙融为一体,没有肥沃的土壤,它们却枝繁叶茂,生命,竟是如此的坚韧;生命力,竟是如此的旺盛。它们也同这古炮台一起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赤湾左炮台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有七间房,分别为兵房,官房、神堂、厨房,弹药库等。从炮台内还曾发掘出当年炮台士兵用过的陶瓷器皿、枪弹,匕首、炮弹等。还有二十多枚用瓦片磨成的红、黄色的象棋子,是当年士兵所用的。南面上部的炮台上,一门“佛朗机”古炮静静的躺着,非常厚重,虽然炮已经锈迹斑斑,满是沧桑,但还依稀可以看出它威武不屈的雄姿,炮口直对伶仃洋,雄视珠江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台的北侧,是一尊林则徐雕像。腰佩长剑,手持望远镜,凝视着伶仃洋,威风凛凛,让人看了油然而生敬意。林则徐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赤湾左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原分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12门,都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现只有左炮台保存完好。1983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湾炮台踞山面海,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势,箝制赤湾港口,雄视伶仃海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主要的海上屏障。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炮台亦为林则徐胜利禁烟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利用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大败英国侵略军,书写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光辉一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左炮台的山顶上,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放眼望去,码头上排列着一排排集装箱,有货船在搬运,边上还有打渔的渔船、繁忙的工厂与雄伟的高楼大厦,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但是一百年前,这里爆发了鸦片战争。赤湾左炮台承载了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见证了过去的战火纷争,见证过历史的屈辱,也正在见证着祖国的不断强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