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课 预期效应|“可口”为什么能战胜“百事”

王娟

<p class="ql-block">还是那位杜克大学的校友,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教授。他在另一个我读过书的地方,麻省理工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杯普通的啤酒掺上几滴意大利香醋,起名叫做“特酿”,然后将“特酿”和普通的啤酒放在一起,让一组学生品尝。结果大部分学生对“特酿”,也就是加了香醋的啤酒评价更高。然而,在第二组实验中,实验人员事先告诉了学生们,所谓的“特酿”就是加了醋的啤酒,这组学生的表现就截然不同,纷纷表示这个“特酿”很难喝。</p><p class="ql-block">这个有着显著差异的实验结果,引出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预期效应。它指的是,主观期望可以明显地改变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人们的喜好有时候并不是根据实际体验得来,而是预先就已经设定好了答案:你听到的,是你想听到的;你看到的,其实是你希望看到的。</p><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某部电影登上了豆瓣的年度榜单,但你看完没什么感觉,可能就会想:一定是影片的哲理太深,不是一两遍就能看懂的。如果你去米其林推荐的星级餐厅,点了一桌子特别好看的菜,结果你既没解馋也没吃饱,可还是会感叹,菜品真是精致考究。你买来一本亚马逊高评分畅销书,即使内容稀松平常,你也始终觉得,书本身应该没有问题,一定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 </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极力避免在言行上前后不一,始终要保持一种逻辑上的自洽。即使有时候隐约感觉自己错了,也要不断暗示自己,说服自己,甚至是强迫自己自圆其说。预期可以来自已有的认知、他人的评价、权威的意见、公众的舆论等等,一旦为自己所接受,那后续的行为和态度,就不能轻易偏离,只有这样,我们才好证明自己当初是对的,如今也在继续做着对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你一定听说过“筛子心态”和“空杯心态”。“筛子心态”是说人的思想就像一个筛子,符合自己原有思想的观点能通过,不符合的则一概通不过,一概不接受。相对应的“空杯心态”,是说人的思想如同一个清空的杯子,有容纳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能力,即使新观点和自己原有的观点冲突,也能先保留,思考后再做结论。在学习《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的过程中,你是筛子心态,还是空杯心态呢?</p> <p class="ql-block">一句话理解预期效应:你看到的,其实,是你希望看到的。</p><p class="ql-block">商家运用预期效应引导消费者决策,一般会利用:</p><p class="ql-block">第一、品牌塑造更好的预期;</p><p class="ql-block">第二、产地构建莫名的预期;</p><p class="ql-block">第三、价格锚定效果的预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