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阳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城市,这个十三朝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它也就成为了世界旅游的胜地。但还有一件被人们忽略了的事情,就是这座城市还是一个重工业城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个落户在洛阳,最著名的当属洛阳拖拉机厂。上午驱车来到拖厂门前的中心广场,一座当年“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巨型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后面的工厂还在使用50年代的老大门(图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场的右边是拖厂自建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从里面展示的资料了解到,当时国家对拖厂建设极其重视。毛主席在拖厂规划书上面亲自批示(图2):“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拖拉机的样式和性能一定要适高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一定要是综合利用的产品,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降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拖拉机厂厂长由国务院周总理亲自任命(图3),可见其级别之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拖拉机厂不负重托,很快就生产出第一代产品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图4)。后来还生产过59式中型坦克和越野载重汽车(图5)。</span></p> <p class="ql-block">现今改名为中国一拖,其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开发出拥有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东方红LF2204重型拖拉机(图6),替代进口产品,实现我国农业装备的升级换代。拖厂附近还保留有成片的苏式建筑群,作为工厂文化遗址供人们回忆过去的历史(图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偶遇一个“拖二代”,现已退休,也是个部队转业干部,他说时不时就过来转转,找找过去的感觉(图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洛阳耐火材料厂已迁出市区,但还保留有部分厂房,这群人物塑像后面的厂房是习仲勋老人家1975年5月下放劳动的地方(图9),从此过起“既不是党员,又没有工作”的生活,1978年2月中央派专人护送习老回到北京,平反后重新担负重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