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墨竹二班课后日记!!

竹绿更带朝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节课其实说的就是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本单元是激发学生的格物致知精神与多角度观察与发问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这节课在充分让孩子们预习过,对课文非常熟悉的情况下,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问题来进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前给孩子们说了发问的重要性,除了可以让我们动脑筋以及多角度看问题之外,以后走向社会,多角度去思考,多去发问,是很容易让自己保持清醒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很多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问题,但是都是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最深的是刘硕同学的发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问题是我们列出了五粒豆子不同的结局后她提出来的:“老师,前面四粒豆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结局会这么悲惨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啊,在孩子的眼中,那四粒豆子结局好像是被惩罚了似的,可它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啊。既然是多角度思考问题且提问,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错的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么回答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圈里的各位老师,从大家的角度应该怎么回答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当时我也在思考,确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与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太一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二班陷入了沉思中,有的翻书,企图从书中找答案,有的小声与同桌讨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沉默中一个自信的小手举了起来,张心程同学,只见我孩儿站起来,特别坚定的语气说:“老师,前面的四粒豆子忘了它们是豆子了,忘了要生根发芽,只有第五粒豆子没有其他的想法,没有忘记自己的原则,选择了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听完,真的是醍醐灌顶,是啊,对啊,于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字:不忘初心,创造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给孩子们说:“我们是不是来自于一个小小的城市濮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儿们:“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我们是不是不如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所享受的资源与便利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儿们:“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但是,这对我们好好学习有影响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儿们:“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那些客观条件阻挡了我们成为一个好人且有价值的人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儿们:“并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对啊,所以不管我们身处哪里,只要是我们心里永远装着阳光,脑子里充满了知识,不忘初心,默默地生根发芽,总有一天会有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些孩子的问题也是非常棒的,有时还会把我难住,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难的是如何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去回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开心二班的孩儿们提出的问题会把我难住,也很开心二班孩儿们所给出的答案是如此积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们真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请忽略板书,时间原因写的有些着急了。)</p>

豆子

孩儿

二班

四粒

五粒

发问

这节

多角度

孩子

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