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深度的教师 教有内涵的语文——记枣强县小学语文教师赴保定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高质量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细嗅蔷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聚焦新理念,融创新实践,9月23日枣强县小学语文教师一行三十余人,赴保定市莲池区第一实验小学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小学语文名师高质量课堂教学观摩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由来自深圳青年优秀教师刘恋作课《两茎灯草》。刘老师引导学生由文段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认识,联系到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对比之下,再引入《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对自己亲人的所作所为,对严监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领悟到“读原著,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意教授王崧舟执教的六年级观摩课“致敬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带领我们走进晚年鲁迅,领略一代文豪的风采。听王崧舟教授的观摩课就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讲得富有诗意,让人如醉如痴。王教授以大单元整体教学作为设计理念,从少年鲁迅到中年鲁迅,最后到老年鲁迅。从生前的故事到死后的哀荣,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更加全方面地了解鲁迅这个近代文学的泰斗人物。王教授以臧克家的《有的人》为切入点,以文中鲁迅侄子所记录的鲁迅生前的故事为抓手,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广受爱戴的原因。在读中思,在思中读,对学生的生成及时反馈,对课堂教学掌握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 课堂开始以孺子牛,千夫指设置悬念,在推进中通过摘录卡的方式给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达成学生自己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的目标。通过对生前的故事和死后获得的哀荣进行交流讨论,更加升华了鲁迅高贵的人格和奉献的精神。在起承转合之间扩充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在不断学习中深化朗读,在不断朗读中强化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特级教师管建刚携工作室成员顾孙煜先后执教《爬天都峰》第一、二课时,他们的课堂指令明确,学习过程紧张有序,随时注重习惯养成,将读写目标限时训练,引领学生高效学习。随后管老师又做了题为《家常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讲座,他提出要“把课堂70%的时间还给每一位学生”,并强调是“每一位”学生而非一部分学生;在《家常课与“双减”》的讲座中提出“减负的根本就是要提高作业的速度和作业的有效性”。管老师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内涵。教师是主导者,也就是管理者,其任务是: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让人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桐庐县城南小学特级教师张中良作课《慈母情深》,在自编、自导、自演,现场拍摄《母亲》大型纪录片的总任务驱动下,引导孩子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关注细节描写,带着孩子们走进作者、走进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课后,张老师进行了以《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为题的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nbsp;</p> <p class="ql-block">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教师陈金龙作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陈老师那亲切的话语,带领孩子们在真实的、有滋味的课堂中有依据的猜测。课后,陈老师以《课标·文章·课堂—真实教学三部曲》为题展开讲座。他提到教师要深入研习"新标准”,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领悟,转化为执行力、实践力,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和教育教学策略。 并以《月之故乡》为例,进行了实例性解读。</p> <p class="ql-block">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被誉为“百年来素读经典课程第一人”的陈琴老师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教学生如何欣赏诗歌。她将吟诵教学与诗歌教学融于一体,浑然天成,并辅之以大量的事实举例说明,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她还激励学生要对中国的诗词心存敬畏,呼吁学生拥有一个爱诗且懂诗的诗性人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过此次文化与心灵的洗礼,老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激发了老师们钻研教学的热情。</span>教育是一次邂逅,一节课,一次理念更新;一场讲座,一次思维飞跃。每一次学习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出发, 愿不负秋阳,与学生同行,成为他们学习之路的掌灯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