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观心篇</p><p class="ql-block">观心,认知、行为,情绪对立统一关系,观心即是观照自己的感受,锁定问题,深挖根源的过程,自我妥协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面对和解决好本身存在的问题,自我疗愈现实带来的情感痛苦。现实生活就是,心累总比身体累来得更加内耗,和人打架还知道对手是谁,大不了,惹不起躲得起,内耗或许是人生过程中必经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说活着难呢?有些事情本身就没有对错,问题的根源是认识不够,修行不足。经历多了,关照自己的内心,就明白了,人生的过程也有诗与远方,告别过去,勇敢向前,用断、舍、立,重新构建自我疗愈体系,用智慧解决内外矛盾,如此安好,岁月静美。</p> <p class="ql-block">1、情绪决定了心学到达的高度</p><p class="ql-block">心学,不单单之心理学,用王阳明的观点是“知行合一”,但事实是道理都懂,做起来没有逻辑可依。情绪虽受性格影响,但性格是靠修炼来提升进化。性格情绪是本能,而情绪控制是能力。</p><p class="ql-block">2、认知体系决定了心学之境界</p><p class="ql-block">格物致知,解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p><p class="ql-block">3、行为是一种品德精神,更是一种智慧</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活着就是修行,修行者重在修心,修心者在于悟道。</p><p class="ql-block">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生病,心病还须心药治。心理的强大和和谐,唯有自我修炼和疗愈,方能无咎而圆满。</p><p class="ql-block">功名利禄自在姻缘,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p><p class="ql-block">古之有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活的除了精彩,更重要的是快乐,否则即是一种煎熬。</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总是有很多的问题,困惑,烦恼,既然改变外在无能为力,哪就改变自己。内因决定外因,不受外因的影响,用自我疗愈的智慧,种善因,得善果,人生岂不快哉!</p> <p class="ql-block">二、情绪篇</p><p class="ql-block">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处处有陷阱,特别是容易掉入自己的陷阱。</p><p class="ql-block">1、情绪需要意志、城府的修炼,冲动,理想化都是魔鬼</p><p class="ql-block">2、情绪容易侵蚀认知,改变行为</p><p class="ql-block">3、如何不为情所困?从认知、行为过关斩将</p><p class="ql-block">4、物质基础是影响情绪的基本问题</p><p class="ql-block">5、处理好关系是影响情绪的社会属性</p><p class="ql-block">6、接纳自己是情绪自我和谐的共生</p> <p class="ql-block">三、认知篇</p><p class="ql-block">1、遇事的第一反应,你遇事时的第一个念头,决定着你的人生境界!人生如棋局,一念转乾坤,不知真面目,转入此种来。</p><p class="ql-block">2、认知体系决定了人生的格局,知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p class="ql-block">3、认知需要归真,三看三心之法门,即看破生死,看清机缘,看淡得失,守其无常心,欢喜心,自在心</p><p class="ql-block">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唯一正常的是无常,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自笑天下可笑之人</p><p class="ql-block">欢喜心,人生哪能多如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自在心,真正的自由自在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行为篇</p><p class="ql-block">慎独也!百年孤独,无论曾经多么风光,终将归于独处</p><p class="ql-block">无为也!无论多么能干有为,最终也将成为无为,无为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也!</p><p class="ql-block">无用也!</p><p class="ql-block">不争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成为自己的摆渡人</p><p class="ql-block">1、知止而后能惜</p><p class="ql-block">止欲而明志,知苦而后甜</p><p class="ql-block">不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p><p class="ql-block">戒掉身上的穷气,所谓穷气,就是把人性中的卑劣,养成了生活中的习惯。</p><p class="ql-block">那些发不了财的人,往往就是长期受制于贪婪、虚荣等不良习性,将自己困在贫穷中挣扎。唯有从根子上改变自己,才能彻底扭转生活现状。</p><p class="ql-block">嘴上的穷气:喜欢抱怨,口无遮拦</p><p class="ql-block">抱怨表面上是简单倾诉,本质上却是一场自我麻痹。它让我们将不幸归因于别人,而从不反省自身,结果让自己越过越差。唯有戒掉抱怨,懂得向内归因,才能用行动改变现状。</p><p class="ql-block">人活于世,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如意顺遂。</p><p class="ql-block">任由自己沉浸在抱怨中,又怎么有精力去抓住机遇、提升自己呢?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少点嘴上的抱怨,多些实际行动,你才能用现在的努力,去换取未来的丰厚回报。</p><p class="ql-block">脸上的穷气:只重面子,愁眉苦脸</p><p class="ql-block">脸上有穷气的人,往往将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然而过于看重虚无缥缈的尊严,如同亲手给自己戴上枷锁,让自己永远无法摆脱贫穷。只有懂得放下面子,才能扛起日子,赢得更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没钱没本事、没有里子的时候,面子就是世上最没用的东西。当我们沉浸在所谓的面子上,担心别人眼光,害怕丢脸,其实是把成长拒之门外。永远不要太在乎所谓的尊严,也别让面子成为你的负担。</p><p class="ql-block">心里的穷气:爱占便宜,不思进取</p><p class="ql-block">“没钱只是穷的一种,更多的穷是由思想的贫瘠、人品的恶劣造成的。”</p><p class="ql-block">唯有从一言一行出发,守住人性底线,提升内在格局,你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持续升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知静而后能争</p><p class="ql-block">古圣人的人文哲学思想比现代人深邃得多。造字的圣人认为,“静”并不是一动不动,而是指一种从容的状态。从大的来说,知静而后能争,争的不是物,而是时。古语有云,争物者嚣,争时者静。就如春天来临之时,还是冰雪覆盖的大地,当你不日再次看到这片土地时,不知名的小草已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一点喧嚣,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此为静化,在宁静处变化。“化”古语解释的很充分,你盯着看没有变,你一步看有变了。就人而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了时机,就赢得了未来;抓住了青春,也就赢得了人生的金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从来不是靠与别人争物获得的,只有与天争时,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少时争时,奋发向上,则老而安逸,怡养天年,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静”的本义,与其说是“万物争春”,不如说是万物争时,争时者静。你若争时,天下莫能与你争。自我充实的努力和默默的付出,静静地、悄悄地,不知不觉中把握先机,以不争为之大争,则别人无所争也。这正是“静”的深层次内涵。如易经中,艮卦所译“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p> <p class="ql-block">3、知定而后能谋</p><p class="ql-block">不图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棋</p><p class="ql-block">知定,就如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谓不忘初心,有时才真正懂得选择。</p> <p class="ql-block">4、知虑而后能稳</p><p class="ql-block">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享天年,承上启下,责任担当,机不再来,时不待我。</p> <p class="ql-block">六、自我修炼篇</p><p class="ql-block"> 忙中藏了一个“亡”字,忍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p><p class="ql-block">忍中藏了一个“刀”字。“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若能忍得片时过,事后方知忍为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反本能观</p><p class="ql-block">学者李敖在北大演讲时,曾说:</p><p class="ql-block">“人要实现自由,必须反求诸己,对抗掉自己的本能。”</p><p class="ql-block">从心所欲,任性而为,人只会被生存惯性牵着鼻子走。</p><p class="ql-block">只有对抗住本性的诱惑,才不至于沦为自我的奴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反舒适之本能</p><p class="ql-block">安逸只会让人退化,丧失强劲的生存力。</p><p class="ql-block">2.、反拖延之本能</p><p class="ql-block">只有行动力提升了,人才能开启生活的高效模式。</p><p class="ql-block">3.、反焦虑之本能</p><p class="ql-block">梁晓声曾在《忐忑的中国人》中写道:</p><p class="ql-block">“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集体陷入了一个焦虑、忐忑的年代。”</p><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工作之迷茫,生活的重压,家庭的责任,随便哪一样,都是压在人身上的大山。但可就算扛住了压力,忍得住煎熬,却仍无法获知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唯有具体而准确的行动,是治愈焦虑的良药。就如专注做事,适度运动、减少思虑、经营爱好、参加聚会……只有不焦虑,我们才能沉稳心智,进行理性判断。</p><p class="ql-block">4、反对抗之本能</p><p class="ql-block">只有摒弃争强好胜的本性,低调行事,人才能拥有和谐的社交环境。</p><p class="ql-block">少了与他人的对抗,才能聚焦精力,迎战自己的难题。</p><p class="ql-block">5、反情绪之本能</p><p class="ql-block">思维进化论中,有个“心潮”的比喻。</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情绪像潮水一样起起落落,有时平静得难以察觉,有时又凶猛得无法驾驭。正真的智慧是:</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人生里没有所谓的情绪,只有发生了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发脾气是本能,控制好情绪是本事。</p><p class="ql-block">你对生活和颜悦色,生活才会对你以礼相待。</p> <p class="ql-block">古夕山人(李春华)丨加拿大华夏艺术家,雅号古夕山人,江苏苏州人士,毕业于国美西北理工大学硕士,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喜欢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易经风水,加拿大华侨学者,加拿大艺术联盟会员,旅居加拿大,融汇贯通书法,山水,花鸟,兼修国画诗词。少儿无意识美育创始人,自我疗愈心理顾问讲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览,出版有李春华作品集,用笔追求率真而有意味,深受藏家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微信欢迎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