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个性要强,凡事不肯落于人后。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很少流泪,穷苦日子没有让她屈服;与性格温顺的父亲相伴了五十多年了,也很少见她哭天抹泪。 最近,在大姨父七十大寿那天,我却听到大姨说起母亲年轻的时候,两姊妹流眼泪的往事。再联想到九二年因姐姐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以及前不久因白内障手术成功,眼睛视力大幅提升留下了幸福的眼泪!母亲流眼泪的往事都涌上心头,思之,觉得从母亲的身上都体现了时代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母亲十六岁,由于兄弟姊妹多,外公又是支气管、哮喘病缠身,只能算半个劳动能力,全家八口人靠外婆一个主劳力支撑这个家。于是,在姑外婆的介绍下,母亲就来到父亲家当童养媳。还未成年的母亲来到父亲这个大家庭,一切都显得陌生、不知所措!加之那时,刚好文化大革命,吃大锅饭、搞公共食堂。母亲既要承担不少的劳动,比如到小煤矿挑煤、扯猪草,还要带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更要处理好陌生环境的关系。当然,也有肚子吃不饱的时候。听大姨说,初嫁到父亲家不久,母亲独自一人走了十几里山路回到外婆家,在家住了几天,硬是不想回父亲家。在外公的一再催促下,才勉强答应。但母亲一想到父亲家里情况,在离别的时候,竟然嚎啕大哭!后来,大姨和外婆劝说母亲,禁不住相拥而泣!后由大舅和大姨送母亲离别外公外婆。听大姨说,他们三姊妹走一程哭一程,最后走过野猫潭,来到流源冲,各自依依不舍地分别返回家里。听大姨说,这样的情况,在母亲当童养媳的头几年,应该是常有的事。 一九九二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当然也吹拂到湖南大地。咱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南下到广东打工,大我三岁的姐姐初中毕业就辍学了,跟随村里几个姑姑到东莞打工,听说是进了一个电子厂,经常寄一些照片、明信片和钱回家,家里的日子也过得平静。记得将近年末,家里突然接到一封电报(当时是没有电话的),说是在东莞打工的姐姐被四川人拐走了,电报是同村的姑姑发的。在那个年代,这个消息应该是惊动全家族的亲人,乃至全村的人。这个消息,记得母亲哭了三天没下床,还请同村比较灵活的人去东莞寻找。当然,后来姐姐回家了,并且带回来了一个四川姐夫,从此我也多了一位老兄,这是后话。但记得当时,应该是母亲最伤心的日子,也是流泪最多的日子。 今年上半年,母亲由于糖尿病多年,导致视网膜脱落、白内障、视力下降严重,应该是并发症状,让她自己的话说,眼前只有一块黑板板。可是,母亲一直因血糖比较高、上次左眼的白内障手术效果不行,不愿再次手术。在我和侄女的一再工作下,劝她相信科学,医生不会霸蛮做手术的,加之医保政策也有报销比例。大约五月份,母亲终于在娄底眼科医院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白内障手术,母亲的视力恢复到了一定水平。记得当时,她高兴地跟我说,终于又看见了!一直和我唠叨不停的说着,现在的医生技术真好,做了哪些检查,医院的设备真先进,医保报销了多少,这个时代真好。。。。。我抬头一看,发现她的眼角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母亲因家庭的原因流下了委屈的眼泪;改革开放的年代,母亲因姐姐的事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思想,母亲因成功的白内障手术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但仔细一想,母亲流眼泪的往事无不体现了时代的印记。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予述说,算是对母亲的祝福和时代的感恩!也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