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快一幌二年没有到江南第一豪宅·钦使第了。家里儿子儿媳到云南带回来二只石榴,说是孙女千里迢迢背回来给爷爷奶奶吃的,不过石榴真的和以前吃到的石榴不一样。突然想起应该是“钦使第”看石榴的时候了。 <p class="ql-block"> 风雨中的“钦使第”。</p> 转眼遇上点事就给忘了,突然想起又遇上下雨了,一看天气预报要连续几天都下雨的,从家里出发时还没有下雨,反正坐公交即可到的,带好伞就可以了。 在无锡学前街闹市区有一处二万多平方米的宅子,无论是现代还是清朝绝对都能称得上“豪宅”,江南第一豪宅·钦使第,用尽了心思,“合理合法”得触犯皇家的各种规定制度…… 钦使第·薛家花园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政论家、文学家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的江南大型钦赐府第。 薛福成塑像。 薛福成生于1838年。清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江苏无锡人。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勇于实践,在内政外交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此清廷特赐“钦使第”一座以褒奖其历史功绩。 下雨天出来也不是一次二次了,我觉得雨天有雨天的味道,之前做了《暴雨赏荷 如痴如醉》、《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寄畅园听风赏雨》和《江南雨韵南下塘》都是暴雨、大雨,今天正巧又赶上了大雨,天意。“钦使第”大门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镶嵌砖刻“鸿禧”二字。 薛福成故居,又名钦使第,位于无锡学前街与前西溪之前。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落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现存原建筑100余间,占地210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在江苏的晚清官僚住宅中尚属罕见。 正中间三间名为“西轺堂”,轺是古代使官所乘的马车,“西轺堂”喻义着主人薛福成出使西方四国。让我们感受到“钦使第”的宏大规模,从东到西,细数共有房屋九间。 每年都有为薛福成故居里的石榴和杮子打卡,因为石榴和杮子寓意非常好,多子多孙和事事如意。 <p class="ql-block"> 往年记得到这个时候过来打卡,石榴和杮子都成熟了,今天只看到石榴没看到杮子,也看到青青的香元。</p> 从“西轺堂”往后就是“务本堂”,薛福成故居下雨不用打伞,回廊互相通,所以雨天来薛福成故居拍摄非常好。 正厅“务本堂”内,大梁及脊檩两端饰有山雾云纹,雕刻精细,为清代江南住宅建筑中所罕见。 后堂是整个宅第的第四进,正中三间为“惠然堂”。“惠然”二字取自《诗经》中“惠然肯来”之意。惠然堂是薛家女主人会见亲友、处理家厅事务的场所,也是薛家老小聚会的地方。 “惠然堂”出来就到转盘楼了。 钦使第是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之前,自己亲自设计构画草图,交其长子薛南溟负责建造。薛福成故居钦使第平面布局规整、功能划分严谨,宅院分中、东、西三条轴线,前窄后宽,中轴线上由门厅、轿厅、正厅、后堂、转盘楼、后花园组成;东轴线上由西式弹子房、薛仓厅、对照厅、枇杷园、吟风轩、戏台组成;西轴线由传经楼、西花园、佛堂、杂房组成。 该楼高两层,纯木结构,面阔十一开间,硬山顶,山墙上有五垛式封火墙,楼的两端各有厢楼连接,平面组成了“回”字型,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这个天井是整个宅第中最大的天井,天井地面上铺满花街。因这两进楼房楼上楼下的走廊皆内向天井一面,通过厢楼内的楼梯,上下前后都能走通,俗称转盘楼。 钦使第的转盘楼与国内现存的转盘楼相比有两个不同之处,一是其规模宏大,面阔十一开间。前四进九开间已属超出规定制度,到了转盘楼更是犯了“弥天大罪”,小心的薛福成还是通过断脊的建筑艺术将转盘楼分成了三、五、三开间。这样一来,这幢建筑并未超过薛福成官职所允许的五开间,现在我们眼前的转盘楼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转盘楼了。 二是表现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上。抬头可以看到二走廊的栏杆,栏杆的造型已经采用先进的车床加工工艺制成。国家旅游局把此楼定为中华第一转盘楼。 钦使第回廊的灯饰别具一格,非常的特色,似乎像一只只官员戴的帽顶,喜庆非常好看。 吟风轩为钦使第东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成园,景色雅致,是薛南溟为薛福成六秩大庆所建,惜薛福成以57岁盛年早逝,竟未及享用。后其薛南溟夫人吴氏六秩大寿时,延请锡沪名伶来此献演数日,一时之盛,竟成绝响。 戏台的设计非常符合声学原理,戏台采用的是穹隆形屋顶,后置隔音屏风,声音通过屋顶和屏风的反射,与池塘水面产生共振。 花厅戏台是薛家举行喜庆活动,接待亲朋好友或洽谈业务之后看戏娱乐,品茗观鱼的场所。 钦使第的石榴树结满了石榴,也是一道风景。这株石榴树每年都是满目绿意,花开百朵,结满了石榴。今年看到挂上古树名木牌子,石榴树经风雨120年了。 每年到薛福成故居打卡看石榴的人非常多,还好今天下雨来的游客不多,所以不用等待。 钦使第是一处庭院式开放格局的官僚宅第,近代民居建筑与江南造园艺术和谐结合,中轴线上每进厅堂之间,庭院点缀,景色各异。宅内独立的后花园、西花园廊桥、楼阁、乔柯、山石和谐搭配,环境典雅灵秀;东花园的花厅、戏台更是自成院落,为一处难得的看戏观鱼、品茗娱乐之处,其水榭式戏台最具特色,国内罕见。 钦使第规模宏大,重檐复阁,回廊曲折,布局合理,雕刻精细,绚丽多姿,不但有清末时代特下,而且具有无锡地方特色,故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钦使第宅内独立的后花园、西花园廊桥、楼阁、乔柯、山石和谐搭配,环境灵秀。 后花园西北角有一幢具有宁波天一阁建筑遗风的传经楼得,还有黄石堆山,奇花异草,竹林乔柯,廊桥亭榭等园林景致。修缮一新的传经楼是后花园最有特色的景致,为文人骚客必游之处。 后花园的后门,平时不开放。 看到一棵长满带剌的果还是花的树,查了一下,此树叫喜树,名字就喜气。喜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是一种速生丰产的优良树种。199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喜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为Ⅱ级。 西园。 西花园廊桥。 清晖。 听雨舫。下雨到这里喝茶听雨,听雨,挺简单,可以没心没肺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说,就那么默默地守望静静地聆听;听雨,可以有时间梳理自己,回眸如烟的往事,看清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听雨,可以坦然的享受那份清晰飘遥的感觉,拥有一份幽静淡雅的心情,想一个梦牵魂绕的名字,写一首温情唯美的诗;听雨,犹如人生,随性,随缘,随性情中人磨砺千丝万缕的流年。 一座石舫泊在岸边,江南很多园林中都有类似的石舫,往往有个更有意境的名字,不系舟,《庄子·南华经》云:巧者劳而智者忧,无所为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名字也是建造石舫的精神含义。 来钦使第好N多次了,之前来钦使第需要门票,第一次来的时候,西花园尚未修复,只有小小的后花园。后又来二次看到了西花园和后花园连成一体,故居的面积陡然扩大了很多,廊桥亭榭,花鸟鱼虫,一派园林特景。薛福成特意仿照宁波“天一阁”形状建造的藏书楼“传经楼”,在葳蕤绿树中依然还散发着清净幽雅的味道。 下雨天来还是第一次,听淅淅沥沥的雨,赏轻轻柔柔的风。今天没有像清名桥下河塘那次暴雨浑身淋湿,基本没有淋到雨,心情特别舒畅。 薛宅的花园是精彩的,且面积广阔,甚至分成一大一小东西两片园区,几大块水面让园林充满动感和灵气,各种亭台、水榭、石舫、曲桥、分布其间,不同层次的植物,将空间错落填充,既有中式的典雅,又有西式的疏朗。 滴翠轩。面水而建,站在轩廊前,拥山抱水,既可观赏一池湖水碧波荡漾,亦能远望岛上杨柳,娇翠欲滴。轩前高悬着曾纪泽的对联:“踈簾清簟昼无暑,翠竹碧梧时有声。”意为在此读书,挂帘铺垫,不分寒暑,同时也能感受到窗外翠竹和梧桐不时发出的声响。正所谓面水思亲,在此引用曾侯之子的对联是因为两者都是晚清外交上的同僚,更是为了缅怀自己追随曾侯的早年生活。 雨,任由飘飞的雨,沾湿长发,沾湿心,染指流苏。雨,轻逸漫扬,雨声清馨诱人。滴滴嗒嗒,是心与雨的交流,是心对雨的眷恋,像雾像露,撩人心扉。我们可以淡淡的听雨,淡然的把思绪放入雨里流转沉淀,精致得宛如风吹起窗前的帘幔,那么婉约风情。雨,丝丝缕缕,飘飘洒洒,惬意轻盈。如歌如诉。令人捕获了几分闲逸,几分痴狂,几分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