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方案的研究,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高我市高二年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9月27日至28日,滨州市高二历史教学研讨暨教材培训会在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成功举办。</p> <p class="ql-block">会议由滨州市教科院高中教研室主任、历史教研员曹大梅主持。</p> <p class="ql-block">27日下午,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陈月红老师执教了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滨州市第一中学程晓楠以及博兴三中张红霞老师指教了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三位老师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大胆整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精心设计问题,教学环节层层相扣,受到与会老师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陈月红老师在上课</p> <p class="ql-block">程晓楠老师在上课</p> <p class="ql-block">张红霞老师在上课</p> <p class="ql-block">下午最后一个环节,曹老师给与会老师提供了三个讨论题,分别是:(1)高二和高一教学有何不同?(2)教学是教知识?教素养?还是教关键能力?以什么方式去教?(3)如何使用教材?与会老师分成8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28日上午,8个小组的代表围绕昨天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简短而概括的发言,以及对昨天三位老师的观摩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曹老师对老师们的发言和思考进行了总结。</p> <p class="ql-block">专题交流环节,博兴二中袁北京老师首先做了《基于大概念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袁老师首先解读了什么是历史大概念教学。然后袁老师围绕自己在选择性必修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实践谈了谈他对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1.选择性必修一中的大概念到底有哪些?2.大概念从哪里来?3.如何在大概念引领下确定关键问题?4.如何在大概念引领下进行情境与问题设置?5.如何在大概念引领下进行学生活动设计?这些思考让与会老师深受启发,对今后的教学也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随后首师附中刘永波老师做了《选必二教学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刘老师先从课程结构—模块结构—单元结构—课时结构—活动结构分析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经济与生活生活》的架构逻辑。然后刘老师对选择性必修课程《经济与生活生活》的教学实施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一)“选”“必”融通,构建关联形成结构——深度学习;(二)突出单元立意,设置单元目标,整体设计问题——单元主题教学;(三)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学科大概念教学。这些建议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刘老师的教学实践,对选必二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最后曹老师做总结发言,对高二历史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实施大概念教学。大概念教学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接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大概念教学侧重的不是史实的教学而是观念的教学,老师教的重点要聚焦课标要求中的每课的认识而不是具体史实。二是实施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去理解大概念,是论证式的教学,论证我们提炼的大概念。三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比天大,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老师们要把每一课设计好,把每一节课上的更有质量。四是认真研读《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对照《滨州市中小学达标课堂评价标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曹老师所提的建议既有高度、深度又切合高二历史教学实际,这些建议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曹老师对高二历史教学提建议</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学研讨会至此全部结束。最后祝老师们双节快乐,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