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把梦留住

海鸥飞处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摄 影:顺民音画摄影视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出 镜:海鸥飞处 筠 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文 字:海鸥飞处</b></p> <p class="ql-block">   非遗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列入名录,更需用新思维、新方法,让非遗活起来,也火起来,让非遗不仅仅被保护,而是要被继承、被发展,被再次创造,焕发活力、重获新生,“飞入寻常百姓家”。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坚持非遗活态传承,使其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新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周末闲暇,突然一时兴起有了想去古城岩探访亦师亦友又亦兄的挚友想法,因本人平日工作与家庭上的琐碎,实在没有时间如往日一般续拍《白娘子》,随着《白娘子》的停拍,故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我的好兄弟了!呵呵,于是我便兴致勃勃地走进了休宁古城岩风景区,走进了风景区内的斫青馆。</p> <p class="ql-block">   王勇,1975年生,号筠痴,斫青馆主人,安徽黄山休宁人,工艺美术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黄山市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黄山市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他,自幼酷爱书画,能书善画。19岁入竹刻社,初摹仿徐秉方,后研习金陵派,嘉定派竹刻技法。线条工稳,刀法利落,构图疏密有致,颇得文人画三味,渐形成用刀如用笔,讲究透视效果的个人风格。</p> <p class="ql-block">   时隔数月,久矣未见。今日登堂,果然名不虚传,一进门就被《溪山行旅图》深深吸引。每一根线条都“得其环中”,又“超以象外”,一丘一壑似有千岩万峰之感。与其说是一幅寓意高远的黄山风景画,不如说是一曲余音绕梁的徽州抒情曲。</p> <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荷风新韵图》分外夺人眼球。一朵荷花昂首怒放,一只蜻蜓欲飞欲停,画面流丽婉转,情调雅致动人。抬眼望,四大美女亭亭玉立,个个顾盼生情,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  《佳人心事有谁知》的屏风上,一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端坐花园,左手持书,衣裙曼妙,神情凝重。她是在回味才读的美丽诗书?还是在思念久久未归的心上人儿?一件件作品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刻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饱眼福之际,耳边似乎有一根弦响了一下——我听到了心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这位就是我的师傅、我的兄长,外兼我的戏搭,斫青馆的主人。他虽年近天命,但无论怎么看,却也看不出与现实中的年龄相符,他中等身材,一副黑框眼镜,温文尔雅。一番品茶交谈,不仅了解了他的近况,也更深地理解了他的每一件竹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   王勇出生在休宁县蓝田镇南塘村,徽州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家乡丰富的文物资源,激发和培养了他在传统书画艺术方面的兴趣和修养,提供了永不枯竭的营养和动力。</p> <p class="ql-block">   王勇从小就喜欢舞笔练字习画,高中毕业后进入竹刻社从事竹刻,从此与竹结缘,日复一日地勤学不辍,苦刻不止,辛勤耕耘,从不懈怠。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为“筠痴”。“筠痴”者,对竹喜爱到痴迷的程度也。</p> <p class="ql-block">  今日,跟着师傅来学点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子舞动,舞出自由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符跳跃,奏响心灵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笔挥洒,绘出绚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面流转,展现生命的美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给我一片竹,我还你一个精彩的世界!王勇大师的艺术如此精彩,他用一片竹子,创造出无尽的奇迹。他的作品,永远流传在艺术的世界,成就了我们心中那个美丽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斫青馆参观的游客还挺多的!</p> <p class="ql-block">   他用竹子,诠释着自然的力量,将世界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竹子是他的灵感之源,永不枯竭,王勇大师的创作,永远不会停歇。他用艺术的语言,述说着情感的故事,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王勇从一名普通的刻工,一步步成长为黄山市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黄山市竹刻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他的才华不仅在国内得到了认可,还在国外也有了市场。他的作品在深圳、苏州以及其他国外地区都有销售,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此外,他还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和金奖,这证明了他的艺术水平和创作才华。</p> <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入选市、省和国家级的非遗精品展,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竹雕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曾还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春秋拍卖会上成功拍卖,这是对他作品价值的认可。他的成就和荣誉无疑是他辛勤努力和才华的结晶。 </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正规艺术学院培训的人来说,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付出的是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了解他成长史的人都知道,王勇之所以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绝地反击,生动地演绎出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励志故事,不仅在于他有一个战胜困难的魄力、能力和毅力,更在于他有一份深藏于内心的对文化艺术的刻骨铭心的酷爱,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执着和坚守。</p> <p class="ql-block">   一个民间烟火气的竹雕和书画大师,他从小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他对竹雕艺术却有着一份深深的热爱,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他最终以其精湛的竹雕和书画技艺在艺术界崭露头角,成为业内的翘楚。</p> <p class="ql-block">   王勇的童年并不富裕,但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小时候,他经常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对竹子的形态和纹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竹子的纹理独特而美丽,于是开始尝试用刀子雕刻竹子,从而进入了竹雕的艺术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竹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明代中后期,在文人墨客的倡导和推崇下,竹刻逐渐与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融汇,演绎成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它被文人雅士作为书斋案几清逸脱俗的陈设,乃至抒情遣怀、审美意趣的载体和人格理念、品行操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王勇对竹雕的热爱和执着使他在艺术道路上一直坚持不懈。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进行创作,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之余,他都会沉浸在竹雕的世界中。他用心观察竹子的纹理和形态,用巧妙的刀法将竹子雕刻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们对竹子有了全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除了竹雕,王勇还对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传统书画,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和不断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用毛笔和墨汁,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王勇的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竹雕作品栩栩如生,根据竹子的纹理和形态,他能够将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雕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书画作品则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他用墨汁和毛笔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描绘得细腻入微,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  王勇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积极参与各种艺术交流和展览活动,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更多的人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竹雕和书画的魅力。他还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艺术人才,传授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使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王勇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也传递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的竹雕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   古来雕镌之艺,往往以刻金镂玉之巧,布藻垂华之饰,寓纳吉求福之意,餍目惬欲而有余,泻心畅神则未足。竹刻独不然,每多自得之趣而不同流于俗好,其清品高致挺然秀出于诸雕之林。</p> <p class="ql-block">   余读金坚斋《竹人录》,见其所称古之竹人,非具郑虔三绝,灵襟洒脱,居处出尘,不能下一笔。复谓世人比之以治玉冶铜之大匠,犹未识君子之用心。是则非君子,不能称竹人也。君子者何?有道德贯于内,有功业行于外,文质彬彬者也。</p> <p class="ql-block">   古人有云:“物有美恶,施用有宜;美不常珍,恶不终弃。”诚如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筠痴在竹刻艺术中,表现了人所难以表现的美。这是因为,他独具慧眼,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是最为可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不仅应是“非遗”的欣赏者、见证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成为“非遗”的保护者、传承者,让子孙后代能够从“非遗”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璀璨文明,从而留住我们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   王勇的艺术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用心去创作和追求艺术的完美。他的竹雕和书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坚持,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奇迹。</p> <p class="ql-block">  酷爱和执着,是他成长的双翼,成功的法宝。成长是艰难的。数十年来,他一路拜师,一路学习,一路荆棘,一路突围。</p> <p class="ql-block">   看来,这一趟没白来,师傅又亲自给我雕刻了两件宝贝,收获满满!哈哈······</p> <p class="ql-block">   成长是幸福的。一路攻关,一路探索,一路创新,一路收获。盘点王勇走过的人生轨迹,有四个特点非常鲜明。</p> <p class="ql-block">   这的建筑风格很适合我这样的服饰装扮,今日让师傅现场给我作画一幅,然后在竹子上给我雕刻一幅!呵呵······</p> <p class="ql-block"> 师傅,把我雕刻的美一点哦!</p> <p class="ql-block">   厚积薄发的艺术涵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勇深知,根深叶才茂,源远流更长。从刻工到工艺师的桥梁是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因此,从立志终身从事竹刻的那一天起,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艺术理论方面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中国山水画的一些经典理论,如唐朝王维的《山水论》,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等等古典理论,他都了然于胸,并从中受益不浅。他尤其欣赏顾恺之“以形写神”、谢赫“气韵生动”等精彩议论,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p> <p class="ql-block"> 中国山水画的鼻祖,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父子画家李恩训、李昭道的《江帆楼阁图》和《春山行旅图》,他更是反复观察,细心临摹。饱学理论,精通画理,不仅使他的题跋中多有真知灼见,而且从内涵细观他的作品,很有文人画三味,充分体现了徽州人追求儒雅、淡远的人生境界,折射出源远流长的徽文化的烁烁光芒。</p> <p class="ql-block">   搜尽奇峰的生活积累。竹刻和书法、绘画、音乐一样,说到底是一种表达方式,都是将自己经历的生活沉淀成一种优美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灵光乍现。王勇和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一样,十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徽者美也。”家乡美丽的山水风光,更是深深吸引了他那一双热爱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衣天使女护士在这个名场面中,展现出了她的专业素养和坚毅精神。照片中,她身穿整洁的白色护士服,佩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正在严谨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我们的王勇大师真是不简单,他这是把现代元素融入到了传统雕刻文化里,将二者完美的融合一起。</p> <p class="ql-block">  芒鞋所至,䠀遍山水,搜尽奇峰,归后所作,愈加撷山水之秀气,愈加秀润华滋,作品题材也更加广泛而多元,充满了天真活泼的生活热情,汪洋恣意的艺术情趣。</p> <p class="ql-block"> 从整体外观上看,王勇的竹雕,格调清新,气场生动,是一种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融入自然的杰作,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艺术再现。多少美好的景色,多少美好的事物都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并赋予了个人对时代的探索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精益求精的雕刻技艺。竹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造型艺术。若以雕刻技法分类,有平面雕和立体雕两大类,平面雕以留青、阴刻为主。立体雕以浮雕、圆雕、透雕为主。王勇竹刻,主要采用的是留青技法,通常是在竹子的表面奏刀。种类有臂搁,笔筒,扇骨、镇纸、手杖等。王勇学习竹刻,最初模仿徐秉方,后研习金陵派,嘉定派竹刻技法。王勇最欣赏的是明代著名的竹刻家张希黄。对这些名家名作,他都爱不释手,朝夕摩挲,细心体会,渐得其妙。难能可贵的是,王勇一方面虚怀若谷,学人之长,兼收并蓄,丰富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艺术来源于生活,筠痴在竹刻创作的同时,还经常将生活写入画中,创作出一幅幅可爱有趣的生活情趣小品国画。画与竹刻相结合,更加完美的展现给世人欣赏。</p> <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渐渐形成了线条工稳,刀法利落,构图疏密有致,讲究透视效果的独特的风格。他擅长利用留青浅浮雕技法刻远山树石、山水人物以及楼阁亭台。在朴素中显出华美,在粗犷中衬托出纤细。王勇善于将雕刻与绘画融为一体,技法奇妙高超。他能在薄薄的竹皮上轻松自如地分出几个层次,从而产生多层次的立体感,观之如一幅精美的图画,成为留青技法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觀此老小子實有微出息,吾這個「白娘子」當放下身段,為其打掃一番衛生吧!也算是感恩师傅的恩情,哈哈······</p> <p class="ql-block">   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竹刻作品基本上采用中国画的笔法墨韵来表现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景色。王勇很喜欢石涛“至法无法”的艺术创新精神,在采用留青的方法来表现中国传统的写意画的创作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刀法变化无常,于无规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规律,形成了独有的竹刻与中国传统写意画完美结合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根据创作需要,有的浓墨深刻,刀意纵横,尽情挥洒。有的枯笔残墨,精雕细刻,如蜿蜒游线。因图制宜,灵活多变的刀法,生动地再现了《竹人录》中所云:“浅深浓淡,勾勒烘染,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有笔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p> <p class="ql-block">   正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王勇不断拓宽了竹刻的表现空间,升华了竹刻的艺术情趣,将传统文化的养分,通过现代竹刻艺术表达绽放出新的文创之花,让线条在图片上构建出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   古之城,水之南,这座琳琅满目的斫青馆内,多少高雅的竹雕作品让我过目难忘。走出斫青馆,一座座粉墙黛瓦,繁星一样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灿烂的徽州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眼前。由此不由地想到,传承和弘扬徽州文化,多么需要更多的王勇这样的“筠痴”们在各自领域始终不渝的执着和坚守,开拓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不仅应是“非遗”的欣赏者、见证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成为“非遗”的保护者、传承者,让子孙后代能够从“非遗”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璀璨文明,从而留住我们自己的根。</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余晖渐渐消散,我向师傅深深一鞠躬,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之情。他微笑着点点头,目送着我离去。我转身离开,心中涌动着一股满足和感动的情绪。告别只是暂时的离别,我相信,我们的缘分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一直继续延续,直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