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3年7月底,我们参加师测地兵集训结束,乘车返回青海民和享堂镇炮八团营房归建。沿途田野里,一片片麦浪随风飘舞着,黄橙橙的麦穗殷勤的点着头,散发着成熟的气息,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八月中旬的民和享堂镇,骄阳似火,西南风挟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田野里麦浪滚滚,一片金黄,老百姓更是打心眼儿里向外透着喜悦。但麦子熟了,多变的天气也随着到了,不知什么时候老天爷一发脾气,一场冰雹,半年的辛苦就会付之东流,颗粒无收,所以麦收就是虎口夺粮。每到这时,当地大队都会向驻军部队求援,而团政治处都会统一安排二天的助民劳动,帮助老百姓抢收麦子。</p><p class="ql-block"> 根据团统一按排,我们指挥连在连长杜焱宾、指导员李志强带领下到享堂二队南峰火台附近去收麦。出发前指导员动员讲:“同志们,今天我们去享堂二队帮老乡收麦子,就是虎口抢粮。这里的天气是麦子熟了,冰雹也快来临,稍不注意,碰上一场冰雹,老百姓就会颗粒无收。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大家一定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革命精神,把收麦子当成一场战斗去打,一定要打一个胜仗。”连长大声问:“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全连异口同声的回答:“有!”连长大声说:“出发。”全连迈着整齐的步法向烽火台方向麦田走去。生产队长在地头迎接我们,他有五十多岁,头戴回民小白帽,长着山羊胡子,向我们弯腰致敬,并对我们说:“欢迎亲人解放军,感谢亲人解放军帮我们收麦子”。有人问队长“收麦子镰刀呢?”队长说:“我们这儿是压砂地,麦子根系很浅,所以小麦成熟时,不用镰刀收割,而是用手拔。加上地里有压墒用的石头,也不方便用刀割。”我一听,心里想,真是十里不同俗啊,收麦子不用刀割而用手拔,头一次。只见老队长边说边给我们做起了示范,他说:“拔麦子不但要力气,还要有一定的技巧,腰、肚子、臂膀、手腕要协调用力,塌下腰,左脚前,右脚后,左手从前面一揽,右手在后面一合,左脚的重心往右脚转移的同时,膀、臂、腕同时发力,手中的麦子就被连根拔起了,拔个两三把,直起腰抬左脚磕掉麦根上的土,隔不远放上一把,后边有我们社员捆麦子。连长说:“大家都看清楚了没有?”“看清楚啦!”“大家一定要拔干净,不能丟下一棵一穗麦子。”连长口令:“以班排为单位,一人一米间隔展开。”开始拔麦子了,按照队长讲的要领感觉还不错,塌下腰,左脚前,右脚后,左手在前面一揽,右手在后面一合,身体重心从左脚往右脚移动,臂膀、腰、手腕协调用力,连根拔起来了,真简单,也没费力气。小伙子们一个个拼命朝前冲。一个挨一个弯着腰,一个撵一个向前拔,谁也顾不上说话,双手揽过一大把麦子掐住,能有碗口粗,向后猛拽,带着一大堆松软的土的麦根就被拔出了地面。金黄的麦子在我们面前纷纷倒下,拔下的麦秸根部连甩带磕弄得泥土四处乱飞,散发着馨香的麦根上的土就会顺势甩出,身上头上到处都是,好像一个泥人。太阳像火炉一样烤着,汗珠子象雨点一般往下滚,老兵手腕上都扎了一条毛巾,用毛巾擦汗,我们新兵干脆就拿衣袖当成擦汗的工具。嗓子渴得要冒烟时,正好队长安排人送来了好几桶绿豆糖精水,我咕嘟咕嘟喝了二碗,不一会工夫又化成了汗水。汗水湿透了军衣,和着麦秆子上的黄灰土,弄的满头满脸滿身都是,手一抹就成了个大花脸,张口一笑,一个个露出了一口大白牙。一块地很快拔到了头,大家不甘示弱的又拔第二块……,班与班、排与排在暗中较劲,一个更比一个强。半天劳动结束回到营房,才感觉浑身有点酸痛,特别是手心火辣辣的疼。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又轻松的到了地头,一个个又生龙活虎的冲了上去。就这样一天下来,没想到浑身像散了架,腰疼得直不起来,两腿迈不开步,到了营区再好的饭也不想吃了,就盼着能够倒在床上美美地睡一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虽说是很累,休息了一夜,很快的恢复了体力,就是双手又疼又麻。到了地边拔了一阵,感觉好多了,没想到拔到一半地时,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力气,却拔不动麦子。由于久旱没雨,先前浇了一半的麦地,干得裂了缝,没有一点水分,麦子像钉在地上一样,一用劲,嗤一声,手被拉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连长说:“大家不急,蹲下来用双手薅,抓住小麦根部用力,麦杆儿就齐根拽断了,手抓麦杆时要少,要抓紧,否则很快就会起血泡的。”按连长说的也拔不了几把,大家手心还是都出现血泡,勒破以后,钻心地疼,一个个呲牙裂嘴的,但没有一人退缩,一人请假的,大家都咬牙坚持到收工。下午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双手拔了,我到驾驶班找老乡孙国顺要了一双线手套,戴上手套好多了,拼着坚强的意志,硬着头皮勉强完成了二天的拔麦子助民劳动。</p><p class="ql-block"> 拔麦子活真是又苦又累,是助民劳动中最苦的一种活,至今几十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但帮助老百姓虎口夺粮,苦中有乐累中也有甜。帮助群众拔麦子,融洽了军民关系,使我们接触了社会,了解到群众的疾苦,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加锻炼了体质,磨炼了意志,树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增强了军民团结的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