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繁花似锦,耕织图</p> <p class="ql-block">界湖桥</p> <p class="ql-block">恰逢中秋,国庆来临(29日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一座占地25公顷的大型博物馆式园林景区。颐和园耕织图是由耕织图(包括延赏斋、织染局、蚕神庙、耕织图石碑)、水村居,以及水乡田园式的环境组成,曾是清漪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清代皇家园林中保存最完成的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环境整治及恢复是以保持颐和园皇家园林总体风格为前提,使颐和园的文化内涵更加完整。该项目获2004年度优秀勘查设计一等奖。</p><p class="ql-block">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始建于清王朝鼎盛的乾隆时期,当时乾隆皇帝特意将宫廷内务府织染局迁到园内,是体现中国传统“男耕女织”思想的一处独具匠心的绝妙佳景。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当时的“三山五园”,耕织图景区也一同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景区内建筑无存,只留下一块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耕织图”石碑。1886年,慈禧以恢复昆明湖水操的名义,动用当时的海军经费,在耕织图景区的废墟上兴建了水操学堂,使此处又成为了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2004年,颐和园耕织图景区重修复建,此次重修复建后全面开放的景区,是由耕织图地域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的,一部分是体现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的园林式建筑,包括延赏斋、蚕神庙、耕织图石刻长廊等;一部分则是复原后的水师学堂。</p> <p class="ql-block">桂花飘香颐和园。每年十一之前,颐和园里盆栽桂花树都要搬岀来展示,每年必来一次赏桂闻香。金桂银桂争相开放,为皇家园林增加了一抹秋韵。</p> <p class="ql-block">细雨蒙蒙,恍若江南</p> <p class="ql-block">远望佛香阁</p> <p class="ql-block">龙船等待远方来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寂静</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p> <p class="ql-block">游船串梭在荷塘中</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黑天鹅,未曾南飞</p> <p class="ql-block">对人类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遥望玉泉山</p> <p class="ql-block">景明楼</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西堤六桥,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的六座桥,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其中,柳桥和练桥之间有一座名为景明楼,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这些桥名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如界湖桥寓意着内外湖的分界,豳风桥寓意着帝王对农桑的重视,玉带桥寓意着帝后乘船往返于玉泉山和昆明湖之间。</p> <p class="ql-block">鸳鸯戏水</p> <p class="ql-block">柳桥</p> <p class="ql-block">枯木逢秋🍂</p> <p class="ql-block">围挡了三年的桥开始修缮</p> <p class="ql-block">西堤古柳</p> <p class="ql-block">西堤走一圈儿,神清气爽!</p>