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园看晋祠🇨🇳2023年

理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最,全在晋祠。晋祠~传承了千年的建筑之美与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悬瓮山东侧的山脚下,建筑群的主方位是坐西朝东,和大部分的祠庙建筑坐北朝南不太一样。整个晋祠建筑群经过千百年的建设慢慢形成了拥有几十座建筑,亭台楼阁俱全的庞大群落。</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看到是秦砖汉瓦的晋祠,也是唐诗宋词的晋祠。山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所在地,先贤圣明辈出,一点一滴,一景一物,都是古老的颜色和血脉,都飘逸帝王的威武之仪,透溢先贤的王者之气。祠里的任何一根立柱,任何一架木梁都富含历史韵味。</p><p class="ql-block"> 美篇的主要参考资料为贾珺教授的千年一园看晋祠,以及中国晋祠-智慧晋祠-自助讲解。</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山西行最后一天,2023年7月9日再次来到晋祠。</p> <p class="ql-block">晋祠大门,晋祠二字为陈毅元帅所提。∇</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晋祠大门 ,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古代唱戏的戏台。对着晋祠大门的是戏台的后台,化妆换衣服的地方。后台正中上方挂“三晋名泉”横匾,是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而“三晋名泉”是指晋水名泉,名驰三晋。∇</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始于水镜台终于圣母殿,圣母殿正对着水镜台,戏是演给神看的。想象一下,当年在水镜台上曾经演过很多悲欢离合的戏剧,观众不仅有神灵,还有很多前来祭拜的人。背过身来看整个晋祠的主庭院,整个辽阔的庭院是由众多的亭台楼阁建筑、清澈的水泉还有茂密的古树名木共同演绎的另外一场大戏,这场大戏绵延千载余音袅袅,一直传唱至今。∇</p> <p class="ql-block">  戏台前台正中悬挂“水镜台”匾额为乾隆首任书法老师杨二酉所提,被称为秀丽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很特殊,它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的,而这两部分分别修建于明朝和清朝不同的时期,但是很好地组合在了一起,屋顶尤其表现出非常不一样的个性。东半部这个屋顶是很典型的“重檐歇山”顶,所谓“歇山”是造型比较丰富的坡顶,它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垂直断面,好像歇了一下,下面又加了一层屋檐,叫“重檐”。而舞台部分的歇山顶没有正脊,上面一道弧线,显得更加柔和,称之为“卷棚歇山”。∇</p> <p class="ql-block">不同方向的水镜台侧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网上下载的,很直观。∇</p> <p class="ql-block">  梅兰芳先生当年来过这里,曾经提出希望能在水镜台演一出戏,可惜三年后去世了,终未能达成愿望。∇</p> <p class="ql-block">  正对水镜台的会仙桥,会仙桥横跨智伯渠,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目前我们看到的已经用木材保护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智伯渠∇</p> <p class="ql-block">过了会仙桥,通过这个牌坊就可以看到金人台。∇&nbsp;</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也称“莲花台”。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高4米,为祭祀时焚烧祭文所用。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又称“铁太尉”,有镇水之用。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四尊铁铸武士像中东北角一尊为1913年铸造,其余皆为北宋原物。西南角铁人铸造工艺精湛,线条流畅,是模仿佛教中天王形象塑造的,采用了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是北宋铁铸铁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过金人台就来到对越坊,对越坊是中轴游览线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对越出自于《诗经》,“对”有报答的意思,“越”有颂扬的意思,是表达对于神灵的尊重。对越坊建于明朝,其与别的建筑之间的年代是有些区隔,明朝是喜欢建牌坊的朝代,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明朝牌坊以石牌坊居多,木头牌坊不多了,因此对越坊是很难得的珍贵木构实例。 其实牌坊本身没有什么功能,就是一种仪仗,显示隆重,往往会在重要的建筑前面设置一下。∇</p> <p class="ql-block">  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著名书法家高应元出资修建、题匾,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称为“雄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过了对越坊就来到献殿,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是祭祀圣母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整个大殿的建筑全部沿用了中国最传统的建筑手法,完全是木头和木头榫卯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大殿的周围全部由直棂栅栏围成,看上去既像一座庄重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的凉亭。献殿是晋祠国宝建筑。∇</p> <p class="ql-block">殿内悬挂的“献殿”匾额,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p> <p class="ql-block">  献殿额枋上有个构件叫“斗栱”,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别具有魅力的一种构件,是由若干个散件拼合组成的。它的功能就好像是人用一只手去托着这个屋檐,使屋檐能够更多向外面悬挑,从造型来看,大家可以发现每一组斗栱都像是一朵绽放的鲜花,在《营造法式》当中斗栱的单位不叫“组”,而叫“朵”,和花的量词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斗栱唐朝时候尺度最大,从唐朝之后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献殿是金代建筑,它的斗栱还保持相对比较大的尺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对越坊的斗拱,这里的斗栱就是典型的比较晚期的斗栱了,不但数量多,而且非常密。和明代所建的对越坊斗拱相比,金代的献殿的斗栱虽然只是隔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差异已经非常明显了。∇</p> <p class="ql-block">额枋与斗拱之美∇</p> <p class="ql-block">  献殿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钟楼和一个鼓楼,这个是钟楼。想象着晋祠曾经的晨钟暮鼓就是这里发出来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钟楼,中间是献殿∇</p> <p class="ql-block">这张可以看到远处献殿两旁的钟鼓楼了,左边钟楼,右边鼓楼。∇</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一下,起点的地方是戏台,中间的金人台是进香的地方,还有守卫,对越坊里有祭品是仪仗,最后是主殿。中轴线上虽然建筑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整个祭祀的大功能是合在一起的,每当大戏开演是不是很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过献殿看到的就是鱼沼飞梁,看桥两边侧柱上的字。在鱼沼泉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中多鱼,所以名“鱼沼”,从高空俯视,这里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飞梁”。它下折的两翼与圣母殿上翘的殿角遥相呼应,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了飞梁的巧妙与大殿的开阔。关于此桥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水经注》,可见此桥早在1500年以前就已存在。我国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或为“拱形”,只有此桥为“十字形”。∇</p> <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p><p class="ql-block">这个高角度拍的鱼沼飞梁比较有立体的感,是我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过鱼沼飞梁,主殿圣母殿就呈现在你面前。仔细看柱子是微微倾斜的,通过柱侧角能够保证上部的梁架挤压得更加牢固,同时整个建筑轮廓也有一种微微往上收的感觉,视觉上显得更加端庄。不光是侧脚,中间两根柱子开始往边儿上,柱子的高度是微微不断加高,这就是“柱生起”,这样使得柱头上的额枋不是水平线而是两边起翘的弧线,是多么的灵动!∇</p> <p class="ql-block">  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 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我国宋代建筑形成于北宋中叶,现存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就是晋祠的圣母殿。圣母殿是我国宋代早期建筑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建筑由唐至宋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网上下载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柱侧角和柱升起与额枋两头微微上翘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查看晋祠博物馆资料,光绪二十七(1901),“三晋遗封”为光绪帝后御赐书匾额。</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供奉唐叔虞,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宋仁宗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年)封邑姜为“顕灵昭济圣母”,遂有圣母殿之称。</p><p class="ql-block"> 主像圣母邑姜,高2.28米,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p><p class="ql-block"> 殿内另42尊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完成于920年前的北宋元祐二年,除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其余皆是宋代原物。殿内塑像大小如真人,排列组合形式有如宫中情景,是宋代宫廷生活及森严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梁坊彩画是最为上等的“五彩遍装法”的,但这些扁的出处有待研究。∇</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皇后,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记载说,梅兰芳先生曾经最喜欢这尊女塑,她正面的角度是含笑的表情,侧面有点像含悲的表情。梅兰芳先生到这儿之后经常来揣摩这个侍女的表情,说“一颦一笑似诉生平”。∇</p> <p class="ql-block">殿前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木雕盘龙</p><p class="ql-block">这是2021年4月23日来山西晋祠时拍的,正值桃花盛开时。∇</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鲜花映衬着古老的建筑,真是无与伦比的美!∇</p><p class="ql-block">这也是2021年4月23日来山西晋祠时拍的。∇</p> <p class="ql-block"> 出了圣母殿特别关注了一下鱼沼飞梁下面支撑的结构。它用一些八棱形的石柱来做主要的竖向的支撑构件,这个八棱形实际上是为了模仿木头柱子的形象,上面还加了木质的斗栱和梁枋共同支撑,石头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同样也是非常特殊的构造方式。∇</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梁中间往两头看,一边是圣母殿另一边是献殿,照片远处是圣母殿对面的献殿。∇</p> <p class="ql-block">正对圣母殿往左边所见。∇</p> <p class="ql-block">正对圣母殿往右边所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晋祠古木众多,若论树龄之长,进入景区已经看过多株唐槐,树龄都在千年以上。但树龄最长的,就数植于周代的这株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了。这也是晋祠三绝之一。</span> </p><p class="ql-block"> 这颗古柏已有30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称它为“晋源之柏第一章”。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赞叹不已。这株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亦在千年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创建,明嘉靖年间(1552-1567)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斗栱昂嘴,凸显明代特点,间架结构仍留北齐风格,是北方亭榭建筑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亭内挂有清康熙年间刘汇用行书题写的“晋阳第一泉”匾,上面挂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行书题写的“难老”匾,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难老泉俗称“南海眼”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山海经》记载:悬翁之山,晋水出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主干已经走过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献殿的边上有个唐叔虞祠大殿,他的母亲邑姜被供奉在主殿。∇</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边上的唐碑。∇</p> <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p> <p class="ql-block">董寿平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浮屠院及里面的舍利生生塔。∇</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晋祠内各建筑位置的简要示意图,可以看到晋祠大门、水镜台、金人台、献殿、圣母殿基本在一条直线上。∇</p> <p class="ql-block">归纳一下这次在晋祠看到的宝贝:</p><p class="ql-block">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是三大国宝建筑。</p><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第一绝是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第二绝当属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那些侍女像,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第三绝便是这难老泉了。</p><p class="ql-block">晋祠三大名匾:傅山神奇之笔“难老”,杨二酉秀丽之笔“水镜台”,高应元雄伟之笔“对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时光煮雨,岁月扬风,漫步在历史长河的画卷中,感受着历史丝丝脉络。晋祠的历史、艺术和鉴赏价值,那么使人眷恋,真不知该如何赞美她才能直抒胸臆!</b></p><p class="ql-block"><b>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她向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外游客展示着璀璨的历史文化,讲述着悠久的文明故事,让更多的人真正品味到唐风晋韵的醇美,是一部浸润着唐风晋韵的“百科全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