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南洋是近代中国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下南洋在闽南地区叫“过番”,指中国大陆(旧称唐山)人到东南亚(旧称番邦)讨生活。福建和广东两省下南洋人数为多。下南洋的福建人以闽南人为主。</p><p class="ql-block"> 清末,一只脚踏入近代的闽南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没有良种、化肥、农药、农机的农业产量并不高,像闽南的薄田,一亩只产二三担谷,而且收获期长。女人忙家务、照顾孩子,空闲时要纺纱织布,时常一直织到三更,清早还要在男人起床前做好早饭。普通人只有节日、庆典才会买块肥肉,打打牙祭。</p><p class="ql-block"> 闽南农业不能富养闽南人,幸好还有发达的商业。泉州、漳州、厦门自宋元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与南洋各岛上的当地人或殖民者贸易,构建了闽南最重要的贸易网络。商人带回了南洋的商品、南洋的银元,也带回了南洋的信息。对于那些无法向土地讨得生活的闽南人来说,下南洋逐渐成为了一条必选的生路。</p><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人依靠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拼搏精神,在东南亚的土地上披荆斩棘,靠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勤勉与精明,最终成为东南亚富人的代名词。在获得了稳定富裕的生活以后,他们还在家乡有需要的时候反哺家乡,成就自己的同时带动家乡的发展。其中,福建闽南华人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们人口基数大、社会成就高、乡土意识强,在不同的时期依依北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回不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陈岱,一座闽南的滨海小镇,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一部分敢为人先的弄潮儿,加入了下南洋队伍中。他们的家族在异乡努力拼博,开枝散叶,异军突起,其中陈东平、陈良民堪称模范,富裕自己的同时,也对家乡做出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下南洋,山重水复,中国人又崇尚根亲文化,如何维系亲情联系,信局应运而生。“十户人家,九户侨”这是形容闽南地区华侨多的一句俗语。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多和侨批的往来,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产生了不少专门收集侨批的民间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及其以前,侨汇主要用以侨眷安排生活,资助亲友,少数侨眷用以建置家业。由于交通邮电不发达,华侨寄款物均托回祖籍地的同乡带回,时有被骗情况。据《云霄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云霄城关始办信局,由“水客”王积玉为厦门信局办本地和邻县的银信传递,地点在灯仔街。民国11年(1922年)7月,由王积玉弟王江元(又名王文涛)挂牌开办厦门新加坡的云霄“信通信局”,设在今和平路137号(中大街),还在厦门、诏安、东山设立分店,代理人分别为王玮章、许世球、王谨章,办理“侨批”(“批”闽南话即信。早期侨汇要将信送给侨眷,由眷属凭信到信局办理领款手续)银信业务。</p><p class="ql-block"> 民国15年,祖籍陈岱镇岱北村新加坡华侨陈燕奕创办新加坡通云霄陈岱等地的何源信局,办理往返传递业务,方便华侨、侨眷,侨汇大量增加。沿海的陈岱、峢屿等侨区依靠侨汇款维持生活的农户占30%。陈岱村“做醮”时,侨眷每户平均收到侨汇即光洋10元以上。以后通新加坡侨汇服务范围,还由云霄县延伸到诏安、东山等县。</p><p class="ql-block"> 民国21年王江元也开设新加坡信通分店,代理人许吉宁。翌年,由云霄邮局批准定为“批局”,直接办理云霄、诏安、东山三县传递“侨批”业务。</p><p class="ql-block"> 民国29年,陈燕奕与第三子陈建和联手在陈岱开设“和安信局”,与新加坡的“何源信局”接轨,吸收云、诏、东三县在新加坡等华侨侨汇。侨汇成为侨眷的主要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 30年代至40年代初期,“信通信局”与“何源信局”业务都相当可观。直至民国3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两地信局停业。抗日胜利后,两地业务恢复。云霄于民国 35年农历三月初六日收到由马六甲华侨李昆源寄回家乡第一封告平安家信,但侨批逐渐减少。民国 38年临解放时,国内通货膨胀,“侨批”业务冷落。侨眷生活困难。</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信局业务纳入邮电局。1950年7月8日,全国实行统一外汇牌价,当年国家银行汇入116万元(人民币)。沿海陈岱、峢屿等侨汇,由银行委托邮电局所属机构信局代办解兑侨汇手续。</p> <p class="ql-block"> 和安信局创办人陈建和与新加坡华侨陈东平系叔侄关系。早期,该家族就有几百人在南洋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和安信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和安信局成立六年后(1946年),由新加坡番客陈再和(陈东平父亲)出资投建陈岱番仔楼,建成后做为和安信局新办公楼。该楼座落于陈岱岱北村,设计图纸、部分建材(包括水泥和琉璃栏杆等)均由新加坡而来。番仔楼原计划建成三层楼,后由于邻居阻止才建成两层楼。该楼墙壁采用三合土夯筑,外墙再用白壳灰涂抹。正面外墙用“荷西线”装饰,墙上“和安信局”四个大字已脱落,但印迹依稀可辨,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讯息。整座楼外观设计独特,门窗护水线及二楼平板楼顶护栏都具西方特色,形成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番仔楼室内设计就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楼上楼下除了楼梯连通,供人上下以外,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通风井,平时可采光、通风,货物多时,可打开,便于货物的升降传递。每个房间除了门扇的启闭,还设置护栏以防盗贼。二楼的房间还有洗手槽,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排至地下,这种目前看似简单的设计,近百年前的番仔楼早就有了,突显了番仔楼的超前创新设计。类似于这种创新设计的细节,在番仔楼内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曾经风光无限的番仔楼,如今和周边具有闽南特色的红屋顶古厝一样,即将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番仔楼年久失修,部分椽梁已腐烂,破败的门窗在风雨中呻吟,屋内漏雨潮湿的地方都长出了不可食用的白色蘑菇。据楼主后人介绍:解放前,番仔楼门庭若市,往返于唐山与番邦的信件、货物堆积如山,要过番的人须到番仔楼(和安信局)办理手续后,再到陈岱祖祠前榕树下的码头下水到南洋。</p><p class="ql-block"> 近百年前的和安信局是陈岱及东山县、诏安县现代快递行业的鼻祖,在特殊年代,起联结海外华侨与祖国情感纽带作用。番仔楼也叫和安信局,她如同美丽的楼兰姑娘,等待你去揭开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