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村的东壕</p><p class="ql-block">位于乾县灵源乡大堡王家南队。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南队有五六十户人家,近四百口人,过着大集体的农业生活。一天三响出工收工都主要围绕着村子东边方向的田地称东畛(地畛子的意思)有称一畛,二畛,三畛(一畛子地一般有四五百米长)。东壕处于三畛最远。在印象里,我五六岁时去过的东边方向最远的地方就是礼泉县城。县城西边方向七八里地处,就是我们村的东壕了。是的,礼泉县城是我小时候去过的最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记得在我还上小学时,基本上每天下午放学,都要去东畛地里给猪挑草(挖草)。一天下午天色快要黑时,我还提着一拢挑好的猪草正进村子,听小伙伴们又说唱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玻璃窗子玻璃门,里边坐个德国人”。其实这段儿歌大家已经都唱了好一段时间了,大人小孩基本都耳熟了。听大人们说着安电灯的事,也不太听得懂(那时候人们照明都用的煤油灯)。回到家里,看到土木结构的房舍里,房梁下面掉挂着一只红红亮亮圓圆的东西,没等我开口问,父亲知道我不认识指着笑逐颜开地说:“灯泡子”!“啊”!明亮,好新鲜,一家人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庆笑容。这是我平生第一眼看见的电灯。也是我们村开始通上电啦!从此,告别了用煤油灯照明的时代,这时是六十年代初。</p><p class="ql-block"> 自打那一后,每到夜色降临时,站在村头往东边方向望,能看到一群星光闪烁,有意无意在召唤,基本能够得上成片成片的灯光,一闪一闪地好似在眨巴着眼晴,告诉我这是礼泉县城。在小小的心眼里很想往着去一趟,每年礼泉县都有“十月会”,曾有一年全家真的一起徒步出动,我五六岁,姐姐大我两岁,一去一回十六华里路程,跑的我好辛苦,去县城看到了人多的人挤人,新奇的见到了人体彩色解剖模型,操作人员打开其肚皮部位,解说着人体五脏六腑各自的部位,知道了人体的组织结构,心里想:“人的身体里面原来是这样长的”,后来学人医就有用,还真是开眼界了。回来的路上跑的累的走不动了,和姐姐俩都跟不上前面的大人,走走停停,走走歇歇,总算去过一趟县城。礼泉县因离我们村子八里地路逞,较我们自己县城三十五里路程近多了,人们跟集上会较近方便,大家随口称县的。其实不是我们所属的县,我们地属乾县。</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一年之际在手春。春天每天下午放学去地里挑草,是我放学回家的必修课。有时侯是给生产队上交喂牛吃,一斤草能挣一二分钱,挑一拢拢草能挣得几份钱呢,挑起来积极着呢,加上母亲夸我干啥纯实;有时候是给自己家里养的猪喂吃,猪吃了草身上的毛色就长的越发油光滑亮,長的快,能卖上好价钱;但大多时间还是给一家七口人挑菜吃,可蒸疙瘩,下面锅,早晚烧浠饭里也放些,一天的主菜就靠它了。在上二年级时,一次放学老师布置作业说:“明天早上上课,要求把乘法口诀表背过"。当时心想,回家还要去挑草,我啥时候能背我的乘法口诀表呢?回家还是提着草拢往东畛地里去桃草了,耳边还响着老师要求的背口诀表。于是就在那个下午,一边手里挑着草,一边脑子里背着乘法口诀表,回家的路上满心喜悦。因为我挑了一旦拢草,还背会了乘法口诀表。我的乘法口诀表就是这样背下来的。别说一边体力劳动挑着草,一边用脑筋记口诀表,麦田的空气清新极了,脚下是望不到边的绿茵茵的麦田,放眼远眺可清晰看到青青湛蓝的南山(秦岭山)与天边接际,现在才懂得原来人的眼晴就是一副不用拉伸可任意自动调焦距的摄像相机,把哪么远的南山能一下子拉到距你不远处。是的,身处周围大自然这么好的环境下,边挑草边用脑背口决表,好像脑子比平时也好用多了。第二天早上一上课,老师问谁背下了口诀表,我豪不犹豫的举手,站起来对答如流,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p><p class="ql-block">我的化学元素表是在棉车(纺线用的纺车)怀里纺线时,一边纺着线一边记着化学元素符号表,这样记下来的。这种习惯一直沿续到现在,如现在每天去湖上锻炼身体,心里还在默默地唱着二胡谱子。人一生成长的过程,儿时和年青时何长不像对应的一年四季的春天呢?小时候养的好习惯,或说懂点东西会受用终生的。</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纲。我们生产队上的田地大部分绕东壕以北 南 东铺盖着。</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农民靠种庄稼吃饭,把土地看的很珍惜,不像现在有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把家里分给自己的地亩有些都撂荒了。我看见好不心酸。再说生产队,一年四季按时按节把田地里耕作的有模有样的。春耕春播,夏收夏播,秋收秋播,从不误农时。有句农谚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麦子是一年主粮作物,不论是播种到收割农民都尤为看重的,活路粗中有细,麦子播种时,不论掌握操控摆耧(麦子播种的工具)的人,还是犁耕撒种子的人,都是要有这方面的行家去操作的。这样,播种出来的麦田出苗率高,冬季分蘖又旺又多;横看是样样,竖看是行行。同时给来年有个好收成也打下了好基出。</p><p class="ql-block">春天到了,攒足了一个冬天的麦苗鼓劲往上长,活像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朝气蓬勃。麦田一大片接一大片绿油油地泛着光,微风一过,好像在翩翩起舞,随风接连起波浪,波浪滚滚,长势那叫一个帅。</p><p class="ql-block">特别是麦子成熟之际,一眼望去麦浪翻滚,金灿灿,光闪闪,那叫一个美,社员们个个喜心间。</p><p class="ql-block">每年收麦子时景象最美丽壮观,此刻,也最养眼养神养心。不只是好看,最主要的是有粮食吃了,不饿肚子了。</p><p class="ql-block">一年昐到头,就昐着收割的季节,也叫三夏大忙之季,农谚说的好,“三夏大忙,秀女下床”。收割开始了。社员们个个开镰喜,喜开镰。大集体农民成群结队的人工收割麦子的景象,只可惜当时没有摄影录像机,不过这种景象永烙印在我的脑海影像里。全队男女社员集体出动,上工收麦子去,如同战前摆阵一样,展开成大片大片排成横行,一畛子地为一横行排列,人与人每间隔(横间)不到一米,也就是七八行子麦子行子的间距,前后错落着,有的猫着腰收割,有的圪蹴着收割,有的站着叫收跑镰,一般不让跑镰收,因跑镰收的麦茬高,收割过去的麦茬越低越好,总之,争先恐后往前赶。一会儿有的借着做扎腰子(做扎麦捆捆用的带子,用收的麦杆顺便做的)站起来,直直身子,再看看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麦浪;一会儿有的站起来檫擦脸上的汗水,顺便伸展伸展腰背,干的加紧起劲时就顾不上这些了,一脚一步,一镰一割,一步几割(有几项子麦子就割几下子),脚手动作,一伸一拉,脚 手 眼 身 心配合相当有节奏和协调性的。比现代人跳广场舞要求高呢。哪儿顾得上麦杆扎胳膊疼,麦芒划脸刷脸痛,全然一副没知觉的样子,只管一晌割了几分地,一天割了一亩几分地的麦子,然后能折成人民币二三角钱。就开心的不得了了。当时有句顺口溜:“妇女能顶半边天,麦子全靠她收完”。</p><p class="ql-block">收完麦子地里面掉的麦穗,全靠学生娃们去拾,由老师统一组织带队,学生娃娃排着队,个个胸前飘着红领巾,手里挎着旦拢,三夏我们也参加拾麦子,一晌能一拢,有十来斤左右,一斤一分钱,很少有一斤二分钱。</p><p class="ql-block">麦子收完了,在麦茬地里搂柴禾,是母亲和我们姊妹们五人紧接着要完成的一项家庭任务。母亲干完生产队的活路,要加班没黑没明的赶着搂柴(人拉着铁耙搂柴的一种姿式动作),脑海里母亲楼柴拉着耙(楼柴用的工具)满地跑,不顾风吹日头晒,不知疲惫地来回拉着沉重的耙,过去一趟过来一趟努力迈着每一步,只怕少楼几耙似的。我也帮着用小一点的耙,学着母亲的样子来回跑着楼呀楼呀,这样,一个季节下来能楼一个麦秸积(麦草垛)。</p><p class="ql-block">楼完柴禾,还有地面上收麦子时散落在地里面上的麦粒,路旁边的车辙里尤为多的麦粒麦穗,你不把它捡起来看着实在可惜,从小大人就教育的要爱惜每一颗粮食,正是“悯农"诗人李绅所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夏的口号也要求“颗粒归仓"。我同姐姐结伙村里的小姐妹小伙伴们一起去拾麦粒,每年如此,相互邀约着:“走,拾麦去”。一响能拾一碗,一季节下来,也能拾将近一口袋(六七十斤)。以贴补口粮不够吃、柴禾不够烧之用。</p><p class="ql-block">父母亲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模样常常浮现眼前,也常常出现在梦境里,今天一倾祭奠在坟茔前!“妈 大 要过清明节了,我看您二老大人来了,我好想念二老"……</p><p class="ql-block">村上的东壕,曾经开成了砖瓦窑。那时侯,我已读完高中了。过去学生十五六岁,每星期六都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劳动一天能记四五分工(记工分制),一般情况下,学生从学校刚回队里劳动不算是女全劳,队里的女社员能挣六分工(满分工)。我高中上完回来在村上劳动时,一天能挣六分工了,因为我已经十七八岁,加之劳动肯卖力气,社员们认为我表现不错,就给我记女社员的满分工六分。在砖瓦窑上干活能挣高工分,因活重,出力大。大弟就是那时期常在砖瓦窑上干活的主要人。一个是队长看他人精明,卖力气干活有眼色,干啥像啥,其实主要还是我家人口多需要这份高工分的活。他虽个头高,可年龄只不过十六七虚岁。每当想起他推土,倒砖(做砖坯子),脊背上的衣服半截都是湿的,衣服被汗渍浸,太阳晒的,原本深蓝色的都变成灰白色的了,不尽心里抽泣满目眼泪……</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东壕的东北岸是我们南队的公墓,每每给老人上坟扫墓必经东壕。前多年这里曾经开砖瓦窑的窑样子还可看见半拉子,今天没有了它砖窑的样子了,只留下它壕坎边些许痕迹。</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东壕己变成了鲜花盛开的果园。时令清明前后,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黄飘暗香。虽正值今年疫情期间,但人们在地里给果树疏花,在菜子地里拔草,都是不用戴口罩的,真正属于一片净土,我爱这片土地。这里一片净土,要感谢感恩于伟大祖国母亲的呵护!</p><p class="ql-block">我们村的东壕,这里记载着我儿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承载着父母亲及其整个南队四五百口人的艰辛与收获。我爱家乡的每寸土地,从家乡土地的沟壑褶皱里,我读出了黄土的无私博大,从土涧峭壁上的缝隙里,我读出了黄土的坚韧挺拔。黄土是我的祖先和已故亲人安息的土壤,是灵魂扎根的哲学归宿。</p><p class="ql-block">壕岸正东岸上的双洋灰杆,是至农村通电起,周围多少里少见的建筑,也是我南队的标志性建筑。队上人赞称它“双洋杆”。军姿般的拔地而立在东壕岸上,社会发展变迁,改革开放几十年,外面世界的高大建筑多的枚不胜举。可在我心里,我们村东壕及“双洋杆",它就像现在人们看到的上海滩及东方明珠一样高大挺拔而壮观伟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4.1于咸阳</p> <p>今天的东壕鲜花盛开,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黄飘暗香。</p> <p>这里一片净土,人们干活不用戴口罩。</p> <p>我爱家乡这片沃土。记载着父母的勤劳坚韧。</p> <p>爱每寸土地。从家乡土地的沟壑褶皱里,我读出了黄土的无私与博大,从土涧峭壁的缝隙里,读出了黄土的坚韧与挺拔。</p> <p class="ql-block">2022.4.1提早扫墓,与兄弟,弟妹一道,站在家乡的田野,桃花红,梨花白,菜子花黄,麦田绿油油,小时候家乡的感觉一时让人又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代,忘缺了已都是奔六七十八十的七的年龄,开心快乐喜笑颜开在桃园。</p> <p>倍受鼓舞的评论,我很珍惜。衷心感谢,特殊时期,安康幸福!</p> <p>农民的盛装</p><p><br></p><p>每逢时令三月</p><p>浓浓的春意诗一样的梦</p><p>油菜花儿黄麦苗青青</p><p>恰似一对情人如期相约</p><p><br></p><p>左看层层尽染黄金甲</p><p>右瞧黄绿错落展风画</p><p>形影不离诉说着悄悄话</p><p>不小心打翻画家的油彩盘</p><p>随手写生庄稼人家</p><p>忬怀大自然的感恩</p><p>赋予农民披上盛装</p><p><br></p><p>一年之季在于春</p><p>他她把幸福种下</p><p>收获即在芒种三夏</p><p>完成了天对地的报答</p><p><br></p><p> 写于油菜花香醉乾洲一文</p><p> 2020.3.26</p><p> </p> <p>窗外玉兰花招绽</p><p>室内二胡声依然</p><p>虽逊于红梅悠扬</p><p>却引枝头鸟鸣伴</p><p> 2020.3.17</p> <p>麦苗青来抒胸襟</p><p>武汉锁疫深</p><p>独拍禁足春</p><p>致意祖国保佑恩</p><p> 2020.3.5</p> <p>渭河碧水流</p><p>桃花含春盈</p><p>独拍疫情春</p><p>两岸无人影</p><p> 2020.3.4</p> <p>心芽</p><p>河岸桃技摇拽笑</p><p>疫情末结别出逃</p><p>待到举国解封动</p><p>棒出心芽飞九宵</p><p> 2020.3.4下午《出逃》选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