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闲暇之余,有时也会去网球场看看朋友打网球,当看到那满地不计其数的绿色网球🎾,心中不由得想起中学班里小网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中国中学位于永嘉路388号。前二年,为了写写我的小学生活的回忆,我一直在寻找如今已被折除的、曾经在永嘉路354号的永嘉路第一小学的教学楼照片,並一直为没能找到而耿耿于怀。前几天我又上百度查找,虽然照片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介绍永嘉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天天去学校走的永嘉路,是上个世纪1920规划定线,以在欧战中阵亡的法国邮船公司职员名,称“西爱咸斯路”。1922年从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筑至祁齐路(今岳阳路)一段。1923年再向东延筑至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向西延筑至贝当路(今衡山路),完成了整条道路的建设,1943年正式改名为永嘉路。</p> <p class="ql-block">应该说,班里有许多同学住在永嘉路上或附近,对永嘉路都情有独钟。记得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谢先生也是住在永嘉路最东面靠近瑞金二路的地方,他天天上下班都会在这条路上走上几个来回。</p> <p class="ql-block">这张1939年登于申报上的地标图,当时登报的目的,是因为抗战时,比德小学(一中心小学)校舍被法国工部局征用,比德小学搬到永嘉路354号地址,解放后就成了永嘉路第一小学。这张图上还有中国中学的位置,只是学校操场的地方当时是恩尼斯俱乐部的菁菁网球会的网球场。1941年这块场地上靠东部位紧靠着中国中学校舍,由一个叫陈止蕃的业主造了一个叫“止藩小筑”的小区,当时中国的摄影大师朗静山就住在这里。后来叫来叫去,被居民们叫成了正蕃小筑。靠西部分后来成了中国中学的操场。吕国良同学可能会在这张图上看到你们家的老房子。但胡永玲同学家的房子还没造起来。</p> <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大师朗静山</p> <p class="ql-block">翻看永嘉路的历史,还看到介绍永嘉路第二小学的变迁史,班里竺晓丽、胡永玲、郝敬照、蔡国富、陶会鸿等不少同学也是在这个学校度过快乐的小学生活吧。</p> <p class="ql-block">由于学校教学楼和操场间被正蕃小筑的房子阻隔,我们每次出早操和上体育课,都要到学校最北面食堂边的一扇小门,穿门而出左拐,沿着二边是篱笆墙,中间只有二米左右宽的小路,前往操场开展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不大的操场,西南角是一个库房,里面放着各种体育器材,有跳箱、弹跳板,棕丝垫子,各种球类等等。操场上一共有六个篮球架,分列于东西两边各三个。最北边的篱笆墙边上有一个沙坑,供同学们练习跳远。西北角放着几个单杠,东南角放着几个双杠。北面和南面,各有一个足球门框,没有装网,踢个小足球还是绰绰有余的。操场地面是泥地,不象现在照片上是漂亮的绿色塑胶地面。</p> <p class="ql-block">中国中学的篮球水平,在当时的徐汇区的中学中还是名列前茅的。前些日子碰到张振华同学,说起我们学校的篮球水平,他是记忆忧新,说起来滔滔不绝。他说那年在区中学联赛中,在当时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口的市体育馆和南洋模范中学争夺冠、亚军,最后以一分之差屈获亚军。在谈到校友中已是著名演员王志华时,也说他篮球打得很好,还是校队的主力,张振华还能说出许多球员的名字和外号,看来我们这位班群主,除了听力差一些,记忆力相当强大。</p> <p class="ql-block">现在从操场在永嘉路的南门往里看,东南角盖了一栋漂亮的实验室楼。西南角的库房已没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有时上体育课也会让同学们进行篮球训练。那时的蓝球都是橡皮做的,球面上有些突出的小颗粒,以增加摩擦力,但许多球已是磨得光光的,还慢漏气,所以上篮球课时,老师会叫几个同学拿着打气筒先给球充气。体育老师一开始是陆兆荣,后来是一位叫林金钟的印尼归国华侨,说着一口带粤语腔的普通话。</p> <p class="ql-block">班里的同学中倪绍权和竺晓丽都是受过专门的体操训练,倪绍权的双杠动作做得非常漂亮,在双杠上前后甩动和翻转游刃有余。有一次,我也想学着他的样子,在双杠上翻滚,结果功夫不到家,双肘没能支撑住,摔了下来,后背着地,一下子“闷脱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们虽然很喜欢到操场上去上体育课,但有时也盼着下雨,因为只要一下雨,陆兆荣老师就可以在教室里给我们讲故事,这对当时我们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来说,都会被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教室里鸦雀无声。有时一节课讲不完,还得听下回分解,我们只能期盼着下周体育课时,再来一场大雨。</p> <p class="ql-block">那时不少男同学喜欢玩球,但班里的同学大部分家境比较艰苦,没有钱买球玩。记得张振华同学有个小小的绿色网球,他一直带到学校来玩,这就成了要玩球的男同学的稀罕之物,放学后就到操场上去玩。我们经常拿着小网球打篮球或踢足球,球虽小,但大家兴趣都很高,经常玩到天快黑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最后这个球的绿色外皮都磨光了,只剩下黑黑的球胆。这小小的网球陪伴着我们度过许多放学后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今年中秋节前,唐强根同学(后排右起4)诚意宴请从国外回来探亲的毛山同学(后排右起2)和部分老同学相聚。后排左2就是当年拥有小网球的主人张振华同学。</p> <p class="ql-block">到了部队后,看到玩的排球篮球都是真皮做的,心里特别高兴,这才是真正的球啊。在部队的十多年里,我学会了打排球和篮球,充分享受到了球类的乐趣。转业回上海后,由于工作繁忙,还要努力地养家糊口,就再也没有时间来享受球类活动的快乐了。</p> <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闲来无事时,也去东安公园转转,有一段时间东安公园里边有一个篮球架,许多老年人在那里快乐地投篮,看到他们人手一个上百元的真皮篮球,玩的不亦乐乎,不禁想起我们学生时代张振华同学的小小网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那真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穷开心”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开国 2023年9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