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凌晨四点出发之前是不知道今天将要拍摄什么,吕泉老师也不知道,所有的景点拍摄都由景区,或者具体来说是由坝上老张根据当天的气象和游客规模统一进行调度安排,尽量避免拍摄因天气原因而流产,避免游客过度集聚。这样的做法是对的,是科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早上上了车,向导宣布今天安排小众节目,去葫芦岛山拍日出,只有两个车,我们的大巴和一个面包车,是老张特意安排的,人数不多,不需要抢机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背后的意思是,吕老师和老张合作多年,关系颇深,我们这个团连续几天没有拍到日出,老张有点过意不去,吕老师以后还要带团过来,一定要让吕老师的团拍得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拍日出是登透风沟的山,今天要登葫芦岛山,拍日出必须登高,登得高才能望的远。然而登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颇有点勉为其难。但是,既然来了,总不能放弃,放弃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想是这么想,说是这么说,所有人还是跟上团的。上到一半左右累了停下歇息喘口气,北京的大姐在黑暗中叹息,“图个啥?”这个叹息,包含了中外千古流传的人生之问。是的,千里迢迢,车舟劳累,四更起身,五更爬山,黑灯瞎火,荒山野岭,脚高脚低,磕磕绊绊,究竟图个啥?问谁谁都说不清,也许21个人有21个回答。图个啥?这个问题太深奥了。只能回答今天的问题,登山拍日出。至于为啥拍日出?回去再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顶开阔,就这么几个人,机位随选。不同前几天,今天山顶的风特别大,时间吹长了易得感冒,有几位架好相机躲到山头下面背风的地方,有的坐在玛尼堆后面避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远处山脊上的云带比较理想,应该可以拍到不错的日出景观。最先出现的是一丝淡淡的红云,然后加浓,再然后太阳被一片厚厚的云带遮住,露不出整个脸盘,相持几分钟后的太阳散光,日出过程结束。今天的日出算是拍到了,但拍摄效果不十分令人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出的拍摄效果不令人满意,然而随后太阳升起拍摄的光影却是非常难得。高低起伏的山地草原配上无处不在金黄的白桦树,有明有暗,有黄有绿,不是一般的漂亮。如果说,拍摄日出不容易,那么拍摄光影更加不容易,拍摄光影的条件比拍摄日出更加苛刻,地形、色彩、时段,缺一不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总的来说今天一个早晨收获不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晨的项目是一天的主菜,回程往往有一二个陪菜,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回酒店午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陪菜是盘龙峡谷。因为是在乌兰布统,这类景点并不珍贵,大菜吃多了,配菜可吃可不吃,甚至不想吃。盘龙峡谷若放在哪个城市,非锣鼓喧天不可。其实盘龙峡谷的景色也非常漂亮,两边高地夹着一大片有一条九曲十八弯溪流的湿地,色彩红黄绿赤,地形高低错落,沙坡断崖,小径马道,一派与世无争的祥和温馨。我拍了一组照片做成美篇,自觉效果不错,不在坝上哪里去找?滴水湖,辰山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没有一个可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又是一道大菜,拍摄马队表演。马队表演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丰富的,有刁羊,八个骑手在奔走的马背上争夺一只假羊;有抄哈达,骑手在马背上抄起放在草地上的哈达,抄哈达还有女骑手参加表演;有女骑手表演坐在马上马的双后蹄直立。最壮观的是近百匹清一色的白马在草地上奔腾。这些白马先圈在一个地方,只听牧马人一个哨声,群马立刻争先恐后撒蹄疾驰,腾起的尘土犹如战场上的硝烟,声势浩荡,场面震撼。如此这般反复多次,对摄手来说,这种机会既不可多得,又十分过瘾。夕阳西下,最后一个节目是骑手骑马到山顶,当逆光剪影模特,一组女骑手,马头对马头,一个男骑手手持套马杆,构图造型明暗对衬极富美感,想不到这道大菜最后来了一份特色冰淇淋,不仅美味,而且非常得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