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得敬仰,但不迷信。关于对联的“上仄下平”之我见

幽兰

<p class="ql-block">  一切文学的艺术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歌赋中的音韵平仄格律要求当然也不例外,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内容。</p><p class="ql-block"> 对联,也是一种对平仄格律有一定要求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人们都约定俗成地把它分为上联和下联,加上横批,而形成一种完整的表达思想内容的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人们(主流的思想)都把以仄声收尾的句子视为上联,而把平声收尾的句子视为下联。否则,就不是对联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就这一话题谈一谈我的观点:</p><p class="ql-block">既然一切的艺术形式都是为句子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如果“上联以平声收尾、下联以仄声収尾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思想内容、朗诵时更能抒发写联人的情感,这种形式又为何不可以叫对联呢?! 至于从古至今的许许多多的“上平下仄”的人们公认的优秀对联,我就不一一例举了。</p><p class="ql-block"> 制定对联的规则,恐怕还是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吧?</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指出:“启功等大师就说过对联须上仄下平!”,对此,我认为:大师得敬仰,但不能迷信。因为任何人都会有历史(或时代)的局限性。(例如启功大家的“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的观点,今人大多不认可而肯首王力大师和清代诗人王士祯关于“孤平”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网上见有位老师讲:对联是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要“上仄下平”,因为仄声收尾表示话未讲完,平声收尾给人觉得话才是讲完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联是不是从律诗而来还值得考证。究竟是对联的产生早于律诗,或是律诗的产生早于对联,不属于本文想要讨论的范畴,在这儿就不作过多的言词。我想谈的是该老师讲的“仄声收尾表示话未讲完,平声收尾给人觉得话才是讲完了”的观点,纯粹是自园其说,无稽之谈。是彻头彻尾的谬论。懂格律诗的人都知道,格律诗一般都是押平声韵的,但也有押仄声韵的。如柳宗元的七绝《江雪》:</p><p class="ql-block">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p><p class="ql-block">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p class="ql-block">难道押仄声韵的《江雪》,给人的感觉是话没讲完吗?该诗写得不好吗?押仄声韵的《江雪》不是诗吗?!中国语言大师王力在其所著的《汉语音韵学》中也从未论说过“以仄声收尾的句子表示话未讲完,平声收尾的句子才感觉话讲完了”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另外,又有老师讲:“《江雪》不是近体诗或格律诗”。言外之意,就是说:对联从律诗而来、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而古体诗不属于同一类型(或领域),不能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须知,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而古体诗也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只不过古体诗的格律要求相对简单和宽泛一些。本文讨论的话题或内容,均属音、韵引出的问题,都属于同一领域或范畴的问题。如若一定要用完全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且是押仄声韵的诗来佐证,王维的《竹里馆》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就是完全符合格律诗要求而且是押仄韵的格律诗。</p><p class="ql-block"> 我上述的观点并非是要彻底推翻传统对联的规则,而是觉得对联的规则应在未来的的发展中更科学、更合理,旨在充实和丰富对联的内容和规则。正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幽兰建议:判断、或划分对联是上联或是下联的标准应是:</p><p class="ql-block">(1)以对联的书写方式或挂摆的位置来确定:面向对联,以人的右侧方为上联,左侧方为下联;横批须从右至左书写(若是上下书写的对联,写在上面的为上联,下面的为下联,横批须从左至右书写)。</p><p class="ql-block"> 换言之,上联可以是平声收尾或仄声收尾,下联可以是仄声收尾或平声收尾。需要强调的是:联内和上、下联之间仍须遵循现行对联规则规定的要求(诸如平仄、词性、句式等等)。</p><p class="ql-block">(2)用尾字是平声或仄声来划分和断定上、下联的对联规则是不科学和不合道理的。</p><p class="ql-block">癸卯(兔年)初商于幽兰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