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涤中学】秋季传染病 预防我先行–––致家长一封信

龙涤中学健康宣传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秋季腹泻、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流行性感冒</p><p class="ql-block">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p><p class="ql-block">2.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3.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秋季腹泻 </p><p class="ql-block">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由于温差较大,学生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孩子,在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更换衣服。同时,孩子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不透气的鞋子。</p><p class="ql-block">2.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较多的食物,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强青少年儿童抵抗力的食物。</p><p class="ql-block">3.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孩子的被褥要经常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水痘</p><p class="ql-block">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力强,。</p><p class="ql-block">【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至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至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p><p class="ql-block">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水痘患者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自发病前1至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2至21天发病。</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p><p class="ql-block">2.接种水痘疫苗。</p><p class="ql-block">3.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疱疹性咽颊炎</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p><p class="ql-block">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p><p class="ql-block">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p><p class="ql-block">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细菌性结膜炎</p><p class="ql-block">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易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感染。</p><p class="ql-block">【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p><p class="ql-block">2.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尤其是使用公共键盘者。</p><p class="ql-block">3.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p><p class="ql-block">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p><p class="ql-block">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触摸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触摸眼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流行性腮腺炎</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到15岁,四季均有流行。</p><p class="ql-block">【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至3周发病。</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p><p class="ql-block">2.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诺如病毒</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p><p class="ql-block"> 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p><p class="ql-block">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p><p class="ql-block">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p><p class="ql-block">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1.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p><p class="ql-block">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p><p class="ql-block">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季保健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活习惯好,换季感染少</p><p class="ql-block"> 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p><p class="ql-block"> 1.健康饮食,开展体育运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p><p class="ql-block">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2.注意卫生,勤洗手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