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慧聚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而如今位于昆山开发区太仓塘南岸,洞庭湖路西侧的慧聚寺则重建于2005年。寺庙集慈善、文化、宗教、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华东地区首创的以“闽台”风格、鹿港特色规划而成的寺庙建筑群。两岸开放以来,昆山是江苏省乃至整个大陆台商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超过十万名台商在这里创业生活。慧聚寺中的天后宫成为了华东地区广大台商及本地信众的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使妈祖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纽带。 二〇二三年九月廿七日,经过数月的酝酿,乘地铁十一号线开通之机,我们这帮老头老太终于可以从苏州坐地铁前往昆山,免费赏秋色,游古迹。 <b>寺院一隅</b>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b>台湾街</b>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李文娟 ▽照片提供:李文娟 <b>游览</b>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孙泉妹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因无知违规在寺庙里拍了几张照片,请神灵宽恕息怒。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照片提供:张卫平 <b>休息并午餐</b>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奚文山 ▽照片提供:奚文山 <b>老年伉俪</b> ▽孙泉妹夫妇合照。 照片提供:华 悌 ▽周金水夫妇合照。 照片提供:华 悌 ▽陈炜君夫妇。 照片提供:华 悌 ▽陈炜君、周金水两对夫妇合照。 照片提供:华 悌 <b>花絮</b> ▽杨咏雪同学都来到地铁站了,结果她的鞋子开胶让她不得不放弃出行,真是无比遗憾。 <p class="ql-block"><b>集体照</b></p> ▽照片提供:华 悌 ▽照片提供:华 悌 <b>篇尾寄语</b> 马恒蓓看了先发的集体照调侃说:只见高中元拍照时总是三心二意,不与众人聚焦,别具一格!难道这是聪敏人求异思维或跳跃思维的特征?? 奚文山说:……感谢同学们感谢华悌兄,精彩的昆山慧聚寺,领略了闽南台海建筑风貌习俗,一碗囟鸭奥灶面则将昆山风味推向舌尖,华悌兄的跑前跑后将同学情谊充分发扬,呵呵,希望11月初再聚首! 李文娟说:今天乘车真是太顺利了,刚出白河潭地铁站,一辆“专车”等着我们,我们全体人员包了,上齐就开车;回来也没错过昆山~白河潭的26路,又是刚走到车站就上车,真是选了个黄道吉日。 <p class="ql-block">陈炜君同学说:华悌同学今天忙前忙后为我们大家服务,辛苦了!真的谢谢他了!看到他拍的这么多相片真好,值得留念!</p> 总之,华悌、王鸿甫和李文娟同学为大家的精心服务受到了一致好评,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