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火炉

戒酒的李白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四季更迭,不觉间已过了秋分。随着几场秋雨,天气渐渐转凉,在清凉的秋风中换上秋衣,不由得想起了那温暖的火炉。</p> <p class="ql-block">  记忆里,童年的冬天特别冷,白天冷,晚上更冷,外面冷,屋里冷,有时屋里甚至比外面还冷。天气冷,雪也多,冬天几乎是冰天雪地,因为没钱卖煤,也烧不起炉子,除过出太阳的时候,人们都在炕上取暖。孩子们在炕上蜷不住,总乘大人不注意偷偷跑出去玩,身上裹着厚重的棉衣棉裤,把两只手揣在袖筒里,不停地跺着脚取暖。上学了,学校在冬天都会在教室里安个生铁铸造的火炉,每天发一块刚够一早上烧的煤块。那时候的煤块烧起来也不热,我们坐在阴冷的教室里脚冻的发麻,一下课同学们都跑到院子里晒太阳,挤在在墙边不停地跺脚、搓手、捂耳朵,还相互抗膀子挤堆取暖。手背上、耳朵上都生了冻疮,慢慢的就溃烂了,流着脓水,又疼又痒。那种侵入肌骨的冷,至今无法忘记。后来,火炉和煤炭在乡村普及了,人们都用火炉子,既用来取暖又烧水做饭,冬季似乎不那么冷了。</p> <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以后,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以后,单位就给每个办公室发一个炉子,配套的还有几节铁皮烟囱、直角拐脖、炉钩子、铁铲子、盛炭的长方形铁皮斗子。领到炉子后,就迫不及待的相互配合着把炉子支起来、安装好。炉筒每年既有新的、也有旧的,旧的内外都锈迹斑斑,需用用炉钩敲敲,将附在铁皮内层的往年烟灰和铁锈敲掉,然后把它们分别接起来。炉子一般按在办公室的正中间,下面垫几块砖,有时候炉膛还需要和点黄泥裹一下,既能把炉身上的缝子堵严防止冒烟,又能聚热。烟筒插好后,在两面墙上钉上铁钉,用铁丝在那根竖着的烟囱上缠一圈,将铁丝的两头分别系在钉子上,这样就能防止烟筒歪倒而发生意外。一切就绪后,找些废纸点火试炉,炉膛内发出“轰轰”的燃烧声,就说明炉子安装成功了。过冬的炭由单位统一购买,经常会在国庆节前后拉到单位院子里,按照办公室的数量平均分成二三十个小炭堆,再由每个办公室的人自行用桶子提到办公室堆在床底下。这是每个办公室一个冬天的取暖保障。</p> <p class="ql-block">  通常,分到炭的当晚,我们就举行“点火仪式”。提前去河边或山沟里捡些干枯的树枝带回来,先点燃几张废纸放进炉膛里,等火苗窜起来了,再放一些干树枝进去,等着旺一点,瞅准火候才能往里面少放几块小炭块。放早了,火就压灭了,放迟了,就不容易点着炭。待炭块着起来后,再把添些炭块覆盖在上面,这样炉子就生好了。炉子生起来,灌一铝壶水烧上,一边等待水烧开,一边抓紧时间把卫生搞得亮亮堂堂。房子里热起来了,烟酒、瓜子买回来了,前来“暖房”的同事们也就到了,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嗑瓜子、侃大山,好不快活。从此,办公室里就有了热乎气。</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火炉在冬日里不仅让我们抵御了严寒,还带来了很多乐趣。夜里睡觉的时候,在炉膛里添些炭,就用封火器把炉子封起来,然后打开门顶的风窗就爬到床上,温暖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安然入睡。清晨,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先把炉子的封火器取开添些炭,摇一下炉灰,不一会儿,随着水壶开始“嗞嗞”歌唱,房间里又热起来了。倒一趟炉灰、洗把脸的功夫水就开了,泡一杯茶,去机关灶上拿点馍馍回来,围着火炉喝茶吃早点,幸福美好的一天就又开始了。有时候闲了,我们会从街道里买点红薯或洋芋,洗干净放到炉膛旁边的烤匣里烤上,过一会儿就打开烤匣门看一下、翻一翻,等到外焦里黄的时候,用炉钩或者直接用手掏出来,在手里垫两下,皮子也不剥就喂到了嘴里,烫得龇牙咧嘴都舍不得放下。有时候也会把豌豆、瓜子、包谷粒等放在炉盖上翻烤,伴随着闻到一股香味儿,不时会看到豌豆、瓜子、包谷粒“嘭嘭”的炸炸裂开,也顾不得烫,就迫不及待捡在手里,放进嘴里“咯嘣、咯嘣”地嚼,快乐的像个孩子。有时候在下雪天的夜里,去馆子里买上一只鸡,借上馆子里的锅碗瓢盆,回来在炉子上煮白水鸡,几个人聚在一起,常常是肉也吃完了、汤也喝完了,那个香啊,总也难忘。</p><p class="ql-block"> 总喜欢在某个雨雪飘飞的日子,把火烧的旺旺的,泡一杯茶,电话调成静音,捧起一本书,任凭炉子上的水壶“嘶嘶”冒着热气,独自畅游在书中精彩的世界里,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一个人,一杯茶,一炉火,一本书,这样的淡然,是我一直都追求和向往的,是在门外跑累了、干乏了之后才能体会到的最舒适、最平淡的生活。关起门来,自己给自己放个假,不一会儿就幸福得满头大汗。</p> <p class="ql-block">  在那样温暖融洽的环境里,我们度过了一冬又一冬。岁月沧桑变迁,火炉陪伴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我们的足迹,更记载着我们的年轮和终生难忘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真怀念冬日里温暖的火炉,和一起围坐在火炉边的朋友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