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黄河在数千公里长的水路上,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兰州城在甘肃省中部地区,这一带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四周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黄河从山中穿流而来。 在兰州城西南方一百公里左右的上游,黄河流经被称作“黄河三峡”的炳灵峡、刘家峡和盐锅峡。这里黄河的水和岸边的山,多彩而奇特。 刘家峡在黄河三峡中居中,自上世纪中期筑坝建起水电站后,刘家峡形成了一片狭长而开阔的湖面。黄河在此安静了下来,泥沙沉淀,水变成了青绿色。 站在刘家峡的龙汇山上,可以看到两条大河河同框的景观,一黄一绿两股鲜亮但颜色完全不同的河水,隔山而来。 如果不说的话,很难想象上边这条金黄色、卷着泥沙的浊流并不是黄河,它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洮河。<div> 而近处的这条清澈、碧绿的才是黄河。两条大河在刘家峡汇合,终于相融而去。</div> 还有一处河水青黄相交、“泾渭”分明的景象,是在刘家峡水库的入口。上游黄河带着黄色泥沙,冲出炳灵峡,汇入清澈、宽阔的刘家峡水库。<div> 在刘家峡库区中乘坐游船,驶过这条分界线,阳光下,蓝天、白云、青山、碧波和金色的黄河水,多彩纷呈,目不暇接。</div> 炳灵峡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都很“赞”的好去处。<div> 峡谷里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形色各异。</div> 炳灵峡有一处名叫“大寺沟”的沟壑。大气的名字和高高的崖壁上挂着的“炳灵寺”三个大字,昭示着这里的不凡。 迎面是新修复的山门,走进去却没有看到堂皇的大殿和寺院。 然而,这里隐藏着一大批始建于北魏时代的珍贵石窟和佛教造像,风格独特,数以百计,是我国著名的早期石窟之一。炳灵寺也正是以此而驰名。<div>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确定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炳灵寺石窟就入列其中。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存,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iv>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龙兴寺、灵岩寺,北魏至明清时代持续营建窟寺。现存石窟佛龛216个,石雕像680尊,泥塑135尊,壁画900多平米。 其中最著名的,是雕刻在崖上的这尊大佛。高近30米,安然稳坐在陡峭的石壁上,在黄河边狭窄的沟壑中,对面是高山,脚下是河谷,气势如虹。 <p class="ql-block"> 黄河继续流向兰州城,在河道北侧临近兰州城的地方又是一大片景色独特的山峦。</p><p class="ql-block"> 连绵成片的山丘,如波浪起伏。山体的颜色不一,红色、青色、白色相间,一幅幅丹霞美图,颇有中国水墨画的画风。</p> 兰州古称金城。黄河进入兰州城区,最先到达西固区的古金城故地。早在汉代,即因这里是守卫中原、前往西域的重要渡口,设立了金城县,“控河为险,隔阂羌戎,河西雄郡,金城为最”。<div> 如今在黄河南边的山脚下,西固区的金城公园内,一座高大的金城文化博物馆,详细记述了兰州与黄河的故事,重现了从金城到今天兰州的历史演进过程。</div><div> 受命在这里“临河筑城,镇守边邑”的西汉将军李息的雕像伫立在广场上。</div> 兰州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渡口,古时长期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渡送人员和物资,明代才有了浮桥。直到光绪年间,与德国洋行签约,耗银16万余两,建造了水泥桥墩的钢铁大桥,时名“第一桥”。<div> 铁桥1928年改称“中山桥”,抗战时期为力图少被日机瞄准轰炸,桥身原来醒目的橘红色被改成了现在的灰色。</div> 黄河在兰州主城区依山而流,北岸的山都不大。其中的朝阳山,与著名的白塔山紧邻,但看上去更是普通无奇。<div> 但朝阳山上有一座纪念亭,使得这座小山显得高大起来。</div> 兰州独特的山水地形,使之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战略物资中转站。日军机多次前来轰炸铁桥和机场,兰州的上空发生过多次的空战。<div> 石碑和石牌上,刊刻了当时的战况,以及在空战中献身的部分中苏官兵的名字。</div> 兰州城中流淌的黄河,平和美好。无论河面上还是河道旁,都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流过兰州城,黄河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