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九年制学校•德育】中秋节传统文化习俗

金州宝地

<p class="ql-block">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和家人欢乐团聚共享亲情的同时,一起来多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感悟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争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p><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诗词共赏</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月夜怀念远人。</p><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p><p class="ql-block">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p><p class="ql-block">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p> <p class="ql-block">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关于中秋节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p><p class="ql-block">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p><p class="ql-block">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p><p class="ql-block">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p><p class="ql-block">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中秋节咏月。</p><p class="ql-block">  《嫦娥》</p><p class="ql-block">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p><p class="ql-block">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p> <p class="ql-block">  北宋苏轼最为有名的《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中秋节

八月

月饼

唐代

传统节日

诗人

但愿人长久

中秋

仲秋

十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