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9.23武汉宜昌神农架三峡重庆武隆

金都旅游丁

<p class="ql-block">9.17号我们早晨4:00惠民出发去济南机场乘机赴武汉,在机场候机</p> <p class="ql-block">准备登机</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拍的窗外白云</p> <p class="ql-block">我们武汉第一顿中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黄鹤楼景区,黄鹤楼是武汉标志性建筑,国家5A级景区,建在蛇山之上。最早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为军事瞭望之用,历代黄鹤楼屡毁屡建,目前的黄鹤楼重建于1985年。</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高 9 米,宽 6 米,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了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p> <p class="ql-block">二楼正中的这篇《黄鹤记》,不足300字,写明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故事,以及人们在黄鹤楼上活动的情景。二楼大厅中还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模型,风格迥异。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玲珑秀丽。最为奇特的是清楼造型,它的主要建筑数据应合了“八卦五行”。楼以五顶以应五行,除楼的主顶之外,四边各加上一个小骑楼,合成五顶;楼形为应四面八方,则在楼的正四方平面上各削成十二角,构成八方;楼层则以三层以应天、地、人之意。 </p> <p class="ql-block">三楼大厅内这幅题为“文人荟萃”的陶瓷画,再现了他们前往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崔颢所作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称武汉为白云黄鹤的故乡,就出此诗意。崔颢的诗作令所有关于黄鹤楼的诗作都黯然失色,就连诗仙李白登临此楼时,也无奈地发出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p> <p class="ql-block">四楼陈列的是楠木家具,曾经做为武汉的宴会厅,在这里接待重要过重要外宾</p> <p class="ql-block">五楼是黄鹤楼的顶楼,步入大厅,大家立刻会被这组“江天浩瀚”的壁画所吸引,它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壁画。由10幅金碧重彩画组成,再现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迹的渊源,从大禹治水时期的彩陶文化,到巴人时期的青铜文化,直至屈原行吟泽畔时期的楚文化,依次为:长江源流、上流瀑布、三峡风光、流逝、浪淘沙、华年、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长江公铁大桥下留念</p><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1956年夏天,毛泽东来到武汉,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表达由衷赞美。</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武汉康铂酒店</p> <p class="ql-block">西辞黄鹤楼,赴电都宜昌</p> <p class="ql-block">俯瞰国之重器—三峡大坝</p><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中国的大国重器,它的出现,代表着华夏民族驯服了长江的桀骜,彻底改写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参观三峡大坝的我们</p><p class="ql-block">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p><p class="ql-block">高峡出平湖</p><p class="ql-block">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于长江三峡中最为险峻壮美的一段</p><p class="ql-block">巍巍西陵峡谷之上</p><p class="ql-block">一条石龙横亘于此</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p><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p> <p class="ql-block">9.18晚上船,维多利亚3号</p> <p class="ql-block">9.19清晨的长江</p> <p class="ql-block">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 <p class="ql-block">9.19号今天行程:上午昭君村,下午神农架香溪源景区—神农坛景区—最美水上公路</p> <p class="ql-block">探访美人故乡~昭君村景区</p><p class="ql-block">昭君村景区又被称为昭君故里,是四大美人王昭君的故乡所在地。新开发不久的景点,建筑都比较新,人气不太旺。</p><p class="ql-block">景区内主要是昭君生平介绍,昭君史料展览,昭君文化变迁解读(从外交和平使者到文人不得志抒怀),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展示等。没有古迹,都是新修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神农架香溪源景区,体验19°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香溪名源于昭君出塞之典故。潭中生桃花鱼,传说为昭君出塞前省亲眼泪桃花点化之产物,清代诗人赞曰:“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景区内以茶叶和香溪泉水茶道精谌闻名。</p><p class="ql-block">溪源位于神农架木鱼镇西2公里处,是长江支流香溪源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神农坛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p><p class="ql-block">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是我们的祖先神。他出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他的出生地一说是在陕西的宝鸡,一说是在湖北的随州。他在一条叫姜水的河边长大,所以姓姜。由于他善于用火和发明了原始农业,所以被称为炎帝神农氏。</p> <p class="ql-block">千年杉王</p><p class="ql-block">“杉王”位于神农架南部的木鱼镇神农坛景区,树高40米,胸围8.79米。曾有人试过让6个成年人合抱“杉王”,竟还抱它不住。“杉王”系巴山冷杉,又称铁剑杉,树冠如擎天巨臂,独木成林,树冠覆盖面积530余平方米,成为一道震撼的风景。上世纪九十年代,神农架在“杉王”不远处兴建了神农祭坛,炎帝神农氏塑像与千年古杉相拥而立,景致浑宏、蔚为壮观,成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最美水上公路</p><p class="ql-block">兴山县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是我国首条生态环保公路,位于王昭君的出生地湖北省兴山县,为双车道二级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0.9公里,其中有4.4公里是建在峡谷的“水上”,整条公路宽12米,总投资4.4亿元。正因这两座特大桥架在河道中,故得名“水上公路”,夹岸风景秀丽,又被人们称为“最美水上公路”。</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返回船上</p> <p class="ql-block">游船美女靓照</p> <p class="ql-block">9.20日清晨用过早餐后换乘画舫游船游览神女溪</p><p class="ql-block">神女溪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它长15公里,溪浅道窄。坐在船上把脖子伸到90度可能看不到山顶。峡谷中茂密的原始植被,绿树成荫,岩石缝隙中偶有花草,给坚固的悬崖带来一丝温暖。在平缓的山谷里,河水清澈如镜,河底的砾石清晰可见。在岸与水的交界处,长长的墨绿色苔藓像翡翠蕨类植物一样缠绕在水中。有时觉得狭窄的小溪路没办法经过。但是许多地方总是惊叹于“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除了水声和导游的讲解,这里非常安静。你可以听到船、树叶甚至昆虫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神女溪:一江碧水,二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p> <p class="ql-block">神女峰</p><p class="ql-block">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住在此处。在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巫峡大江北岸,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区内。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龙腾空,有的如雄狮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凤凰展翅,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丽最有名。三峡大坝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头眺望,才能欣赏到神女的绰约风姿。</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三峡行》:“神女峰!大家争相观看这座扑朔迷离令人神往的山峰。只见那云雾缭绕的山峰上,有一石柱酷似亭亭玉立含情脉脉的古装仕女,那衣裙那裙带,似乎被江风吹得飘飘欲飞……</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摄影师们,冒雨拍美照</p> <p class="ql-block">船停夔门,下船后雨中游览白帝城</p><p class="ql-block">白帝城原名子阳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筑城,屯兵积粮。其时,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亲信制造舆论,于建武元年(25年)正式称帝,自号白帝,改子阳城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这座山为白帝山。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p> <p class="ql-block">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毁公孙述像,另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川安抚司副使张俭毁三功祠,改塑刘备、诸葛亮像,更名义正祠,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p> <p class="ql-block">瞿塘峡之夔门</p><p class="ql-block">夔门走一走,人民币天天有</p> <p class="ql-block">晚入住夔门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是长江游轮旅客的一个观光胜地。丰都鬼城又称为“幽都”、“鬼国京都”、“中国神曲之乡”。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奈何桥</p><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看到,正在维修,挑选一张以前的照片补上</p><p class="ql-block">奈何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为廖阳殿附属建筑。这是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连接阴曹和阳界,审视善良与罪恶,宣制生存与死亡的“试金桥”。左边为金桥。右边为银桥。传说走金桥的人能升官发财,过银桥的人可健康平安。 从这个队伍可见,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升官发财”。</p> <p class="ql-block">鬼门关</p><p class="ql-block">传说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路引长3尺,宽2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个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殓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所到之处才能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黄泉路</p><p class="ql-block">过了鬼门关,就会来到黄泉路的。黄泉路是一条宽约2米,长约50米的青石板路,路面很不平整。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被用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之个典故源自《东周列国》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传说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接下来就是黄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阳寿未尽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p> <p class="ql-block">望乡台</p><p class="ql-block">常言道,“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p> <p class="ql-block">行程结束后乘索道下山,车赴重庆</p> <p class="ql-block">重庆第一站:洪崖洞</p><p class="ql-block">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88号,2003年,总投资3.85亿元对洪崖洞片区进行旧城拆迁改造,于2006年9月竣工开业,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洪崖洞一共有11层,夜晚灯光从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2007年11月,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12月,洪崖洞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夜景</p> <p class="ql-block">醉美重庆夜景</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20230921</p> <p class="ql-block">重庆来福士总占地面积约为917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12.3万平方米,由8栋超高层塔楼,6层商业裙房和3层地下室组成,是集大型购物中心、高端住宅、办公楼、服务公寓和酒店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18日,重庆来福士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5月21日,重庆来福士获得“最佳高层建筑(300~399米)”“消防与风险工程奖”“结构工程奖”三个奖项。2022年10月31日,重庆来福士被列入“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超高层建筑”名单。</p> <p class="ql-block">9.21-9.23重庆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9.22今日行程安排:武隆天坑地缝</p><p class="ql-block">从重庆市区出发到达景区大约需要3.4小时,7:30出发,到达武隆先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中餐结束去天坑景区游览,先坐景区交通车到达乘电梯处</p><p class="ql-block">中间景区门口有名的变形金刚,因为变形金刚四是在这里取景的‍</p> <p class="ql-block">天生三桥是武隆天生三桥的别名,也被称为武隆天生三桥,拥有三座天生石拱桥,景色壮观!</p><p class="ql-block">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景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大自然造就的3座天生石拱桥,具有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天龙桥</p> <p class="ql-block">天龙桥是三座桥中最形象的,也是天生三桥中跨度最大的一座桥。相传三桥为恶龙所变,天长日久和两岸的山峰溶为了一体。它还是一座双拱桥,由一个桥墩、两个桥孔构成,宛如人造,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流水冲蚀天然形成。桥墩内部有一个迷宫型的洞穴,据说是土匪藏身的地方,主洞长400多米,四周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通道,形成了洞中有洞的奇特洞穴。</p> <p class="ql-block">天龙桥天坑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天龙桥的坑底有一座座青瓦灰墙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天福官驿,周围悬崖峭壁,茂密丛生,泉流石上,青苔斑驳。</p> <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驿院内所有建筑都为木质结构,风格古朴而典雅。事实上,官驿是由两个四合院连成的矩形方阵。除了正门有朝门以外,每座厢房的小青瓦屋顶上都有翅角飞檐,琉璃瓦当,以及精妙绝伦的雕梁、木墙。在院坝的角落里,还有一辆专供古代官员们外出使用的木质马拉轿车。</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天空是十字形的</p><p class="ql-block">穿过天龙桥穿洞即进入天龙天坑,它是一个口部直径522米的“十字”型天坑,由天龙桥、青龙桥和周边的山壁合围而成。崖壁四合,下陷200多米,一条小路横贯其中,在天坑中部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天福官驿”。因该驿站古朴神秘,环境幽美,被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选作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驿前面是青龙桥。一条浅浅的溪流从青龙桥下流过,为这三座桥中最高大的这座——青龙桥增添着一抹柔和。穿过青龙桥再往前走,便是由青龙桥和四周的石崖所构成的“神鹰天坑”了。神鹰天坑高空悬崖边上有一岩石酷似俯视坑底展翅欲飞的老鹰,让整个天坑都充满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青龙桥即天坑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 400米。青龙桥桥身青翠,藤蔓缠绕。待到日落西山,余晖尽洒,青龙桥下凉风习习,桥身也因日光的变化而变成了暗绿色,远观正似一条青龙欲飞冲天。夕阳余晖泄入洞内,霞光万道,忽明忽暗,恰似一条青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p> <p class="ql-block">黑龙桥位居最后,桥色深暗,正如一条黑龙横卧于此。同时,黑龙桥还生有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等。不仅名字雅致好听,而且风光也是惹人心醉。泉水绕三桥,大大增强了三桥的灵动美感,令人心旷神怡。黑龙桥的桥面宽度达193米,也就是说黑龙桥的桥洞长193米,而且还拐了一道弯儿。黑龙桥桥高223米,拱高90—141米,拱孔跨度16—49米,桥面厚度107米,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穿洞,不是桥。但是,绝大数专家认为黑龙桥是一座天生桥,不应该判定为穿洞。</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黑龙桥尽头让人觉得冷风嗖嗖,虽是尽头,但却觉得很开阔</p> <p class="ql-block">龙水峡地缝是全长4公里的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在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龙水峡地缝设有80米瀑布水帘,奇哉妙哉。地缝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明涧湍急。</p><p class="ql-block">游览龙水峡地缝,得从景区入口乘观景电梯下到半山,然后再沿着峡谷崖壁上的台阶一步一步走下地缝谷底。因刚下过大雨,峡谷中光线暗淡路面又湿滑,游人们都小心翼翼的在峡谷中前行,一边还欣赏着路边的地缝、怪石、溪流、穿洞及飞瀑等美景,直到走出景区。</p> <p class="ql-block">80米瀑布水帘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美景拍不完根本拍不完</p><p class="ql-block">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80米落差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行程结束返回重庆市里,到达酒店21:30</p><p class="ql-block">好饭不怕晚,品尝正宗的重庆火锅</p><p class="ql-block">微微辣吃的都冒汗,鼻涕也流了不少,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雨中参观红岩文化~白公馆</p><p class="ql-block">别名香山别墅</p><p class="ql-block">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就借用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把自己的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1939年,戴笠在歌乐山下选址时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但是它们又有所区别,白公馆里关押的都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对关押在此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仅20人脱险。</p> <p class="ql-block">磁器口古镇</p><p class="ql-block">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p><p class="ql-block">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民国七年(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远销蜀外。后来随着工艺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扩大了起来。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据统计磁器口每天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p> <p class="ql-block">山城步道</p><p class="ql-block">重庆是山城,山城步道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与多数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台阶,也就是当地人说的“梯坎”。</p><p class="ql-block">石板坡段,还在崖壁上修建了一条可观江景的悬空栈道。在长江边,沿金汤门古城墙,顺山势而建。在栈道上顿足观望,长江南岸的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行程结束,返程!</p><p class="ql-block">重庆江北机场</p> <p class="ql-block">返程观云海</p> <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了人海,相遇才显得那么意外!</p><p class="ql-block">期待下次的远行一起再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