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继英语空中课堂首发后,9月21日上午,乐成公立、城东一中、白石中雁三校的科学空中课堂也开锣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科学融入生活,生活加上科学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很多疑难事都迎刃而解。科学本就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工具,它不断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科学的世界里,每一个发现、理论、实验和技术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美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堂精彩的科学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孩子们完全享受在科学海洋中。鼓励他们去提问、去寻找答案,去创新和发明。</p> 巧测体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堂课是由城东一中叶特卫老师老师呈现的《项目化学习:巧测体积》,他通过不同方法测量食盐和大米的体积,指导学生一步步走进科学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方圆圆老师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今天叶老师的“项目化学习:巧测体积”这节课我觉得更像是一节项目化学习式的复习课。通过分别测量食盐和大米的体积这两个探究实验复习、巩固最近这一阶段学习的滴管、量筒等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目标定位准确活动设计合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小组活动中我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用量筒移取浓盐水快到20ml时,操作员问该怎么办,小组成员有建议继续倒的也有说別倒的,更有建议说为什么不用滴管;比如量筒读数时,有同学就提醒组内成员不要站起来读数;再比如滴管的使用过程中,有学生批评小组成员应该要把滴管内的空气挤掉,质疑他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等等。这些思维的碰撞、矛盾的冲突、学生的自我指正,恰恰落实了本课的目标,相信通过这个实验之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这些仪器的正确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本课设置的两个实验,是对课本中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拓展。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对会溶于水的食盐和排沙法对在水中会吸水的大米进行体积的测量,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本节课的两个实验教师都给出了完整具体的评价量表,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方案的设计。在一些细节上教师采用启发法帮助学生构建实验方案。比如测一粒大米体积的方案设计中,教师通过演示下层沙子上层大米的操作引出使大米间的空隙消失的具体操作。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评,优化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应用、分析、评价的能力。同时本课中还设置了实验数据记录表的设计,处处立旨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p> 生活中的浮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堂课是乐成公立陈箴言老师带来的《生活中的浮力》,是一堂复习课。陈老师用一个鸡蛋刚买时和放置一周后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听听洪达炼老师怎么说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这堂课用鸡蛋引入课题,以新鲜鸡蛋在清水中沉底和放了一周的鸡蛋在清水中漂浮制造矛盾冲突,这个生活中的情境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过渡到物体浮沉条件的分析,原来沉底是重力大于浮力,后来漂浮是浮力等于重力,那到底是浮力变大、重力变小,还是浮力变大的同时重力变小,怎么验证呢?接下去回顾到了测量这两个力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重力的测量可以用测力计或先测质量再转化为重力,而浮力的测量可以用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等方法,如果要用阿基米德原理,那要测鸡蛋浸没时的体积。提出问题,用量筒可以直接测量吗?学生思考后选用溢水杯采取排水法测量,这样就能计算出浮力的大小,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和小组互评明确了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储备。接着陈老师呈现了自己做过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再追问为什么重力会变小?通过资料展示,明确变化原因,及时纠正了不合理的猜想,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接着,提出上述结论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过例题很好体现了科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综上所述,陈老师这节课,教学过程环节紧凑,过渡自然,问题明确有针对性,为了我们复习课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借鉴。</p> 自制除垢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堂课是乐成公立赵宇夏老师带来的《酸碱专题复习——自制除垢剂》一课,她先让孩子们利用酸碱的性质,来分析除垢原理和洁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再根据酸的性质,要求孩子们能合理地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洁厕剂中有酸的存在;通过实验来验证酸的存在;能利用相关试剂检验洁厕剂的酸碱性;能用所学知识制作有一定清洁能力的除垢剂。</p> <p class="ql-block">樊轶华老师如此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中课堂和我们平时的线下课堂相比,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地方。这要求我们的上课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故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很难尽如人意。但今天我们看到了赵老师将这节课协调的很好,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学习投入,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真的殊为难得。这也体现了我们赵老师优秀的个人素养。这节课是酸碱知识的专题复习课,而教材中知识繁多,刚接触化学知识没多久的学生会感到“怎么有那么多的物质”。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构建酸碱知识网络,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题复习。这节课内容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任务一和任务二是帮助学生建构酸碱知识网络,任务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即自制除垢剂。最后通过评价量表进行比较。本节课的设计中,赵老师创设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自制除垢剂,以三个核心问题为主要驱动,将酸、碱的性质进行了串联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构建了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然后再进行真实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设计思路,与我们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真正的做到了依标施教。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p> 三校在线教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堂课后,随即展开线上教研,大家各抒己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传斌老师作如下总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巧测体积》,叶老师通过对食盐和大米体积测量的探索,让学生理解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老师多种元素的自然呈现使本节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好的提高,包括:表格设计、数据分析、误差研判、方案评价等等,很好向学生诠释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第二三两节分别是陈箴言老师的《生活中的浮力》和赵宇夏老师的《自制除垢剂》,两节课的共同点是通过将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以“浮力”和“酸碱盐”为主导展开的工程设计与物化这一核心概念教学,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编辑:东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