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武侯祠来过多次,像这样独自一人怀着敬仰之心从容不迫地细细瞻仰倒是头一回。</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是一处君臣合祀的祠庙。刘备夷陵战败,白帝城托孤,病逝永安宫,葬蜀汉惠陵,位于成都市南。诸葛担托孤之任,殚心竭虑,为蜀汉鞠躬尽瘁。逝后,蜀汉后主为其在汉中沔阳立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据载明洪武时期由蜀献王朱椿将诸葛像和祠堂中的碑碣迁入昭烈庙中,形成君臣合祀格局。</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左右两侧各立一处碑亭,右侧亭内所立之碑为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由唐代名相裴度撰写,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綽书写✍️时名匠鲁建镌刻。被誉为“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由于对书法有兴趣,便在此碑前流连多时,细细品味欣赏。感觉柳氏兄弟不愧为唐代大家,柳公权的字骨力刚健,严谨俊朗;柳公绰的字可谓严守法度,但刚毅之外更有一丝潇洒飘逸。</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内至今还存一方《后出师表碑》,传由岳飞书写。观字迹刚健有力,挥洒自如,文与字相配,自有一番英雄气象。驻足良久,心潮起伏,惺惺相惜,概莫能外。</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位于昭烈庙之后,但“功高盖主”,与国君世代同享尊祀,绝无仅有。诸葛亮治蜀期间,政通人和,“ 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于是“终于邦域之内,(蜀人)咸畏而爱之”。故诸葛亮去世后,百姓纷纷为其祭祀。明蜀献王朱椿所谓“君臣一体”不过意在传扬君主正统论,但百姓心里那杆秤却使诸葛流芳百世,虽然正门赫然高悬“汉昭烈庙”,但人们记住和传扬的一直是“武侯祠”。</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武侯祠已不单是祭祀之所,百度上搜“武侯祠”结果显示“武侯祠博物馆”。此次“故地重游”明显感到博物功能的增强。两侧回廊增设了介绍三国文化及武侯祠变迁历史的文字展板。尽管如此,仍感觉对蜀汉历史还有很多有待发掘的东西,使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生动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使人在瞻仰之余,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安详从容地体味历史给人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此次拜谒武侯祠,多了一份闲情—欣赏巴蜀园林艺术,因这方面学识浅薄,不敢妄议,但拍了很多牌匾楹联,这些楹联寄情山水,取意兴怀,不一一展示,留着细细私品。有几方牌匾拿来分享,也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权且作为再谒武侯祠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