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寻踪】石门十三品之《石门颂》

庐陵茶人阿鹏

<p class="ql-block">在陕西省秦岭山间有一条著名的石门褒斜道,在经历了水与火的淬炼后被人们开凿成隧道。约2000年前,先民们凿山为道,修桥渡水,依山傍崖构筑天梯云栈,修建了号为蜀道之冠的褒斜道,也开凿了最早的人工穿山通车隧道之一——石门。近二千年来,过往的仕官商贾和文人墨客在岩石身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书迹墨宝印记,其中就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人们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span>今天随着历史岁月的洪流滚滚逝去,这十三方石刻躺在了汉中市博物馆透亮的展柜里,依然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追捧!</p> <p class="ql-block">石门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的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是蜀道的重要部分,系东汉年间所开,后来在隧道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大量题咏和记事。1970年因修建石门水库,只得将淹没库区内最受推崇的13件摩崖石刻迁至汉中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石门十三品是指褒斜道石门内外十三种摩崖石刻的总称。这些摩崖石刻分布在石门隧道两壁或褒河两岸悬崖上,包括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刻石。它们是凿刻在石门隧道两壁或褒河两岸悬崖上的刻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地位。</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在石门故址的石刻有104种,仅石门内壁就有34种。上自汉魏,下至明清,俨然一座石刻宝库。其中13种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出类拔萃,蜚声古今,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而在石门十三品中,最著名的是《石门颂》。</p> <p class="ql-block">《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石刻,又称《石门颂》,它和《西狭颂》、《郙阁颂》号称我国汉代摩崖“三颂”,其汉隶被誉为“汉人极作”。文字记叙四川武阳人杨君,名涣,字孟文,多次奏请废子午道,复褒斜道,至延光四年(125年),朝廷允许,褒斜道得以恢复。到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刻石颂赞杨涣。史书上没有此事记载,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p> <p class="ql-block">《石门领》是摩崖隶书,原刻为竖立长</p><p class="ql-block">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p> <p class="ql-block">东汉建和二年(148年) 十一月,汉中太</p><p class="ql-block">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写的一篇颂词,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门领》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p><p class="ql-block">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宇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石门领》为汉隶中奇纵怒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p><p class="ql-block">‘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领》对后世影响很大。</p> <p class="ql-block">以《曹全碑》、《华山碑》为正宗的那种起伏分明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态,在《石门颂》中并不怎么讲究,因为它是刻在高低不平的粗糙岩面上的,书写者也无法写得精丽,加上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一种具有朦胧之美的神韵。清刘熙载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书概》)正是此石刻都具备的,尤其在用笔上具有篆意,尤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石门领》的结字大小不一,酒落有致,纵横劲拔,流露出天真、飘逸的新奇之趣。</p><p class="ql-block">前人评此石刻是隶中之草,与其它汉碑相较,确可看出其纵横变化更为突出。由于这是刻在石壁上的缘故,不可能像丰碑巨碣那样作精雕细刻,只能依着岩面的起伏作点画的权变安排。置之险地而后生,反得意外之趣。细观此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字的结体与后来出现的竹木简犊的小字很相近,由于点画的错落,不但使许多字的结体出现新的体势,而旦加强了字里行问的特别趣味。有的字如出现新的体势,而且加强了字里行问的特别趣味。有的宇如“命“开“通”等的竖笔特别长,这在汉来石刻中是少见的。但在竹木简中常可看到这坐目录写法。此碑之字有的结体可以说是放大了的竹木简上的结体,如“为“帝“寒“废”守2厉州八”荒”等。</p> <p class="ql-block">摩崖刻石,尤其是《石门领》,将隶书的整饬变为灵动,把规整变为奔放,它的笔画,逆入逆出,含蓄蕴藉,横画不平,坚画不直,行笔处又道劲有力,如挽舟逆行,力逾千钩。转折处或方或圆,又往往《石门颂》断笔另起。笔画横竖撇捺粗细变化不大,就是燕尾或捺画的末端,也不过分加重。其线条之流畅道劲,在古代刻石中都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清末民国书法篆刻家张祖翼:“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凡几,竟无人学 《石门领》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法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国学者康有为 《论书绝句》:“餐霞冲采绝人烟,古今谯可称书仙? 石门崖下遗摩碣,跨鹤骖鸾欲上天。”</p><p class="ql-block">日本当代书法家牛丸好一:“《石门领》兼备秦汉古铜印结构法度,可以说一个字就形成一个壮美的小宇宙,是极优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近代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平碑记》:“其用笔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六朝疏秀,皆从此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门颂》的魅力表现在其书法艺术上,它是东汉中后期十分成熟的汉隶作品之一。可以设想,把如此规模宏阔的文章要书丹镌刻在幽谷中的石门石壁是何等不易。但从全局来看,整篇风格统一,字体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富于生命,充满灵动之感。尤其竖笔拉长的“命”“升”、“通”诸字保留了汉代简书的遗韵,在全国现存的汉代石刻中绝无仅有。《石门领》古拙、飘逸的鲜明个性,影响着自清代碑学以来活跃在中外书坛上的书法家。中国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封面的隶书“辞海”二字,就选自于《石门颂》。</p> <p class="ql-block">因此,《石门颂》历来被称为草隶鼻祖和楷模,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既整齐规范,又富于变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绳墨,笔势纵放,奇趣横生。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笔画粗细虽区别不大,但每一笔画却变化多端,用笔挥洒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画瘦硬,结构疏朗,飘逸有致,笔隶中带篆、带草、带行,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p> <p class="ql-block">由于《石门颂》详细记载了由于认为破坏、战争摧残以及大自然的风雨侵蚀造成了褒斜道碑阻断以及人们对其进行修复的艰难过程;歌颂了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便利交通的事迹。 也正因此《石门颂》是以大自然中的特殊实物为裁体,而非在皇室礼堂或者各类石碑之上书写,因而少了很多拘束却多了奔放与自由,也更易抒发笔者的真情实感。</p> <p class="ql-block">附:【《石门颂》全文解读】</p><p class="ql-block"> 笔者以为《石门颂》由序、颂、款、补四个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从“惟坤灵定位”到“以明厥勋”是《石门颂》的序文。</p><p class="ql-block"> 序文的开头“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一段描述了褒斜道的地理特点及山川走向。颂文描写褒斜谷道谷(颂文中误将“谷”刻为“余”)水势浩大,通达八方,充盈益州,文中的描写有所夸张。</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的三十六字简略地叙述刘邦进入汉中和夺取三秦的途径及通往汉中道路的艰险,并阐明了刘邦在汉中称汉王的意义,说明了汉中“汉家发祥地”的历史地位正是奠定于刘邦王汉中之时。颂文还告诉我们当时从关中到汉中的已有子午、散关、围谷、堂光四条路。“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于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阂隔尤艰。”“围谷”是傥骆道上的地名,这里代指傥骆道,“堂光”是陈仓道上的地名,这里代指陈仓道。</p><p class="ql-block"> 关于刘邦入汉中的路线,《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从《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看,刘邦入汉中时所走的道路是由杜南过蚀中到汉中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子午道。《史记》中所说的杜南,是指汉代杜陵县之南,在今西安市东南,杜陵县曾是西周时期杜伯的封地,秦国曾建杜县。《史记》集解的解释说“蚀,入汉中道川谷名。”《汉书·王莽传》说:“(元始五年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石门颂所说的“道由子午”印证了《史记》关于刘邦入汉中路线的记载。出散入秦正是韩信向刘邦献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进军关中的又一表述。</p><p class="ql-block"> 第三段文字叙述了褒斜道及石门隧道开通的历史;褒斜道遭受的毁坏;毁坏后的褒斜道的险恶,给交通带来的不便;杨涣数上奏章、力排众议、重开褒斜道的过程;汉中太守王升为杨涣勒石记功的过程。从序文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朝廷曾下诏开通褒斜道,凿开石门。“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凿通石门。”据同属于石门十三品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记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颂的序文所说的永平四年诏书开斜就是指当时的汉中郡守巨鹿人鄐君开褒斜道、凿通石门之事。《石门颂》中所说的“永平四年”应当是“永平六年”之误。</p><p class="ql-block"> 颂的序文中又说:“中遭元二,西夷虐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关于《石门颂》中所说的“元二”,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五》解释说:“所谓元二者,谓建初元年、二年也。”这里指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和永初二年。《后汉书·邓陟传》说:“(永初元年)夏,凉部畔羌摇荡西州,朝廷忧之。于是诏(邓)骘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诸部兵击之,车驾幸平乐观饯送。骘西屯汉阳,使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大败。时以转输疲弊,百姓苦役。”“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饥,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从《后汉书·邓陟传》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安帝永初元年夏(公元107年),西夷羌人发动叛乱,朝廷派邓陟率兵平叛,邓陟有些轻敌,只是派自己的部下“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二人与羌人作战。由于羌人破坏了当时的交通大动脉褒斜道,汉军后勤给养运输困难,因此吃了败仗。褒斜道遭到羌人破坏后路毁桥断,无法通行,汉王朝只得重新开通子午道。</p><p class="ql-block"> 第四段文字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子午谷中艰难险恶的环境:“平阿淖泥,常荫鲜晏。木石相拒,利磨确盘。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滞碍弗前。恶虫蔽兽,蛇蛭泰螨。末秋截霜。稼苗禾残。终年不登,匮馁之患。卑者楚恶,尊看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这段文字有些古奥生僻,诘啹拗牙,但它却写出了子午谷的险恶状况,这里泥淖遍地,苔藓湿滑;枯木荆棘,遮蔽道路;怪石嶙峋,险恶尖利,空车单骑,阻塞难行;毒蛇猛兽,充盈山谷;秋冬之交,寒霜袭人;庄稼枯残、满目苍凉。由于环境恶劣,土地瘠薄、气候寒冷,农作物收成很低,这里的百姓常年得不温饱。这里老百姓恶劣的生存状态令当政者心中不安。</p><p class="ql-block"> 序文又叙说了杨涣开凿石门的历史功绩,“于是明智,故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奏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百僚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敞而晏平。清凉调和,烝烝艾宁。”文中称赞杨涣的“明智”、“深执忠伉”,他一心为国,直言忠谏,数次上书奏请重修褒斜道并开凿建石门隧道。他的上书虽多次遭到有关衙门的驳回,但他力排众议,坚持正确意见,最终说服皇帝,使褒斜石门隧道得以开凿。《水经注·沔水(上)》说:“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由于杨涣重修了褒斜道和石门,使得这条道路变得平坦宽敞,平顺安全。从文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涣正直、耿介、率真、敢言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第五段文字是序文的最后一段,《石门颂》作者所叙述的作颂的时间及目的。</p><p class="ql-block"> 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犍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智,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p><p class="ql-block"> 这段文字说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仲冬上旬,时任汉中太守的犍为武阳人王升字稚纪,翻山越水、艰难跋涉,勘察褒斜道,追本溯源,有感于同乡人杨涣的明智、贤仁,刻石纪念,褒奖、赞美杨涣重修褒斜道、开凿石门卓越的历史功绩。文章的作者王升表面是赞颂原汉中太守杨涣,其主要目的是表白自己的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p><p class="ql-block"> 以上虽是序文,但把褒斜道的修建、石门的开凿缘由、过程及艰难状况交代的十分清楚。</p><p class="ql-block"> 序文之后是《石门颂》的颂文,颂文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君德明明,炳焕弥光。刺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御彊。春宣圣恩,秋贬若霜。无偏荡荡,贞雅以方。宁静蒸庶,政与乾通。辅主匡君,循礼有常。咸晓地理,知世纪纲。言必忠义,匪石厥章。恢弘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谋合朝情。醳艰即安,有勋有荣。禹凿龙门,君其继踪。上顺斗极,下答坤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悦雍。商人咸僖,农夫永同。春秋记异,今而纪功。垂流亿载,世世叹诵。</p><p class="ql-block"> 序曰:明哉仁智,豫识难易。原度天道,安危所归,勤勤竭诚,荣名休丽。</p><p class="ql-block"> 《石门颂》颂的部分有三层意思,赞颂杨涣的品德、才能及功绩。颂文第一层称赞他品格光耀如日,熠熠发光。在朝中任职,他能刺君主及同僚之过失,在地方,他能治理好边远蛮荒之地。他上承天意,行为合乎北斗之象;他下顺民意,能治国安邦,使家邦安宁、百姓安康。对待百姓他像春天和煦的春光一样温暖,对待贪官他像秋天的寒霜一样冷酷。他公正无私、心地坦荡,忠贞雅洁,品行端庄。他能使国家百姓安宁、政通人和。他能匡扶君主,遵循礼制。从颂文中我们看到王升对杨涣品德的评价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颂文的第二层赞颂杨涣的学识及能力。他通晓地理,深知事理,言必称忠义,节操如磐石。他品节恢弘,言语忠正耿直,博古通今,政治谋略符合朝情,他能化解国家的为难,是有功于国家的勋臣。颂文的第三层是赞颂杨涣重修褒斜道和石门的功绩及对伟大的意义。把褒斜道和石门的与大禹开凿龙门相提并论,说这是上顺天意、下合皇心之事。由于褒斜道和石门的开通,形成了从长安到成都、连通四海南北大通道。使得君主及士人皆大欢喜。有了这条大道,商人们可以货殖谋利,农夫可以平安生活。《石门颂》的作者王升认为杨涣的作为是可以流传千古、亿载歌颂的大功德。颂文后面还有个简单的结语,文中所说的序,还是对杨涣的赞颂。颂文内容深博恢弘、严整古雅,语言华丽典雅,音韵流畅和美。</p><p class="ql-block"> 《石门颂》石刻中的“五官椽南郑赵邵字纪南,属褒中晁汉强字产伯,书佐西城王戒字文宝主”几句是《石门颂》的落款。交代了石门颂摩崖石刻工程的负责人及书法作者的名、字、官职、籍贯等情况。“五官椽”是官职,这是一种下级僚佐官员。“属褒城”指负责褒城县事务的县令。书佐应是专门负责文文案人员。从《石门颂》的落款中我们看到王戒地位虽然低下,但他却是《石门颂》的书碑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石门颂》真迹是他仅存的书法艺术珍品,可惜这位伟大的书法家留下的笔迹太少,我们对他的生平和事迹也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落款之后全文原本应该结束,但《石门颂》后面又补叙了一段赞颂汉中太守王升的文字:“王府君闵和谷道危难,分置六部道桥。特遣行丞西城韩朗、字显公,都督椽南郑魏整字伯玉,后遣赵诵宇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积,万世之基。或解高阁,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徙署行丞事,守安阳长。”清代倪兰畹在《石门道记》说:“《杨孟文石门颂》后附刻《王府君造石积事》”。严如熤在《汉南重修郡志》中也将《石门颂》和《王府君造石积事》并列为两个摩崖石刻。清人认为这段文字是另一石刻作品。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冯岁平先生也说:将这段文字称作“《王府君造石积事》较为准确、恰当,而后记、附刻似显模糊。尽管王升尚有其他事迹,但无妨称之《王君颂》。”</p><p class="ql-block"> 从内容看,这段文字显然是王升的下属韩朗、魏整、赵诵等人为讨好领导而补作。说王升悲悯褒斜谷道道路艰险难行,分别修建六处桥梁。并派遣行丞西城(今陕西安康)人韩朗、都督椽南郑(今陕西汉中)人魏整负责此事,后又增派赵诵参与此项工程。韩朗等人案察了杨孟文的卓越功绩,又在道路旁修建了储备粮食的石仓,成为万世可用的基础设施。在高处的栈道上修建了阁廊,并平整了低处的路面,使褒斜道更加顺畅,行路者十分喜悦、欣慰。补文还交待魏整后升迁为丞事、安阳县长(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均以万户以上之县的长官为“县令”,不足万户则称“县长”。)</p><p class="ql-block"> 《石门颂》既是一部重要的书法艺术瑰宝,也是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它虽不能说是经典的文学精品,但对我们了解“颂”体文的体例、语言特点及发展演变过程有一定的帮助。《石门颂》也是我们认识汉初汉中历史,了解褒斜道石门的开凿过程的第一手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